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重返青砖红瓦的校园。如山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水的善利万物,海纳百川。大学四年,年轻的我们在你悠长的生命里如云影掠过,但你留在我们心间的回忆,犹如水晶底片,一帧帧清晰可见。
你好,“厦大”。
再见,青春。
第一次见你,我们微笑着互相凝视
我的高三,一路兵荒马乱,踽踽独行在风霜雨雪之中。是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让我终于可以释然,看着通知书上嘉庚楼群威仪的身影,我的心头慢慢开满繁花。
凌云、笃行、囊萤、映雪……母校对我们的殷殷期望,蕴含在一个个意蕴深远的宿舍区名中。“厦门大学”的寝室,有着全国一流的住宿条件,一间4人,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每人一张书桌、一部座机电话,而且还有免费的校园网。
新校区位处郊区,但大家似乎从不寂寞,因为母校已经帮我们打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一大二的课程颇多,可同学们一个个都爆发出无限热情,这热情不仅仅出于对大学新生活的新鲜感,还因为一个个有趣而特立独行的老师。
公选课上,教授马哲的白玉国老师是个常年吃斋的世外高人,不但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对佛教、周易的理解更加独到,往往上一秒钟还在讲政治,下一秒已经扯到了“三生万物”,让人猝不及防,却又受益匪浅;教授大学语文的张世宏老师待人接物颇有魏晋风骨,讲起课来一字一句犹如散文般精妙,加之外形俊逸儒雅,行事洒脱不羁,一学期的语文课下来,收获粉丝无数……这些老师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大家风范。而跳出公选课、专业课,各种选修课更是千奇百怪——爬树、潜水、高尔夫……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此过了两年,来到“厦门大学”校本部,各种教授奇人愈多,名家名人也时常在这里进行签售讲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那时的我们和“厦大”,也正如席慕蓉诗中所说:就像夏夜里/那些/年轻的星群/惊讶于彼此乍放的光芒/就以為世界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然后会有长长的相聚。
想起你们,漫生恍惚的温馨
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想,我前世一定是回眸回到偏头痛,才能在今生有机会遇上这么多妙人。小李子,来自盛产油茶的江西上饶,年龄最小的她率真可爱;宝儿,是福建泉州温柔体贴的闽南姑娘,小小身躯蕴藏着无限能量;其美,来自遥远的西藏,敢爱敢恨,颇有侠女做派。缘分让我们齐聚一间寝室,亲密无间地在一起生活了多年。
平日里,我们常常结伴同行,福建美食千奇百怪,而我们身先士卒,一一体味,我们“4朵金花”更是立志要吃遍厦门。但玩闹之余,我们对于学业也十分重视。考试期间,4人案头必备红牛,以备不时之需;晚上熄灯后,书桌上的充电台灯也是复习必备。
4人中,最努力者当属宝儿,她是拿着励志奖学金的寒门学子,有着非一般的毅力,往往在我们体力不支一一昏睡过去之后,她依旧挑灯夜战。我仍旧记得万籁俱静之时,宝儿斜倚窗门、低头读书的侧影,月光的清晖轻柔地覆盖在她身上,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温柔了。
因为我在寝室年纪最长,宝儿对我很是依赖。一日,我们行经木棉树下,当纷纷扬扬的棉絮与木棉的落红交替出现时,宝儿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吗?木棉的花语是珍惜身边人,珍惜身边的幸福。我一直觉得能遇见你们,是自己的最大幸运。”
遇见你们的我,又何尝不是幸运呢?我给了宝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心里甜甜的。
那时的天空总是很蓝,阳光透明悠长,一朵朵云彩白白柔柔的,却飞得好快。就像我们当时的心境,清澈高远。
在那难忘的好时光,“厦大”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未知的大门。每一个晨光初露的清晨,我心中都有一只白鸟翩然飞起,它的翅膀纯白无暇,无知且无畏地飞向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际遇。
岁月斜织成一页页斑驳的篇章
“厦大”的美,无须赘言,无论是漳州校区的遗世独立,还是校本部的鸟静花喧,都自成风华。校本部如今因为游客太多,已经开始限行,校园也从曾经的人声沸腾,回复到了最初的蝉噪林静。
每一个清晨,芙蓉湖边,晨读学子昂扬恣意的朗读,与湖心岛上艺术生们悠扬低婉的小提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首古老的乐曲;上弦场上,早起的运动健儿已经开始挥洒汗水,等着这一局定完输赢就回寝洗漱上课;勤业食堂前,挤满了前来买馒头与花生汤的老人,曾是教授、副教授的他们仍旧难以忘怀校园这最朴实的味道。
木棉、凤凰、茉莉、绣球……交替在校园盛开,氤氲的色泽,如沸的花香,温暖过我们每一段大学生涯。校园中的凤凰花一年两季,岁月不改地开放,一季新生来,一季老生走。终于,在它又一次翻涌如云霞之时,我们要离开了。
西村门口流动着川流不息的聚会人群;桌游局上大家玩闹着,却又不知是谁发出不经意的叹息;夜半时分,窗外再次传来酒瓶破碎的声音,又有人因离别红了眼睛……临行之际,室友们送我到车站。“再见,保持联系啊。”我们四个人分享着不知何时才能重现的拥抱。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远离“厦大”千里之外,但我的记忆仍旧固守在那座岛上的伊甸园,因为我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时光还遗留在芙蓉湖畔。囊萤园中的岁月之尘,上弦场边的芒草萋萋,甚至芙蓉楼洗衣房里弥漫的肥皂味……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终生不会忘记。
多少次午夜梦回,那快乐自由的日子反复前来,一如海潮反复扑上荒无一人的沙滩。那些年,那一路,正是我们如织似锦的青春。
厦门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7年3月,厦门大学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你好,“厦大”。
再见,青春。
第一次见你,我们微笑着互相凝视
我的高三,一路兵荒马乱,踽踽独行在风霜雨雪之中。是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让我终于可以释然,看着通知书上嘉庚楼群威仪的身影,我的心头慢慢开满繁花。
凌云、笃行、囊萤、映雪……母校对我们的殷殷期望,蕴含在一个个意蕴深远的宿舍区名中。“厦门大学”的寝室,有着全国一流的住宿条件,一间4人,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每人一张书桌、一部座机电话,而且还有免费的校园网。
新校区位处郊区,但大家似乎从不寂寞,因为母校已经帮我们打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一大二的课程颇多,可同学们一个个都爆发出无限热情,这热情不仅仅出于对大学新生活的新鲜感,还因为一个个有趣而特立独行的老师。
公选课上,教授马哲的白玉国老师是个常年吃斋的世外高人,不但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对佛教、周易的理解更加独到,往往上一秒钟还在讲政治,下一秒已经扯到了“三生万物”,让人猝不及防,却又受益匪浅;教授大学语文的张世宏老师待人接物颇有魏晋风骨,讲起课来一字一句犹如散文般精妙,加之外形俊逸儒雅,行事洒脱不羁,一学期的语文课下来,收获粉丝无数……这些老师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大家风范。而跳出公选课、专业课,各种选修课更是千奇百怪——爬树、潜水、高尔夫……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此过了两年,来到“厦门大学”校本部,各种教授奇人愈多,名家名人也时常在这里进行签售讲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那时的我们和“厦大”,也正如席慕蓉诗中所说:就像夏夜里/那些/年轻的星群/惊讶于彼此乍放的光芒/就以為世界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然后会有长长的相聚。
想起你们,漫生恍惚的温馨
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想,我前世一定是回眸回到偏头痛,才能在今生有机会遇上这么多妙人。小李子,来自盛产油茶的江西上饶,年龄最小的她率真可爱;宝儿,是福建泉州温柔体贴的闽南姑娘,小小身躯蕴藏着无限能量;其美,来自遥远的西藏,敢爱敢恨,颇有侠女做派。缘分让我们齐聚一间寝室,亲密无间地在一起生活了多年。
平日里,我们常常结伴同行,福建美食千奇百怪,而我们身先士卒,一一体味,我们“4朵金花”更是立志要吃遍厦门。但玩闹之余,我们对于学业也十分重视。考试期间,4人案头必备红牛,以备不时之需;晚上熄灯后,书桌上的充电台灯也是复习必备。
4人中,最努力者当属宝儿,她是拿着励志奖学金的寒门学子,有着非一般的毅力,往往在我们体力不支一一昏睡过去之后,她依旧挑灯夜战。我仍旧记得万籁俱静之时,宝儿斜倚窗门、低头读书的侧影,月光的清晖轻柔地覆盖在她身上,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温柔了。
因为我在寝室年纪最长,宝儿对我很是依赖。一日,我们行经木棉树下,当纷纷扬扬的棉絮与木棉的落红交替出现时,宝儿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吗?木棉的花语是珍惜身边人,珍惜身边的幸福。我一直觉得能遇见你们,是自己的最大幸运。”
遇见你们的我,又何尝不是幸运呢?我给了宝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心里甜甜的。
那时的天空总是很蓝,阳光透明悠长,一朵朵云彩白白柔柔的,却飞得好快。就像我们当时的心境,清澈高远。
在那难忘的好时光,“厦大”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未知的大门。每一个晨光初露的清晨,我心中都有一只白鸟翩然飞起,它的翅膀纯白无暇,无知且无畏地飞向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际遇。
岁月斜织成一页页斑驳的篇章
“厦大”的美,无须赘言,无论是漳州校区的遗世独立,还是校本部的鸟静花喧,都自成风华。校本部如今因为游客太多,已经开始限行,校园也从曾经的人声沸腾,回复到了最初的蝉噪林静。
每一个清晨,芙蓉湖边,晨读学子昂扬恣意的朗读,与湖心岛上艺术生们悠扬低婉的小提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首古老的乐曲;上弦场上,早起的运动健儿已经开始挥洒汗水,等着这一局定完输赢就回寝洗漱上课;勤业食堂前,挤满了前来买馒头与花生汤的老人,曾是教授、副教授的他们仍旧难以忘怀校园这最朴实的味道。
木棉、凤凰、茉莉、绣球……交替在校园盛开,氤氲的色泽,如沸的花香,温暖过我们每一段大学生涯。校园中的凤凰花一年两季,岁月不改地开放,一季新生来,一季老生走。终于,在它又一次翻涌如云霞之时,我们要离开了。
西村门口流动着川流不息的聚会人群;桌游局上大家玩闹着,却又不知是谁发出不经意的叹息;夜半时分,窗外再次传来酒瓶破碎的声音,又有人因离别红了眼睛……临行之际,室友们送我到车站。“再见,保持联系啊。”我们四个人分享着不知何时才能重现的拥抱。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远离“厦大”千里之外,但我的记忆仍旧固守在那座岛上的伊甸园,因为我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时光还遗留在芙蓉湖畔。囊萤园中的岁月之尘,上弦场边的芒草萋萋,甚至芙蓉楼洗衣房里弥漫的肥皂味……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终生不会忘记。
多少次午夜梦回,那快乐自由的日子反复前来,一如海潮反复扑上荒无一人的沙滩。那些年,那一路,正是我们如织似锦的青春。
厦门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截至2017年3月,厦门大学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