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方辨证治痛风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_2036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此文主要讨论原发性痛风。
  本病临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不灵活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范畴。病因多为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养;病机关键为浊毒淤中阻脾胃。病位主要在关节,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对于本病,中医认为治宜祛湿化浊,活血通络。临床常用方剂有:

1.运脾渗湿汤


  组成与用法:萹蓄、白术各20克,土茯苓50克,猪苓、滑石各15克,川牛膝、瞿麦、萆薢、车前子、制大黄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水煎,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进行3个疗程。
  功用与药理:运脾渗湿。全方组成克促进肾脏排泄尿盐类、溶解组织中沉淀的尿酸盐和阻止核蛋白代谢,同时通过运脾渗湿达到脾胃运化正常,湿邪不能内生。

2.痛風饮


  组成与用法:虎杖、灯笼草、掉毛草、九子、苍术、牛膝各15克,土茯苓、萆薢各20克,薏苡仁30克,甘草6克。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取汁150毫升,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时忌饮茶。
  功用与药理:清热除湿,祛风通络。方选虎杖、灯笼草、土茯苓、九子、萆薢清热除湿,利尿消肿;掉毛草、苍术、薏苡仁、牛膝祛风燥湿通络以利关节。全方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促进体内尿酸排泄,以使体内嘌呤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的目的。

3.定痛灵


  组成与用法:黄柏、栀子、车前草、汉防己、木瓜、秦艽、昆布,海藻、槟榔各15克,木通、山慈菇各6克,僵蚕10克,全蝎3克,黄芪20克,绿茶适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与药理:清热利尿,散结定痛。本方具有清热利湿、散结止痛之功效,可改善血液的低碱性,增强尿酸的血液溶解度,清除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另外,本方亦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可促进尿酸盐及非蛋白氮从小便排出。临床观察表明,定痛灵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4.萆薢化毒汤


  组成与用法:萆薢30克,薏苡仁20克,秦艽、当归尾、丹皮、牛膝、防已、木瓜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用与药理:清热利湿,祛痹通络。方中重用萆薢分清泄浊为主药;配以秦艽、防己、当归尾、牛膝等清热利湿,化淤通络。现代药理分析发现,秦艽、防己、木瓜等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5.蜂蚤四妙散


  组成与用法:露蜂房、蚤休、络石藤各15克,生薏苡仁、金银花、川牛膝、生石膏各30克,玄参、苍术、黄柏、赤芍各20克,蜈蚣3条(研末冲服),皂角刺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功用与药理:清热解毒,祛淤利湿。方以露蜂房、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薏苡仁除湿利痹;生石膏不仅是清解气分之要药,且具有明显的凉血消肿作用;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络石藤祛风通络;皂角刺、赤芍活血通络;玄参、金银花清热辟毒消肿;蜈蚣以攻毒邪,搜风利关节,化淤通络;川牛膝化淤活血,助药力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淤利湿之功效。

6.知柏地黄汤


  组成与用法:熟地、黄芪、山药、茯苓各30克,赤芍、泽泻、车前子各15克,丹皮l0克,山萸肉、黄柏各20克,金钱草60克,牛膝、知母各12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毫升,早晚各1次,连服10剂为1个疗程。
  功用与药理:清热利湿,凉血散淤,通络止痛。此为六味地黄汤(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和茯苓)加黄柏、知母等药组成。方中大剂量用黄柏、知母、金钱草、车前子以增强清热利湿之力,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血流,并通过肾代谢,促进肾小管的分泌,使血尿酸浓度迅速下降;牛膝、地龙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护肾健脾、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效。

7.当归拈痛汤加减


  组成与用法:当归、秦皮、生甘草、羌活各10克,秦艽、威灵仙、防风、葛根、党参、车前子各15克,豨莶草、土茯苓各30克,生升麻6克,苍术12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
  功用与药理:燥湿清热,上下分消,宣通经脉关节。方以李东垣之当归拈痛汤加减,李氏原方为治湿热相搏之“脚气”、“疮疡”。笔者去原方中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等苦寒之品,加用通络利湿解毒之品。本方取羌活、防风宣透关节间风湿;升麻、葛根引清气上升散肌肉间风湿;加用秦艽、威灵仙舒经通络而祛经络间风湿;更用秦皮、豨莶草清热燥湿除痹;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佐以苍术燥湿健脾;当归和血活血,党参、甘草补养正气,使血气通利,经脉和畅。全方有燥湿清热、上下分消、宣通经脉之效。据近代研究,本方中之秦皮、威灵仙、秦艽、豨莶草、土茯苓、车前子等有增加尿酸盐排泄作用。
  【辨证论治评述】
  本病治宜祛湿化浊,活血通络。临床常用药物有土茯苓、萆薢、生薏苡仁、泽兰、桃仁、山慈菇、红花等。急性期增大土茯苓、萆薢用量,每可取得较好疗效。
  方1以“脾主四肢”立论,通过运脾以达祛湿浊;
  方2既可清热除湿,又有祛风通络作用;
  方3则在祛湿浊基础上加消痰散结药,对慢性关节炎期可能更为有效;
  方4中加清利湿热、通络活血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5侧重于热毒症状较重者;
  方6具有护肾健脾作用,对于有尿酸性肾病倾向者尤为适宜;
  方7具上下分消、内理外透功效,故对于关节红肿,伴有风热表证者用此方更合适。
  临床上,可辩证加减:①风寒湿痹,加川乌、麻黄、桂枝、独活;②风湿热痹,加石膏、知母、丹皮、生地;③痰淤痹阻,加白芥子、全蝎;④肝肾亏损,加熟地、杜仲、牛膝;⑤皮下有结节者,加白芥子、僵蚕;⑥关节冷痛,加附子、肉桂;⑦肌肤不仁者,加鸡血藤、络石藤。
  此外,促进尿酸排泄的中药有:黄柏、生牡蛎、茯苓、泽泻、车前子、地龙、秦艽、山慈菇等。
其他文献
论文基于32个指标设计出我国海洋经济创新驱动能力评价体系,由"五维一体"联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我国2005至2014年海洋经济创新驱动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发现我国海洋经济创新驱动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患有甲状腺结节,产生了一些恐慌。很多人会跑到医院来咨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一些国际指南指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达50%~60%,但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没有症状的,因此甲状腺结节的管理重点在排除恶性结节。  8种需重视的情况  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要慌,因为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
古人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阳气渐长 养肺健脾  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宜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渐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就饮食来说,这个时候不妨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例如
为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洋生物资源的管理途径,从而更加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论文针对我国在海域占用、环境污染损失影响评估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研究轴系扭振的一个新的模型,它是一个包含有非线性轴段、带集中质量圆盘阶梯轴.应用Heavaide和Dirac函数,把轮系的运动微分方程用统一的方程来描述,把文献[3]的方
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年。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強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头痛、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已改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甲亢、月经失调、妇科炎症、皮肤病等,尤其是相关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曾作为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派驻俄罗斯从事医疗工作,深受俄方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