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舅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喜高中毕业想出去打工,二姨说他有个表弟在南方大公司当部门主管,已经打过招呼,让三喜过了年就去找他谋份差事。
   过完年,三喜去南方找到那家公司。到达时已是晚上,门卫说已经下班,要三喜明天再来。
   三喜想去找宾馆,可伸手摸口袋,钱包丢了。他茫然不知所措,最后缩成一团,靠在公司门口的柱子上打起盹来。
   过了半夜,迷迷糊糊被人叫醒,是个老板模样的人,问三喜怎么睡在这儿。三喜说明来由,表示要等公司明天开张找老舅。
   “你老舅叫啥?”
   “郝运。”
   “郝运是你老舅?”
   “咋不是!俺住河东,他住河西,吃一条河的水,亲戚套亲戚,后生见到河对面的长辈都这样叫。”
   那人笑了:“应该叫老乡呀。”
   “老乡也对,但没有老舅亲,俺二姨就是河西的,和老舅一个村。”三喜说了二姨的名讳。
   那人又笑:“我就叫郝运。”
   三喜大喜:“你就是老舅?”
   “哈哈,是老舅。”
   老舅带三喜吃了饭,让他在公司住了一晚,第二天安排他在办公室打杂。
   三喜脑子灵活,做事干练,半个月就把电脑操作熟了。老舅又安排三喜去学电脑平面设计。三喜悟性高,技艺进步快,学成回来进了设计部。
   不久,三喜爹有病要做手术,急需两万块钱。三喜只好去找老舅,问能不能预支工资。老舅问明原委,痛快答应了。接下来的两年,三喜工作出色,做过几个大单,但每月只领生活费,薪水还在公司押着。
   去年春节前,三喜爹来信说:市里在搞沿河资源开发,在河东河西建月亮湖,修度假村。还要请韩红、腾格尔等著名歌手来开露天音乐会,叔伯们承包了新建的度假村。他自己在开垦的二十多亩荒坡,种上无公害蔬菜,开发了鱼塘,圈养了鸡鸭。这些蔬菜和鸡鸭鱼,无公害,好吃,健康。除了供应度假村,外围市场销路火旺,人手紧缺,要三喜回家幫忙。
   三喜去找老舅:“我要辞职回家了。”
   “为什么?”
   “这两年我一直在寻思,南方城市虽然繁华,但不属于我。我打心底还是喜欢俺河东河西,喜欢那条河。”
   老舅神情惋惜,让财务给三喜结算工资,加起来竟有好几万。
   春节的一天,二姨来电话说郝运从南方回来了,要三喜去拜个年。三喜急忙赶去二姨家。
   二姨介绍郝运时,他却愣住了:这人他压根没见过!
   郝运说,他知道还有一个郝运,是总公司的大老板。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其分公司,两家仅一路之隔。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瘦削挺拔、走路带风,这是赵海洋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科研工作者,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从固井队技术员、研究所所长、采油队队长,到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采油气工程管理处处长,再到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院院长,赵海洋已在采油技术研究和管理领域深耕22年。  8年的基层生产经历,14年的技术管理与科研工作经验,练就了赵海洋一身过硬的本领。尤其是在超深
苏杭在消失了三年之后,终于出现了。   他现在不叫苏杭了,他叫“无情”。四大名捕里的那个面色苍白,肌肤胜雪,外表温润如玉的老大。手持一把山河扇,冷酷内敛,以暗器和轻功闻名天下。眼神落魄而深邃,眉宇悲憤而忧郁,一生为情所困,未能真正无情,又不能洒脱忘情,最终,只能将自己的内心完全地封闭起来。   秦小西是在七月底知道苏杭的下落的,她回老家看父母,听母亲说,苏杭在一个景区当演员,演无情。有人认出是
李二嫂的秘密  柳河村的李二嫂有五个孩子,临睡觉时炕上几乎找不到屁股大的空隙。大人只要觉得够挤,便不用担心缺了哪一个。  李二哥身体不好,在生产队里长期旷工。任凭李二嫂怎么能干,家里架不住嘴多。李二嫂刚刚三十几岁,脸上就堆了很多皱纹,像麻丝一般把那张窄脸捆住了。一次,公社新调来的女干事当着一堆人,愣是叫了她一声奶奶。她又羞又恼,捂着脸便跑了。  队里干活的时候,李二嫂从来不耍滑。即便队长张三奎叫大
张山凤觉得今早有点异样,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一眼窗外,天都大亮了,李家旺咋还睡得这么死,还不起床?张山凤嫁给李家旺43年了,从没见他睡过一天懒觉,即使是病了也没睡过。43年里,几乎每天都是李家旺先起床,顺带喊她一声:“喂,煮得饭了。”或者,“你起得床了。”   李家旺从不多言多语,跟她说话,也从不喊她名字,都是用“喂”“你”来代替,声音很轻很柔,像怕吓着她,碰伤她。不管她听着没听着,他从不说第二句。
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面朝下趴在地上。那一刻她的神情还有些恍惚,等了好几秒后,她才渐渐明白过来,自己刚才又昏倒了。水泥地面又湿又凉,散发着腥味,像一块被冰水浸了几十年的铁板。她感觉浑身连针尖大的热乎气都没有,自己冷得就像一条被冻僵的鱼。她慢慢地回忆着昏倒前的情景:她半夜起来去外屋解手,然后往回走,走进屋门的时候她还特意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然后她就失去了意识。   她看了看,自己离炕边有四米远的样子
苏中根,1966年生于安徽桐城,1982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那一年,杭州大学开始招收概率论极限理论方向的研究生。命运中似乎隐隐有某种力量,将苏中根引入这一领域。  顺流而至  苏中根高中就读于桐城县的一所普通中学,数学是其强项。作为乡村的孩子,父母、师长对他最大的愿望是考上师范学校,将来做个中学老师。这大致上也是一代师范生的梦想。  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苏中根是激动的、快乐的、满意的。在
教育的魅力,源自她的标志性意义和永恒的光华。  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工读学校,高大的教学楼赫然耸立,甬道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在校园中流连一番,可以看见怀抱书本的女孩们相互致意,一起走进教学楼。操场那头,年轻张扬的男孩们肆意奔跑,又往球门里踢进了一个球。他们的过去,固然藏着些许的伤痛和遗憾,但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却已经充满光明。  四十年的建校历史,昭示了东城区工读学校在专门教育方面的付出与收获,更昭示了东
摘 要: 现行英语教育中语法教学的边缘化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推动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本研究提出将多模态语料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并深入探讨这类语料作为语法教学素材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关键词: 英语 语法教学 多模态 《老友记》  引言  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一直饱受争议。以往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显性的语法教学法,侧重语法翻译和基于转换生成语法的认知,忽略意义和语言的实际使用(林
一   现在走过来的是沈护乔。   冬天的夜幕一点一点降临,逐渐吞噬行色匆匆的人們。沈护乔从公交车上下来,穿破夜的朦胧,在夜幕中一点点浮现出来。   再过三天,就是除夕之夜。这三天,有多少人的心在加速跳动,一年,一年哪,一年的含辛茹苦,一年的忍辱负重,就这样好不容易地熬过去了,终于等来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总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后一个月有年终奖发放,因为心里有这份期盼,年底几乎没跳槽的人,大家
1.   一进门纳兰就认出来了,他就是几天前跟踪她的那个人,他高高的个子和另类的长发在人群里很出众。看那神情好像就是冲着她来的,纳兰的心有一些慌乱,他怎么又到这里来了?看来此地不可久留。想到此,她假装镇定地拎着要买的货品,朝门口的付款台走去,   果然,眼睛的余光告诉她,那个人也跟了出来,就在纳兰的身后,长长的影子站在付款的队伍里踟蹰着朝门口移动。   不能再犹豫了。   趁着他结账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