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分院门诊空间设计

来源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分院项目,建设用地3.44公顷,总建筑面积10.2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设计方案延续群力新区“寒地水乡”的规划特色,以打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康复绿洲为着眼点,规划布局采用正方体的诊疗模块为设计母题,通过医院街等连接体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科研办公等功能体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力求通过合理的规划,为患者提供一处诊疗康复的绿洲。
  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医院建筑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该方案引入诊疗模块的概念,使分期建设具有非常灵活的可操作性。
  平面布局中由两条轴线分成的4个诊疗模块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根据医院管理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一期建设5层门诊楼的4个诊疗模块,满足200床的使用要求;二期建设17层的外科住院楼,满足500床的使用要求,屋顶设置停机坪,同时将门诊楼的病房模块置换为办公模块;远期建设13层的内科住院楼,最终形成1000床的住院规模。
  诊疗模块内部形成庭院空间
  通过建筑的架空处理和连廊穿插,形成各具特色的开敞式庭院,与不同层面的屋顶花园相呼应,塑造了立体化、多层面的绿化空间。在诊疗模块之间,诊疗模块内部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外渗透的庭院空间。
  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
  门诊医技楼以门诊大厅为中心,以两条交通轴为纽带,以门诊、急诊、医技、办公等为诊疗模块共同组成一个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院建筑。
  宽敞的医院街与室内交通轴贯穿整个建筑,将各个模块串联起来,既方便患者到达,也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之间的联系。纵向交通主轴运用“共享大厅”概念(贯通地上5层和地下1层,设回廊及天桥),改变了传统医院拥挤、狭窄、低矮与嘈杂现象,换之以宽松、开阔、高大、明亮的大厅,使人们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采用“医疗港”的设计理念
  门诊空间设计采用了“医疗港”的设计理念,由交通主轴联系各个独立的门诊单元模块,门诊单元前区都有一个类似候机区的候诊区,人流通过交通主轴到达各科室候诊区,路线清晰明确,距离较短。这种候诊方式为就诊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充满阳光的候诊环境,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工作空间。
  每个门诊单元都设有独立的内院,诊室围绕内院设置,既保证了医疗用房的自然采光通风,又可以获得优美的景观,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资料、图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分院
其他文献
由于高光谱图像数据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人们对更高空间分辨率和谱间分辨率的追求,导致原本数据量就庞大的植物
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公共安全的维护与公共治理的优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之技术的进步使得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其监控的范围和密度逐渐加大。然而,基于“隐私分层理论”与“语境完整性理论”,公民在公共场所存在隐私权,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存在对于个人尊严与个人自由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了一个现实无
老年音乐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民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一环,近些年来随着老年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钢琴成为了老年人备受追捧的学习科目,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把业余
摘要 医技楼作为医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决定了其结构设计的特殊性,尤其对辐射污染的控制。文章着重阐述了医疗建筑设计中医技楼的防辐射结构设计要点,以及核医学科室防护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 医疗建筑 防辐射 大体积混凝土  一、楼面活荷载取值  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关于有医疗设备的楼(地)面均布活荷载取值规定和医疗工艺专业提供的使用荷载,一般防辐射医技房
随着遥感探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遥感图像自动分析成为人们获取地球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在军事侦察、城市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