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乐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构建快乐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学英语的兴趣,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一、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并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配合,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营造快乐的教学氛围打下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媒介和工具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教学形式,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消除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授May I have…?这一句型结构时,可以为学生营造两个情境:情境一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冻的发抖;情境二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一个小孩在不停地擦汗。在学生充分理解这两个情境之后,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激活课堂氛围,原本安静的教师顿时沸腾起来,“May I have an icecream,please?”“May I have a coat,please?”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道具、游戏、歌曲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听歌曲、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主要特点,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形式新颖的教学游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根据英语课文及相应的汉语意思编制具有趣味性的歌曲,在唱歌的过程中结合简单的动作表情,使学生能够快乐有效地学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努力保持教学活动的游戏化与趣味性,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应注重游戏的使用程度,通过游戏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达到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效果,使学生以愉悦和兴奋的心情投入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来。此外,也可以将教师亲手制作的教学工具带进课堂,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具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以将学生喜欢的颜色和动物图片制作成道具,在学生看到后用英语表达出图片的颜色或动物的名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乐有效的英语教学效果。
  三、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让学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搞些小动作,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英语学习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快乐学习理念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趣味游戏,并注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例如,可以让学生开展“你读我拼”的游戏,将两个学生划分为一组,当其中一名学生读出单词后,另外一名学生将其拼读出来,拼读正确加一分,在激烈的游戏竞赛中,看哪一组学生的得分最高。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会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单词知识,掌握单词拼写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单一枯燥的英语单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再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规范英语书写的格式,可以开展拼写比赛活动,并设立进步最大、书写规范等奖励,为学生制定具体的书写要求与书写目标,学生在目标的引领和教师的鼓励下,会激发学习的动力。
  此外,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还有很多,如猜谜语、单词接龙等,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这些游戏时要注意,不要仅仅追求游戏活动的娱乐性与趣味性,而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合理分配活动时间,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引导,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从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应用与推广。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习用品”这一类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PPT,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每一种学习用品的具体特点,用具体的图像与文字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此外,也可以用电脑播放课文的语音朗读片段,让学生在仔细听音之后再认真模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单纯可爱的儿童,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利用其熟悉的环境、人物和事物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切入点,通过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快乐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首先要喜欢语文,对语言有感觉,至少不能看到就反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表演激趣: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他们喜欢表演
写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领略、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初步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写字训练。   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写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通过练写所形成的能力的综合性评测,是调控写字训练的重要手段,在写字教学中必须抓好评价环节。 
礼仪周记第一则:“这星期,我做得好的地方:1、主动和老师打招呼。2、早上起来,跟妈妈问好。3、碰到小朋友说:“对不起”。  做得不好的地方是:不团结同学,与小朋友吵架。”  礼仪周记第二则:“这星期,我做得好的方面是:1、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主动帮妈妈洗碗洗锅。2、逗邻居尧尧妹妹玩。3、关心朋友。健健哥哥病了,我拿着礼物去看望他。4、吃饭时,注意餐桌礼仪,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独占一种菜吃。  做得
一、采用的具体方法  (一)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让小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好动作。老师要使用循序渐进这一方法慢慢的使学生去练习那些学生因为自我缺乏信心认为能力不足而逃避去尝试的练习。首先,我们要征服一些小的挫折,然后一步一步的去提高难度,达到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超越困难的信心。当老师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完成练习时,要适当及时的给予学生以表扬,并且向学生传达信息“只要相信自己、树立信心就一
走进科学课堂,随处可以见到如火如荼的活动场景,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在热闹的探究活动中究竟有哪些收获?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的科学探究吗?下面结合我平时课堂中捕捉到的一些片段来分析一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课堂现场,遭遇“热情似火”的尴尬  浅尝辄止的尴尬 【课堂回放】〈认识液体〉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这四个液体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不同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点,现在就请小组的同学大胆的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一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实验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模式。这项实验研究丰富了中小学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原则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揭示了小学教育的规律,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材料。同时生动地说明,教育理论只有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新的发展,教育家只有在校园丰厚的土壤里才能得以诞生和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美
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经营力的企业必是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班级,可见,不管是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一个班级,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下面我来谈一谈班级文化建设:  一、确立班魂  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着一股能让每个成员团结一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寓于具体的生活情节之中,比较隐蔽,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水平,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应用题的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如何,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所以,小学应用题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俗话说:“语文怕作文,数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如果我们细读苏教版语文课本,不难发现:编排这类课文的主要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培养语感;另一方面也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使
《案例》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想知道是谁吗?(板书1)  师:喜欢“1”吗?谈谈对1的认识。(学生同桌交流对“1”的认识)  师:看来,同学们对“1”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我相信你们学了今天这节课后,对“1”将会有一个更深刻地认识。  2、操作体验: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陌生吗?为什么?  师:你能说几个分数吗?  板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