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被遗忘权的法律构建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遗忘权起源于欧洲,并在欧洲的立法和司法中得到确认,我国也应将被遗忘权本土化。在我国的被遗忘权立法构建中,应将被遗忘权确定为个人信息权而非隐私权的内容。权利主体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并限制公众人物的被遗忘权、强化保护未成年人的被遗忘权。义务主体应该是出版者和搜索引擎并以前者为主。客体为网络中的失效的、不宜存在的和负面的信息,对于犯罪信息应该依罪刑轻重来决定是否纳入被遗忘权客体,信息主体不十分明确的信息也应属于其客体范围。权利主体享有向出版者和搜索引擎主张被遗忘权的选择权,义务主体有审查申请的义务,
其他文献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量刑建议相较于传统量刑建议,“变”得是量刑建议的形成、精准度要求和法律约束力,“不变”的是其性质和根本属性。量刑建议精准化是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进庭审实质化的必然选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量刑规范不足、协商机制不彻底、审查及监督难等问题,应加快完善量刑指南、协商机制、社会调查报告等制度,推进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改革进程。
建武八年发生的略阳之战是刘秀平陇战役的重要一环。该年春来歙奇袭略阳,夺城之后被隗嚣围攻数月,闰六月刘秀亲率大军以解略阳之围,十一月略阳失守,陇右重归隗嚣。此战前期略阳城的攻防体现了刘秀对来歙的信任、对战事的把控,但后期刘秀因颍川叛乱而东归,形势发生逆转,隗嚣趁此机会反败为胜。略阳之战虽然以刘秀失败而结束,但此战重创隗嚣集团,不仅有利于刘秀消灭隗嚣割据势力、收复陇右地区,还为其进攻巴蜀、讨伐公孙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小说”为传体文与作为严肃文学的严谨凝练的传体文不同,是传体文发展过程中的突破。袁宏道以“小说”为传体文,内容取材世俗之事,行文风格雅俗共融,彰显出“奇”“趣”的鲜明特征,创作手法加入“小说笔法”,虽有所不足,但整体瑕不掩瑜。这种作传方式受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共同影响而形成,在明代文坛拟古与抄袭盛行的环境下添一笔破旧立新的色彩,为晚明与后世文人与时俱进、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的偏好有各种各样,我喜欢听雷。  有人说,雷是一种天然的音乐。我说,雷是一位朝气蓬勃的美少年。  记得雨前的沉寂吗?  ——禾叶上的灰尘堵塞了气孔,庄稼被窒息得萎靡不振。它的根,曾做了多少努力啊,可是,地下的泉水一再下降,根不能及……  ——农家的眉毛锁紧了,额上愈深地镌了皱褶。他多少次盘算过丰硕的年景,却不愿合计干热风的掠夺。他终生都感激太阳,此时仰视的目光里卻也燃烧着怨艾……  ——城市宛若
期刊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共同体就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共同体中,个人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因此,在共同体中的个人拥有的是“人”的自由。即使是共同体本身也不能成为束缚个人的对象。马克思分别考察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共同体特征,无论是前资本主义阶段个人对共同体的依附抑或是资本主义阶段人同共同体的对立,他们带来的结果都是不自由、不完善的个人。因而一个共同体和人构建某种关系,成为了实现其价值旨趣的关键。
和一个事业有成的郭姓朋友聊天。他语带诙谐地表示:“同床异梦”这个成语,是他无论如何也难以了解的,原因是他虽已年过不惑,可是,从来不曾有梦。  我促狭地应:“啊,无梦,唯一的解释是:你为人太枯燥,生活太单调,连梦境也是一片乏善可陈的空白……”  话还没有说完,思路敏捷的他便打岔地说:“不不不,晚上无梦,主要是因为我现实里的生活就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梦!”  啊,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一种极端美丽的生活哲
期刊
我常在小说中提到一个叫枋口的地方,那其实就是我的故乡。枋口的意思是说,它是运河的源头。远在秦代,人们就从沁河引水灌溉农田,到了明代,已经有五条运河发源于此。所以,枋口后来被称为五龙口。在我的童年时代,沁河烟波浩渺,即便是在梦中,我也能听见波浪翻滚的声音。我的笔名李洱中的“洱”字,指的就是我时刻都能听见水声,它诉说着我對故乡的赤子深情。  能在这样的地方开始人生之旅,或许是我的幸运。但对我后来的写作
期刊
“震惊”是本雅明现代性理论的关键概念。这一隐含的线索贯穿于本雅明前期的形而上学、犹太神学以及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转向之中。在本雅明的哲学语境中,震惊代表了思维的停顿,“历史幻觉”的觉醒,因此具有了事件性的特征。然而,在现实中,震惊在工厂流水线上、在电影中、在人群中都沦为一种刺激体验。在后期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向中,本雅明将震惊转换为历史语境中的革命概念,展现出对救赎的极度渴望,凸显出本雅明思想中的实践面向。
爹拉弓娘搭箭  当把我们这些儿女射出后  爹娘的白发爬满双鬓  爹的腰身开始佝偻  娘的脸颊开始瘦削  岁月的风霜打磨了我们的意志  却一把把拉着爹娘  跨进衰老的门槛  走出乡村的儿女们  成家立业也做了爹娘  家乡的爹娘把丝丝缕缕牵挂  又撒向儿女生活的地方  院中老石磨旁爹的期盼  村口老榆树下娘的瞩望  最不敢想的是年年八月中秋  当掰开红红的大石榴  看到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时  爹娘就
期刊
青春的底色是语文,精神的发育也是语文,这是我从学习语文到现在教学语文的个人体悟。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而我认为,时光易逝,青春有痕。青春,其实一半是扎根,一半是拔节。有一种扎根的时段,叫作青春;有一种青春的底色,叫作语文。时光荏苒,担任中学语文老师的我,推开记忆的门,中学那些青葱翠绿的语文岁月,在我心中泛起了语文的涟漪。中学时代,我才真正进入“语文世界”,自然读写也渐渐浸润我的心灵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