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语文快乐学习的基本路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快乐学习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通过简化课前预习、优化教学过程、精化课外作业等路径,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学习;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74-1
  快乐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境界。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并不一定是课堂教学目标高效达成,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品悟到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笔者甚至认为,爱上语文学习,比他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简化预习、优化环节、精化作业等基本路径,促进学生快乐学语文。
  一、简化课前预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自由的
  许多教师习惯让学生预习时将文章读得滚瓜烂熟,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还没教呢,就要求先背出了再说。对于生字词,总是让学生课前查字典,查工具书去认识、去理解。一句话:希望学生的预习多一点。殊不知,这样的预习,怎一个烦字了得!
  将预习简化,课前只要读通顺就行,读熟放到课堂上进行、背诵等到学生全面理解课文也不迟。而生字词的学习我们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在有趣的过程中轻松地学语文,难道不好吗?
  简化预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自由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感兴趣的东西在课前了解。比如:《清平乐村居》中学生对作者辛弃疾的故事应该很感兴趣,而要理解这首词对于作者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故事,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收集当然更好。再比如,学生读顺课文后,让他们互相质疑,各抒己见,说不定还能擦出智慧的火花呢。教学《祁黄羊》这篇课文时,学生预习后我让他们互相提问题,在这些一问多答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熟悉着课文的内容,“你觉得祁黄羊这人怎样?”有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见小组里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抢着说。仔细听听还有理有据呢!这不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嘛?
  二、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是有趣的
  卢梭讲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那么,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是有趣的,演绎快乐课堂必须从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做起。
  首先,研读教材,合理预设。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学好教材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教材,指导学生学好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只有充分地研读教材,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其次,以学定教,选准教法。教师的真正本领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以学定教,从学生兴趣入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时的用语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确定,或故事,或谜语,或歌曲等等;初读课文时可赛读,可范读,可选读……当然,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言理解课文,一则无趣,二则浮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自然,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三、精化课外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轻松的
  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巩固”一直成为机械强化的代名词,于是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幌子下,作业一度沦为反复训练,结果他们厌倦学习,怠于思考,没有个性更缺乏创造。作业啊,想说爱你不容易!因此,我们应“精化”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轻松的。
  首先,作业量要少而精练,不可平添学生负担。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尤其应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演讲、演课本剧等形式来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例如,我们在教学一组描写动物的课文之后,可以布置出一期关于动物的手抄小报,这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学习报纸排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习终身受益。
  其次,作业的内容设计要注重延续性。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应用家庭作业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如何设计家庭作业以达到这一目的呢?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当小骆驼再次和小红马相遇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写一个小故事。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作业难度要分层可供选择。一个班级学生由于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作统一要求,只能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家庭作业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比如一篇课文可以设计A、B、C三类家庭作业:A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B类介于A、C两者之间;C类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由于难度适宜,同学们都乐意完成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现代系统工程。教师拥有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是基础,我们只有在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语文素养的同时,才能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科学的指导,将其简化,使学生快乐地达到预期目标;才能对各类教材融会贯通,驾驭自如,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才能让作业精化,学生学得更精彩。
其他文献
语文实际应用和语言积累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是运用的基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只有注重平时的语文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让所积累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深化,演绎出其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和价值。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