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弱,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需要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感,锻炼口算技巧,再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以达到口思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但透过缤纷多彩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计算能力欠佳,尤其是口算能力不强。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其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探索与学习中。口算是笔算与估算的基础,口算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口算题一般是由一组组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构成,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把枯燥乏味的数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直观的视听资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对于数数,学生在数10以内的数时会掰手指,数100以内的数时会用捆成一捆的小棒。这样,在不同的阶段通过数与形的形象化结合,培养了学生对数的感知。
  二、锻炼口算技巧,提高正确率
  1. 基础知识脱口出
  对于小学各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在首次教学是要适当介绍必要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应用,再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结果的程度。例如,20以内数的组成、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等。
  2. 变式知识巧妙算
  针对不同阶段的训练特点,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结构化设计,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凑整法。
  凑整法常用在整数连加或连减的口算题目中,即寻找哪两个加数能够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将所得结果和剩下的数相加。分数与小数的连加或连减则为凑成整数。例如,[34+25+66=34+66+25=125;][24.23-6.75-3.25=24.23-6.75+3.25=14.23。]
  (2)破百法。
  对于100减一个两位数,掌握必要的技巧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口算效率。在口算时,要牢记差与减数个位的和等于10,与减数十位的和等于9。这种方法在小数减法用1减去一个多位纯小数中也同样适用,即末位相加得10,其余位数相加得9。例如,[1-][0.236=0.764。]
  (3)近百加减法。
  在加数或减数接近整百的口算题目中,可以把这个数看作是整百数,然后记住多加几就减去几,少加几就再加几。例如,[78+96=78+100-4=174,87+][203=87+200+3=290,534-98=534-100+2=436。]
  (4)因数分解法。
  由于因数2和5,4和25,8和125的积分别是10,100,1 000,而这几个数与其他的数相乘时所具有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因此,在遇到因数中有5,25或125的口算题目时,可以先尝试把其他因数分解成含有2,4,8的算式,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8×25=7×4×25=700。]
  (5)特殊案例归置法。
  对于一些特殊的案例,则需要找出每类式子具有的共性。例如,对于分子是1,分母互质的两个分数相加减,结果则为以两数分母相乘的积为分母,以两数分母的和(或差)为分子的分数,如[13+15=3+53×5=][815。] 又如,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积为十位(的数)在前,个位(的数)在后,两数的和在中间,如[35×][11=385。] 再如,个位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积的后两位数是一定是25,其他位则是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比它多1的数的乘积,如[352=1 225。]
  三、花样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充分整合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1. 儿歌表述激兴趣
  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把口算内容与计算规律编成儿歌,帮助学生在说唱中形象地练习记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例如,“凑十歌”。一九九一好朋友,二八八二手拉手,三七七三真亲密,四六六四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合并起来都是十。
  2. 纸牌助我扎基础
  作为大众化娱乐工具的纸牌,教师要有意识地予以利用。例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可以用纸牌来比较大小;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利用纸牌进行口算训练;在教學表内口乘法诀时,可以用纸牌帮助学生记忆口诀;还可以利用纸牌进行算24点等综合训练。由于纸牌出现的不确定性、参玩人数的随意性,使口算训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不容易使学生产生乏味的情绪。
  3. 游戏闯关我最爱
  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如果能把枯燥乏味的口算练习由浅入深地设置成一个个闯关游戏,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根据练习内容设置恰当的游戏,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 适度竞赛争上游
  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适当的肯定与赞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为此,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口算比赛,再根据成绩评出“速算状元”“进步之星”等。在比赛中,学生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优等生比速度,中等生比正确率,学困生比进步程度,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加以引导。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霖.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3).
  [2]陈果.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研究[J]. 教学与科研(中),202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所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传统文化;教学融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展现出了它极为强大的魅力。但是
摘 要: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阐述了班主任布置的个性化作业,旨在通过常规管理的常规作业,特殊节日的特殊作业和寒假、暑假的活动作业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核心素养;常规作业;特殊作业;活动作业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
摘 要:在幼儿园的大班教学工作中,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大班幼儿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大班幼儿为今后的小学学习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分析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班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通过课程知识教育促进大班幼儿打下小学学习的基础”两个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有效引起幼儿园大班教师对于幼
摘 要:感悟生命意义,认识自我价值,树立健康观念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幼儿的认知局限和身心特點,当前的幼儿健康教育应当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采取多元化教育策略,以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文章解析了幼儿生命健康的内涵,并通过日常生活、游戏活动、真实案例的探索来培养幼儿的生命健康意识,希望以此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命健康意识;多元教育策略  生命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树立正
摘 要:区域自主游戏的指导介入,突破了幼儿教育中自主性较低的局限,这是以教育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知识的有效教育活动。根据区域自主游戏的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观察,教师可在幼儿教育研究中,增加区域自主游戏的能力培养价值,并在不同游戏的工具提供与氛围营造中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自主游戏;介入指导   区域自主游戏的幼儿教育应用、游戏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师的介入指导,能够加强
摘 要: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幼儿园德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幼儿园德育要考虑新的出发点,相关的管理者需要重新解读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功能,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让幼儿的品格和能力在该阶段都有所提升。基于此,文章主要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分析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立德树人;实施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其本质是培养什么人、怎
摘 要: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极强的吸引力的,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会迸发出更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充分享受游戏的同时,获得更多有效的知识。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游戏教学与幼儿心智特点的相符度较高,幼儿教师将之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游戏教学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拥有的生活经验相对较
摘 要:新西兰的幼儿学习故事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学习别国的理念时,我们依然不能忘本,要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保持我们中国幼儿的特色。那么如何运用新西兰的理念来撰写中国幼儿的学习故事呢?除了理念的支撑,还需要做好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为幼儿的发展提出更加合理的支持策略。   关键词:幼儿学习故事;中国特色;中国幼儿   一、什么是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由新西兰学前教育教育家卡尔提出,是一种用来记录、
摘 要:幼儿绘本充满了童言童语、童趣、童真、童乐。正是因为在这一绘本之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成为教师对幼儿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通过开展幼儿绘本教学,挖掘绘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不断渗透情感教育,使得幼儿融情入境,从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培育幼儿的“共情”心,助力幼儿健康而快乐成长。就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渗透进行阐述。   关键词:情感教育;幼儿园;绘本教学;渗透   绘
摘 要: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场地和游戏区域进行关注,将角色游戏拓展到户外。从幼儿视角出发,主要以户外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投放和调整为主线,以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呈现的状态表现为要素,为大班幼儿户外角色游戏中材料调整提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大班;户外角色游戏;游戏材料   一、大班初期幼儿户外角色游戏现状及问题   根据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需要更多的自主性以及户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