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文化视野中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革。在汉语文化视野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每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汉语文化下的小学语文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在汉语文化的视野下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汉语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是将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等集于一身的教学科目,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通过中华文化的教育渗透,让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发展。
  一、汉语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汉语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汉语文化的韵味,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富有新意以及具有哲学性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汉语文化的独特风格。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的《奶奶的白发》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对奶奶的白发的由来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同时,在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时,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篇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尊老”的思想,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蘑菇该奖给谁》教育学生要诚实好学、实事求是,《乌鸦喝水》教育学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因此,汉语文化与小学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汉语文化视野下对学生进行语文文化的渗透。
  二、汉语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对小学生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识字情况,因此,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调查。教师可以准备一套《学生識字情况调查表》和一套《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以及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据显示,由于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导致学生的识字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学生在未上小学前就已经学会了拼音识字,并认识了很多生字,而有的学生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识字情况很差,使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情况良莠不齐,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写作、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如对“昆虫、螳螂、蚂蚁、蟋蟀、蝴蝶、蜻蜓、蚂蚱”等词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昆虫,并让学生说出喜欢的昆虫,同时,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告诉学生哪些昆虫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让学生了解哪些昆虫的名字是由虫字旁所组成的,从而帮助学生对“昆虫、螳螂、蚂蚁、蟋蟀、蝴蝶、蜻蜓、蚂蚱”进行记忆。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写作是衡量语文文化的要求之一。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写作课少之又少,有的学校一周只有一节语文写作课,也有的学校两周一节写作课,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学生语文文化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习题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找到自身的位置,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汉语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发挥汉语文化在小学语文文化中的作用
  汉语文化包含着书法、语言、写作等一系列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识,来促进学生对小学语文的理解,能够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潮流,通过锻炼学生书写的能力,能够让学生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发挥汉语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创建问题情境以及故事情景,还原小学语文文化,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汉语文化的发展。
  例如在对《金蝉脱壳》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蝉的特点,让学生对《金蝉脱壳》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蝉的特点有一个简单了解,同时通过学生的预习,将生字生词进行查找,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对《金蝉脱壳》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捉一只蝉让学生对其仔细观察,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要对成语“金蝉脱壳”进行知识点的渗透,让学生对“金蝉脱壳”进行造句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
  (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汉语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课堂的有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深入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会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所要讲解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查找课文的背景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汉语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有效发挥汉语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语文化所特有的魅力。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汉语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发扬汉语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对此,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汉语文化下小学语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汉语文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2]叶红霞.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期其思维开始朝着抽象思维发展并日渐成熟。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高中学生语文作文的写作需要从记叙文过渡到议论文。因此在高一年级教授
【摘要】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能够让学生在对阅读产生自主兴趣的基础上,提高问题发现与解决的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为主旨进行探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概述、环节分析总结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探究开放式阅读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
利用国内最新水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全有机药剂,通过静态、动态模拟优选出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配方,解决超高碱度、超高硬度水质稳定问题.
采用野外试验,在分析典型小流域坡地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下垫面的非均质性和空间变异性,通过测定坡地岩土的水分变化和流域出口裂隙岩体渗流对降雨入渗的响应,对天然降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得知,阅读教学是一个十分紧要的情节。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素质,而且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欣赏的技能,并且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与进程。伴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探讨性阅读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定要进行的。以下对于应该怎样对阅读进行教育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初步研究;扩展性;延伸性  
【摘要】语用教学强调把语言文字与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版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堂。语用成了热门话题,并指引着教师在语文课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由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对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使人丰富自身知识涵养,陶冶情操,并且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和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培养个人全面发展能力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幼儿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幼儿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人
本文依据等流时线概念,通过将某时刻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组成表达式与该时刻流域蓄水量表达式联解,得到形状类似多输入单输出的响应函数模型(简称为SMG模型),它的输入组成具有成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也渐入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自身角色,重新塑造教育与求知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效益,关注教学的优化与目标的有效。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視课堂,重新塑造教育与求知的关系  学生的成绩为何在一段学习后不进反退呢?有的刻苦学习反而不如不学习的呢?诸多问题的出现也许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