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体比较:广州方言的一种特殊修辞方式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n7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般来说,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辨别高下或异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事物必须具有某种联系,必须具备可比性.比较是常用的语言表现方法.比较不属修辞方式.可是,在广州方言中,有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错体比较,进行比较的事物不具有任何联系,相互之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比较的目的不是"辨别高下或异同",而是强调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无以复加".例如:
其他文献
'是孔非孟'是晚明来华耶稣会士适应政策在孝伦理观上的一个典型体现.由于孟子的重民轻君思想与明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控制的意图不相合拍,孟子学说曾一度受到排挤,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现状,对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多元供给主体,激活供给活力
'危机'(crisis)一词最早源于存在主义哲学中'危机'(kairos)的一个概念,意指一种戏剧化的片刻,充满了情感的负荷,可能包含各种可能性的'恰当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