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应该学点必要的语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启蒙阶段就开始学习相应语法知识,国外这样做,国内也是如此,似乎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大讨论声潮此起彼伏中,语法时而被重视,时而被忽视,汉语语法教学像一个失衡的天平时左时右。不少人把语文教育的失败归咎于语文工具性的强势。在语文人文性的新浪潮汹涌澎湃中,不少人恨不得将语法从汉语里抠去。于是《语文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语文学科中考不考语法,许多初中老师教学不提语法,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口语表达语法常识错误频发,作文中错别字增多,病句发生频率逐年攀升,阅读中解读文本因缺少必要的语法知识而理解困难。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到底要不要学习汉语语法知识呢?如果需要,又该如何学习汉语语法知识呢?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个热点问题,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法知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与运用中,人们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系统的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是人们学习和使用汉语必须遵循的规则。黄伯荣语、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明确指出:“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一种。”汉语语法从汉语语言的实践与应用中产生,反过来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提高人们的汉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促进汉语语言自身的发展。照理来讲,学生学习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就无需讨论,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持相反观点的大有人在,似乎持初中语文教学不应该教语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由于不少人对十年语文教学的失败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将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归咎于学习语法,语法成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少人,甚至一些权威的学者,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的基本特点时,对工具性有意贬低,人为地夸大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语文的工具性作了明确的界定,人文性是语文的另一个基本特点,这两个特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更何况人文性和工具性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没有工具性作为基础,人文性就成了无尸的鬼魂;没有人文性,工具性就成了无魂的野鬼。只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齐备,才成为血肉丰满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人。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我们不应该说哪一个需要,哪一个不需要,缺少了任何一个,其后果都是可以预料的。
  二、学好语法知识是语文评价成功的需要
  语文学科考试,无论是中考,还是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作文是每一份语文试卷的必考题。作文的分值高,对表达的要求最具体综合而全面。作文是一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体现,是一个学生驾驭汉语水平最直接最外在的反映。此外,语文考试还涉及病句修改、仿写句子、对对联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运用语法知识正确而灵活地完成。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们看到因为课标对汉语语法教学的淡化,中考对汉语语法知识考查的弱化,语文教师对汉语语法知识教学的虚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简单的病句,现摘录如下三个句子:(1)四月的上海是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美丽的季节;(2)校长的发言和亲切的面庞还不时回荡在我们的耳边;(3)能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是一个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从上面三个句子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懂得提取句子的主干,就能将第一句浓缩成:上海是季节。显然这样的判断是缺乏常识违背常规的,上海是地方,是城市,不是季节。而第二句中“发言”和“面庞”只有一项能和“回荡”搭配,另一项则不能。具体地说,“发言”可以回荡在耳旁,“面庞”不可以回荡在耳旁,只能浮现在眼前。第三句犯了句子前后意思不对称的毛病,略作修改就可以了。
  上述三个病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缺乏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缺失。凡此种种,都生动地说明了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必须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才能稳健地应对语文学科各种考试。当然,学习语文根本目的不是考试,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但是语文学习不能回避语文考试,没有考试的语文学习是不健全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语法知识学习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学习是学好语文的内在需要。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对语言的认知感性程度远大于理性,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还处于上升阶段,语法知识的学习不能过于系统,更不宜机械地讲练,语法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科学合理,灵活多样。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与语法知识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关联,能否运用必要的语法知识读懂句子,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前提。例如,七年级下册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有这个句子:“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观察……”句中“狡猾”一词是贬义词,本意是指人的行为不老实,如果按这样理解,解读文本就很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词义代入的办法,理解和体会这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狡猾”是贬义褒用,突出了“我”的聪敏机灵,和自以为掌握了老师内心活动的得意心理。如果语文老师能够随文点拨,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准确理解句子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也就能提高。
  总而言之,无论从文本解读、语文考试,还是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步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养成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必要的语法知识的教与学,语法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语法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效益,在语文学习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初中语法知识的教学应灵活多样科学合理。只要我们对语法知识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有切实的行动,有效语文教学就找到了新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大门就会豁然洞开,语文教学效率就会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开展已有一段时间,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对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在课堂改革的大潮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强化学习研究,在工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探究思维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以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精心设计思考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习惯;挖掘课文深层内涵,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求异思维,敢于质疑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探究思维的培养途径,并指出了培养探究思维过程中应注意的品德导向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 探究思维 培养途径 品德导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越来越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的方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法即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比较分析,即进行类比分析和对比分析,用类比的方法提出教学内容之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日益升温,职校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职都面临“饥不择食”的问题。只要有人报名,就接收入校。这些人来校后在教室经常是睡觉、打闹、逃课,有的甚至厌学、打架、偷盗、敲诈等。针对现在的学生,怎样进行管理呢,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五法。  关键词: 中职 班主任 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是
摘 要: 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是艰难而繁重的,如何管理好、引导好并让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个班主任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班主任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班干部队伍 班级氛围 特殊教育方法 创新意识    班主任是学校委托的班级工作的总负责人,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实施综合教育的桥梁,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骨干
摘 要: 季羡林的《成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成功的各种因素,在充分的比较后,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有关“勤奋”的论述就更显得有说服力。季羡林的文章精髓是“真情”,情感的纽带把他和环绕着他的人情物事连接了起来,把今时今日和往时往日连接起来,文字再朴实不过,情感再真纯不过。他建造的文学宝塔,带有繁丽多姿的特点,可谓中学生的人生经典。  关键词: 《成功》 感悟 教诲    教学《成功》一文后,感悟颇多,
头孢噻呋钠为动物专用广谱抗菌药,在兽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壳聚糖纳米粒由于具有缓释、控释、靶向释放药物的优点,日益受到药剂研究者的重视。为了制备缓释、高效的头孢噻呋
摘 要: “留白”是语文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留白 运用策略    留白,追求的是“于无声处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学生有自我思索、自我开创、自我翱翔的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
摘 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目标 提高对策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程度关系到整个语文基础教学的质量,我们要认真做好语文素质教学的相关工作,将素质教育内容和精髓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帮助和引
报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问题在于,报刊不同于一般行业,对待机遇和挑战的对策也和许多行业不一样,有其自身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