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冲击对不同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异质性影响

来源 :上海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债券打破刚性兑付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大量违约,尤其是在2018-2019年债券违约出现了一个高峰,市场恐慌使得民营企业低等级AA和AA+级债券信用利差持续走高,而民企AAA级债券和国企较高等级债券信用利差却持续走低,这与发达国家债券信用利差随市场信用风险上升而扩大的经济规律相违背.本文剔除债券个体因素,从宏观整体角度探究债券违约冲击对民企和国企不同等级债券子市场影响的差异,利用2014-2019年信用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伴随着两种冲击,一种是常规的债券违约带来的信用冲击,使得债券的信用利差上升,另一种是流动性冲击,债券违约通常伴随着经济下行,为了提振经济中央银行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信用利差下降;在信用评级相同的情况下,信用冲击对民企债券影响大于国企债券,而流动性冲击对国企债券影响大于民企债券;在民企和国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信用冲击越大,民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流动性冲击越小,而国企内部信用评级越低,受到的流动性冲击反而越大;两种冲击叠加导致了违约频发时期民营企业AA和AA+级债券融资成本上升,民企AAA级债券和国企较高等级债券融资成本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3年的全国性债务审计为背景,选取2009-201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使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审计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隐性债务风险和综合债务风险.通过更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方式、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路径分析发现,财政透明度越高、市场化进程越低,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作用越强.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审计主要是通过加大审计处罚力度、审计监督力度以及审计协作力度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本文考察贸易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关系,对82个主要经济体的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东道国贸易开放度越高,跨境资本流入对本国经济增长越敏感,表明贸易开放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具有信息传递作用;此外,贸易开放还有助于增强跨境资本流入对东道国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因此,各国应逐步提升贸易开放水平,完善贸易结构,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异常风险.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
我国金融体系经过4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解释,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事权职权的划分及相关业态发展.这涉及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财政与金融、监管与发展、监管机构之间、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等领域若干重要关系.把握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梳理我国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路径,认识我国金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扣我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期金融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8年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率先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以此作为全国统筹的第一步.为了探究中央调剂金制度对各个省份养老金负担的影响,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构建了人口规模预测模型和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并进行了未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加强中央调剂制度、渐进式延迟退休等五种情景的仿真模拟测算.研究发现:(1)在不实行中央调剂制度的情景下,我国各个省份之间养老金的年度余额和累计余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到测算期末(2050年),极小部分省份存在基
在碳中和的约束与国家自主承诺下,中欧蓝碳金融合作面临新的态势,即蓝碳治理与合作成为国际碳规制的新重点,蓝碳金融合作可有效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深化蓝碳金融合作是中欧碳金融合作的可能趋势.但就中欧蓝碳金融合作的主要内容蓝碳债券、信贷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链接而言,存在蓝碳债券界定、分类与激励的协调性制度和蓝碳信贷跨境转让合作制度与基础性碳交易市场链接规则的缺失或非体系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发起中欧蓝碳债券标准与激励政策共同倡议、通过自贸区试点和中国国内制度完善推动中欧蓝碳信贷跨境转让合作、借鉴“沪伦通”模式建立
本文以EVT-copula方法为基础,引入时间序列门槛模型,识别系统性风险变化的显著性与结构性.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系统各部门间系统性风险均显著上升,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放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间,系统性风险则主要向银行业集中,银行风险吸收对其他金融机构起到了保护作用.鉴于银行在不同类型的危机中具有异质性作用,应辩证看待银行对风险的吸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设稳健的银行系统.
文章以我国2010-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权融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债权融资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区分不同债权后发现,银行债权与供应商债权均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但银行债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向影响比供应商债权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权融资通过影响经营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负向影响,且债权融资仅抑制了企业对股东、供应商、客户、消费者、员工以及环境的社会责任,而对社区责任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利益相关者识别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1月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反垄断规制作出了规定,但该征求意见稿所涉及的反垄断规定较为简单,在适用上存在一定难度,包括相关市场界定标准不明确、拆分措施适用存在不确定性以及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冲突.文章认为,在界定相关市场时,应当从相关产品市场、相关地域市场、相关时间市场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拆分措施,则需在考虑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存续可能性、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最后,应当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公平审查制度以缓解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
文章以2012-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按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研发投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根据产权性质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该作用机制存在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企业研发投入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且该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