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寨 那人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地区,山高水远,风景秀丽,又因受现代化与城镇化影响小,古村落和民居留存多,故而成为现代人向往的自然天堂。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这些古村落和民居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与文化?
  2021年2月14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袭击了有着“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佤族翁丁古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短短数小时之内,这个有着近四百年历史、约百余座传统草木民居的古寨化为一片灰燼,令人唏嘘。
  翁丁古寨火灾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也警示人们:保护古村落和民居刻不容缓,对于留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的西南地区来说,尤其如此。
  所谓干栏式建筑,又称高栏、麻栏,是曾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以竹木为主材料的建筑形式,现在则多见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唐书·南平僚传》记载:“多瘴疵。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可见,干栏式建筑的应用与南方多山陵、湿地以及炎热的气候环境是分不开的。
  关于干栏式建筑的历史,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其发轫于远古时期的巢居,学者李先逵还在《论干栏式建筑的起源和发展》中列出了其发展序列:巢居—栅居—干栏—半干栏—地面木构房屋。
  然而,在干栏式建筑的起源问题上,学界众说不一,陆续提出了西南地区起源说、三峡地区起源说、长江下游起源说、多中心起源说。如考古学家劳伯敏就认为,浙江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干栏式建筑的起源地。无论干栏式建筑起源于何地,有个事实毋庸置疑:西南地区是目前我国干栏式建筑保存最多的地区。这一地区以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和民居而成为现代人的旅游胜地。
  糯岗古寨与普洱茶
  生活在北京的青年魏晋北从小便心怀电商梦,他多番创业,却屡屡失败甚至倾家荡产。心灰意冷之下,魏晋北欲跳楼自杀,正要跳时,却被来自云南的快递员彭秀兵拉住了后衣摆。两个青年,不同的人生:一个接受不了失败要轻生,无心关注自己的快递;一个已存够钱,决定辞职回老家创业,并坚持送完最后一单快递。
  “我也要走了。”魏晋北签完字,颓丧地说道,转身俯视大厦楼底。
  彭秀兵探过头望了望楼底,问道:“你要去哪?”
  “湖南,海南,云南……随便吧。”魏晋北叹了一口气,无所谓地答道。
  “云南?我也要回云南,我们一起吧!”彭秀兵激动地抓住魏晋北的前襟,大声说道。于是,两个心情各异的小伙子,一个意志消沉,一个兴致勃勃,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云南。
  上述故事出自2020年上映的喜剧电影《一点就到家》。电影主角之一彭秀兵的故乡黄路村的原型就是位于云南景迈山的糯岗古寨—一个以种普洱茶为生的傣族村寨。
  糯岗古寨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是一个居住有百余户人家的傣族水寨。糯岗古寨所在的景迈山是中国普洱茶的故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林,享有“世界茶源”“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美誉。在景迈山森林各处,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寨,分属于不同的民族,糯岗古寨便是其中之一。在傣语中,“糯岗”是指“鹿饮水的地方”。
  如同其他傣族村寨一样,糯岗古寨的民居为干栏式建筑—竹楼或竹木杂楼,部分为明清时所建。整体看,古寨的竹楼在树木的掩映下连成一片,房子皆为单幢,四周有空地和院落。屋顶灰瓦,侧看呈“人”字形,鸟瞰时则由呈“矩形”和“梯形”两部分构成。
  傣族竹楼一般为两层,底层以竹木为柱支撑,不设墙壁,用来蓄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卧室、前廊和晒台,是傣民们生活起居、招待客人以及晾晒衣物之地。南方气候潮湿,傣族竹楼既可防潮湿,又能散热通风,还可避虫兽侵袭,洪水来时,架空的楼下还可疏通洪水。
  糯岗古寨与世隔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众所周知,云南曾是傣族先民所建立的南诏国辖境,唐朝时,南诏国曾煊赫一时。10世纪时,南诏国发生内乱,王国分崩离析,傣族各部落四散溃逃,先后沦为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的附庸,如大理国。
  12世纪初期,大理国政权衰微,一位名叫帕雅真的傣族首领率领傣族军民奋起抗争,统一了澜沧江流域地区的傣族各部,并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国,也称“景陇金殿国”,自此脱离了大理王国的统治。也就是在这时,部分傣族先民开始入驻位于澜沧江畔的景迈山地区,他们扎根于此,并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培育茶林,留下了大片高山普洱茶园,延续至今。
  正如电影《一点就到家》所展现的那样,糯岗古寨的居民们世代以茶为生,每个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种茶、采茶、晒茶、品茶。茶是他们的生活重心和精神寄托,也是他们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他们的生活单一却充实,简单却规律。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古寨能保存千年的原因。
  随着电影《一点就到家》的热播,作为电影主要拍摄地的糯岗古寨也渐为人所知。电影中,唯美的山光景色和别具风情的傣族竹楼,与拥挤喧嚣的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吸引人们前去探索。在糯岗古寨生活几年后,魏晋北的失眠症得到了治愈,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彭秀兵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并找到了生活的意义。那么,现实中的糯岗古寨是否真的能够治愈现代人的各种城市病?答案或许只有亲自前去才能揭晓。
  那岩古寨与句町国
  云南有干栏式建筑,广西也有。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蛮俗》:“民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生理苟简。”其说的正是南宋时广西地区的干栏式建筑。
  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指出,岭外之地为百粤(越)故地。学界多认为,干栏式建筑是百越人的发明创造,而曾经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都曾是百越人的活动区域。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广东和广西两个地区的风俗民情应相差不大。为何如今却有天壤之别?至少在建筑风格上,广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建筑,而广西则是干栏式建筑。或许,《旧唐书》的记载能一解其惑。
  《旧唐书·宋璟传》记载,唐睿宗至唐玄宗时,宰相宋璟被贬外放,曾任广州都督。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于是,宋璟便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可见,唐朝以前,广东地区的传统建筑也以干栏式建筑为主,这一点也可由当地所发掘的汉代南越宫遗址及其相关文物得到佐证。   劳伯敏曾在《干栏式建筑的考古研究》中说:“干栏式建筑的消失,主要受到汉式建筑及其先进建筑技术的影响。”广东干栏式建筑的消失即是如此。反过来说,南宋时,广西地区依然可见干栏式建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地区因地理位置偏僻而较小受到汉式建筑的影响。直至今日,广西地区依然保留着大片干栏式建筑,比如那岩古寨。
  那岩古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马蚌乡那岩屯,是广西“第一壮寨”,住户上百,人口近六百,皆为壮族布依支系。壮语“那岩”意为“山丫上有田的地方”,这里确实有很多梯田。
  目前,那岩古寨遗留有上百幢建于明清时期的干栏式木楼。木楼屋顶结构多为两面坡式,房屋底部悬空,上盖瓦片。木屋一般分为三层,底层是畜禽的栏舍。与傣族竹楼底层不设墙不同,壮族木楼的底层一般是四周围板。中层用来住人,设有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后壁供奉神龛,卧房和厨房在堂屋两侧。最上层是储物间,用来储蓄粮食。
  与云南澜沧糯岗古寨一样,那岩古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几千年前。那岩古寨曾是古壮国句町国的腹地。关于句町国的史料记载,汉代以前寥寥无几,汉代时稍多,东晋以后不复出现。不过,从零星的史料记载依然可知,句町国是一个自先秦时便存在的西南部族,它曾助汉王朝平定其他诸侯小国的叛乱,故被汉王朝封为王国。两汉时期是句町国势力发展的鼎盛期。然而,两汉后,随着中原人的南迁,西南地区逐渐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句町国也被取消王国封号而变为郡县。
  现代研究者认为,句町国就是壮族先民所建立的古壮国,其疆域大致为今云南广南县、富宁县,广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田林县、德保县以及那坡县部分地区,其两汉时的政治中心为今西林县驮娘江上游的普驮一带。西林地区相继发掘的属于句町国王族或国王的墓葬可作论据支撑。
  当然,因史料记载有限,句町国的历史依然存有诸多待解之谜,但这并不影响那岩古寨的历史厚重感。这里的居民依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他们织土布,绣衣服,举办自己的节日,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唱着代代相传的山歌,讲述着壮族先民们奋斗的故事……这一切似乎都隐藏着打开古老句町国大门的密码。
  其实,目前我国的干栏式建筑并非只见于西南地区,也并非傣族和壮族人独有,湖南西南部、湖北西南部以及贵州南部地区的苗族、瑶族、土家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房屋也有干栏式建筑,只是具体形式不同而已。如苗寨的吊脚楼,多建于半山坡,一半立柱,一半起于地面,属典型的半干栏式建筑。
  那些保留下来的传统村寨,代表着各个民族的心血和记忆,也为后人留下了可供观赏和研究的建筑技巧和艺术。正因如此,这些古村落和民居更应得到妥善保护。如果放任其發展,那么干栏式建筑的消失将不可避免。“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木构的建筑比较容易于失火;随着原始森林的砍伐,木材来源也相对减少,都会限制干栏式建筑的继续发展。”劳伯敏在《干栏式建筑的考古研究》中如是写道。
其他文献
传统村落民居包含着多重社会与文化功能,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与情感需求,还表现出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认知,并在同一个文化系统中形成群体的认同感。天人合一的认知框架、对于自然的尊重及顺势而为的建筑理念表达了民众对于大道至简美学境界的追求。  建筑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以地理景观、风俗习惯、地域文化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对于北方村落建筑文化的探寻与发掘,可以透过其外形而追寻民族的
期刊
溯溯源探流,继古开今,雅俗共赏。一次展览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次精彩的艺术之旅。一起走进中国美术馆,感受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魅力,探寻千古不坠的『形神』要义。  一直以来,我对清末画家任伯年(1840—1896年)的人物画情有独钟,却总是无缘得见真迹,殊为遗憾。“五一”过后,出差去北京,听说中国美术馆即将举办“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心下欣喜不已,即刻在网上预约,准备一探究竟。
期刊
儒家十分重视语言的力量,以孔子为代表的学者曾论述过语言对修身、写作、教育、表达思想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关于如何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他们大多认为应研习先人经典,学诗以养心气。胸中有万卷之富,何愁遣词造句之难?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表达意见,对语言的运用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左传》《论语》等文献中记录了大量孔子对语言艺术的看法,可見孔子对言说的重视。这些观点
期刊
魏国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创作研究员,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61生于天津“风筝魏”世家,从事风筝技艺50余年,系统地继承了“风筝魏”的制作技术,并进一步提高创新。其制作的风筝最大可达千米,形象生动;微型风筝又可把玩于掌上,栩栩如生。携带作品先后出访过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过各类文
期刊
诗歌是人与外在世界保持感应的方式,如果不懂得诗歌,人生少了些许意趣。诗歌是对欠缺人生的补偿,是干涩无聊生活的润滑剂,是漫漫长途中的补给站。诗意地栖居,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诗歌究竟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在神人未分的年代,人们认为诗歌是与天神对话最神圣的媒介之一。诗歌是神的意旨与命令,也是生民的祈祷与愿望。你看,“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时日曷丧,予及汝
期刊
《牡丹亭》与昆曲相遇,谱写出戏曲史上最美的诗篇,至今在舞台上还闪耀着光芒,给观众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  《牡丹亭》自明万历年间横空出世后,从明末到清末,在戏曲舞台上一直有演出。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牡丹亭》的昆曲演出更为频繁,全国昆剧院团的演员基本上都会演《牡丹亭》。此外,其他地方剧种如浙江越剧、广东粤剧、湖北楚剧等,也改编演出过《牡丹亭》。只不过,用
期刊
他诗、书、画俱佳,是一位全才艺术家;他追随赵孟頫,是复古书风的践行者;他深受皇帝宠爱,却又遭嫉抱憾而卒。柯九思,一位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书法家,整暇清和的氣韵之外,有闲雅,也有落寞。  从神童出仕到因才遭嫉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柯九思出生于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大德元年(1297年)随父迁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柯九思自幼聪颖绝伦,爱好书画,被视为“神童”。他6岁开蒙,8岁跟随父亲学习书
期刊
『以第一流人物,出第一等胸次,写第一幅云山』,高克恭与赵孟頫齐名,有『北高南赵』之誉。他的画继承了『米氏云山』画法,善泼墨写意,气韵闲逸,元氣淋漓,在元代画坛独树一帜,享有很高声誉。  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  扁舟入蘋渚,浮动一溪烟。  —元·高克恭《种笔亭题画》  这是元代画家高克恭(1248—1310年)在完成一幅画作后所题诗句。其中所描述的是画中景致,前一联写雨霁初晴的空蒙山色,后一联写
期刊
陕北秧歌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传统音乐和舞蹈, 相传北宋时已有。每逢正月,陕北高原上就闹起了秧歌,一直从老祖宗那时闹到了今天。  正月里,在一派祥和的新春气氛中,陕北人最爱的闹秧歌开始了。先是在自己村子里闹,让村子里沾满喜庆,也把自己村秧歌班的情绪闹起来,但最终目的是要把秧歌闹到外村去。  送帖和对唱  要闹到外村,需要先送帖。秧歌班送帖等于送去了一份申请书,是否接待由对方决定。为此,好多村
期刊
美美丽的风景百看不厌,常看常新。即便是同一个景区,不同的时间去旅游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张家界便是如此。  印象大峡谷  最美不过四月天。四月的张家界舍弃了姹紫嫣红,唯独将一片片绿色滋养得愈发丰厚和莹润。张家界大峡谷的绿更是绿得通透,绿得丰富。  甫入大峡谷,满眼绿色迎面扑来,我的视线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些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绿,心已先被震撼了。萌动的幼芽透着新绿,刚刚长开的嫩叶呈黄绿色,肥厚的老叶是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