树鼩实验室繁殖及育幼的探讨

来源 :四川动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实验室内树鼩的人工繁殖和育幼情况.结果显示在16个月的观察期内,35只雌性、20只雄性成年树鼩共产仔147窝404只,平均每只母树鼩年产仔3.2窝、8.7只,平均每次妊娠的合笼天数为68±32天.在非繁殖高峰期给雄、雌性树鼩用激素可使合笼时间缩短至61±14天,用药有效率为61.5%.仔树鼩出生后经被动母乳联合人工配方乳喂养的成活率达92.2%.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非繁殖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能提高成年树鼩的受孕率;被动母乳联合人工配方乳喂养仔树鼩的方法简单易行.
其他文献
环境温度是制约冷血脊椎动物分布、生存、繁殖、迁徙等活动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冷血脊椎动物在多种多样栖息环境中形成多种耐寒策略.本文重点从冷血脊椎动物冷适应行为生态
对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秋季森林小型哺乳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捕获7种138只,其中洮州绒(鼠平)、大林姬鼠、中国鼩鼱为群落优势种.区系组成
如今“跳早族”已不仅仅是一个网络词汇或是一小部分人的另类行为,而是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超过百万的人开始频繁地选择跳槽,平均半年甚至几个月就要换一次工作。  要么不喜欢,要么嫌薪水少,要么觉得太累……眼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不满半年就跳槽,人们将其称为“跳早族”。  不久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8%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粗皮蛙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6,可配成13对,有5对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9)和8对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6.5),其中,第1、5、6、7、8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