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浅析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b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成为阅读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现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之一是老师给学生灌输阅读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没有真正地去理解感悟,可以说是浅尝辄止,甚或不去品味,再好的菜肴摆在面前,不品尝如何知道它的美味呢?提高效率的关键之一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发生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然后把自己对生活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对现实的看法表达出来。这样的阅读教学便创造了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会取得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如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走进文本。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就解决了。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磨刀不误砍柴工”道出了学习方法正确的重要性。教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一)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从三个方面思考:这篇文章写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初读一篇文章,要通过快速浏览,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和主要写作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一定要在学生感知领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点拨,千万不要包办代替,给学生灌输一些写作技巧方面的专用名称。在现代文学名家里也不乏一些人,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阅读训练与培养,但却写出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篇章,究其原因这些大家们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写作之道,久而久之就会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因此关键要引导学生去领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首先,要培养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订计划,包括整个初中阶段、一个学期、一周乃至每一天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其次,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也要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如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关键词语、重点句子、阅读感受、不明白的问题等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一边读一边做批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采用这种阅读方法,不但能把握重点内容,加强理解,而且还能有许多新发现,新感悟。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语文课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接近文本,在体验中品味,在个性化感悟中把握文本意义,构建自己的文本世界,陶冶心灵,使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从而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要么“赞扬了什么”,要么“抨击了什么”,把人物简单地归为某个类型,内容概括为某种模式。如《我的叔叔于勒》概括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毫不涉及那些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故乡》中的杨二嫂被概括成“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冷酷”的人而给以无情的抨击,没有看到她也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受害者也应加以同情。这些概念化空泛的理论说教,掩盖了作品中撼人心魄的美,使学生的阅读陷于迷雾之中。个性化感悟式阅读就要去除蒙蔽在作品上的理论说教,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还原作品的真面目。
  四、做好阅读向课外拓展的指导工作
  实践证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新大纲指定的名着阅读是学生阅读的精品。教师还应积极帮助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读物,使他们能在课外博采众长、陶冶情操、增长才智。结合阅读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将研究性阅读带向课外,带入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一个幸福的生活片段,一段优美的历史故事,一处绚丽的自然风光,都是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好材料。这样能使他们体会到研究性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在课外,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成语故事活动、诗文朗诵比赛、自出练习题活动、课本剧、语文大观园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而读书节活动优化了校园文化环境,更是师生的一道精神大餐,激发了师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宽厚实质内容及要求,从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出发,注重学生阅读的人性及理解,钻研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努力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孟津县工商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显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性。具体到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则应具体体现在将发展型
随着内黄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发展生机和潜力。
【摘要】 深井超深井已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深井、超深井固井技术难点,总结出了深井、超深井固井水泥浆体系、固井工艺方法及套管柱设计。认为根据具体实际地层及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固井工艺方法及套管柱设计,是实现深井超深井固井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 固井技术 研究现状 固井工艺  世界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深部地层的钻探日益增多,如我国塔里木盆地、
通过对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长期阅读,能够掌握相关阅读技巧,这种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英语泛读能力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文学作品阅读技巧、英语泛读教学二者之
摘 要: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近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天气变得越来越变幻莫测,洪水、冰雹等旱澇灾害此起彼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人们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和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成为了气象局及相关部门大力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本文就关于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气象工作;地面监测;技术创新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气象工作和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可见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
随着“慕课”这一网络学习新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投身其中.但是对于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使用者和学生是否看好呢?本文以“慕课”的兴起为背景,并且采用文献研究和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能源消费受到经济发展和气候、环境问题的双重约束。本文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的能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