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育人之本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曾把师德作为正本清源、纯正社会风气的重大措施,提出“唯师道立而善人多”。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也提出了“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观点。如今我们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自古到今对师德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21世纪以来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师德是育人之本,因为它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很欣喜地看到很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从社会大范围看:无数位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甘于平凡,坚守岗位,不求名利,竭诚奉献,从参加工作干到退休;无数位大城市的骨干教师和大学生放弃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到教育欠发达地区支教;成千上万的教师日复一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被评为“德育标兵”;又有成千上万的教师在危险来临之际,用生命去呵护学生……从我们身边熟知的小范围看,平凡而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不计其数,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时时处处打动着我们的心灵。如有教师24小时开机,学生可以随时提问题,教师随时随地耐心讲解。有教师甚至周末上街时还把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册子带在身上,以方便给学生解答问题;有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自己必同学生一道写一篇作文与学生交流、互评;有教师摔伤胳膊后打着石膏给学生上课;有教师主动做起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这些有着良好师德的教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坚持着育人的原则,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由于受到思想文化的冲击,师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不良的师德问题时有发生:大、中专学生甚至函授生考试不及格,给教师送礼就能顺利过关,拿到毕业证;中小学生请吃、行贿之后就可调位、当班干部甚至评优;课堂应付了事,课后在自己家里进行有偿补课;统考时找机会溜进教室写答案,阅卷时寻找“学生痕迹”加分数……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动摇了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剖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社会不良风气对教师的“迫害”
  教师,由于受职业性质所决定,面对纯真的孩子本无私心,加之受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师德水平。但是家长或许出于感激,或许希望孩子享受一些优待,总是千方百计托关系送礼、请吃喝等。教师再有师德也是人,礼送来了看着人家的笑脸,听着人家亲热的话语,再叫人家提回去难免伤和气,闹得皆不欢喜;托亲朋好友请吃饭,去了难免背上“接受家长请吃喝”的罪名,不去就会留下“不近人情,六亲不认”的话柄,总之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
  2.学校内部师德建设不力
  近几年,部分学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和“双高普九”等方面,师德建设却淡化了。综观某些学校的教师,着奇装异服者比比皆是,辱骂体罚学生者常见报端,利用职务之便有偿补课者屡禁不止,甚至想方设法弃教从商者也屡见不鲜。经过调查分析,这些有违师德行为的发生与学校对师德的要求放松有很大关系,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出现有违师德事件时轻描淡写,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加速了教师道德底线的崩溃,助长了教师违规现象。其实,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教育存在,师德建设就应该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本,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味。21世纪以来,学校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育人目标代替了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目标,学校要将学生培养成“四会”人才,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3.教师自身不重视师德修养
  有少部分教师既没有来自社会的诱惑,又没有学校管理上的纵容,但自身的人生观偏离,思想消极、堕落、腐化。对个人工作作风要求松懈,上班时间人在心不在,迟到、早退毫无羞愧感;敬业精神缺乏,以小家庭为重,放假时欢天喜地,加班时怨气十足;享乐主义严重,比吃比穿比玩乐,就是不比干工作;只贪图利益,不讲求奉献,见了困难就让,见了利益就抢……总之,不热爱本职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当然,这只是少数学校的极个别现象,与学校的科学管理方法也不无关系。
  虽然导致师德水平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教师本身,自身严于律己,洁身自好,抵御诱惑,爱岗敬业,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让世人谴责的师德问题了。在这里,我将我写在《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里的一段话提出来与大家共勉:“倘若你不热爱教育事业,就请跳槽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吧,否则会误人子弟的。倘若你跳不了槽,那就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吧,因为热爱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前提,也是搞好工作不竭的原动力。仔细想想不难明白: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注定一生中大部分时光将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如果一直不快乐地享受工作,只是把工作看作是不快乐的谋生手段,那对自己来说将会是多么大的折磨呀,对社会的发展也将是很大的损失啊!人生苦短,享受工作就是在享受生命!”
  让我们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让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校园这方净土,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推动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能承担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他们的责任。文章分折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阐述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能力构成,论述了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得出了要使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要在完成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做好的青年教师创造能力的培养;还要不断激励青年教师,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教育认同度,稳定职业教育教师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企业只有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深度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交货期,降低产品生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52-02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教育也应该充满人文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摘要】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是保证语言学习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由于英语阅读水平低而导致缺乏综合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高职院校的涉外护理专业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把有效性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利用阅读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
在当今的社会,品牌化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现代酒店的发展战略之中。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甲型H1N1流感,两场旅游危机影响的消退,在中国旅游市场上的品牌酒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聚集在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开发使用上。人力资源管理从日常性的职能管理上升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薪酬管理是企业
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电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服务质量成为服务竞争的关键因素。兰州供电公司作为一家以提供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构建一套具有兰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持续关注,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并拥有众多寒地特色产品的生长环境,盛产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安全产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