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里,孩子长个最给力
夏亚
孩子身高如何,做父母的都很关心,尤其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生怕孩子在身高上先输一截。
春季是孩子长高最“给力”的季节。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尤其是5月,平均长高7.3毫米,而10月则长得最慢,平均只长3.3毫米。
现在正是儿童长高的黄金时节,专家说,要让孩子长得好,以下三点不可少:
均衡饮食:孩子要想长得好,营养必须跟得上。但营养饮食不是指要吃大鱼大肉,而是指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这七大营养素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米饭、肉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每日饮食品种多样,不要偏食。
充足睡眠:睡眠对身高增长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3~6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小学生睡10小时,初中生则需要睡9~10小时,而高中生是8~9小时。
然而,光是睡眠时间长也不一定长得高,同时要确保睡眠质量。专家说,睡眠有周期,从浅睡眠进入深睡眠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在进入深睡眠阶段,生长激素才会大量分泌,达到高峰。因此要让孩子睡够睡好,每晚最好在10点左右上床,11点前睡着,以保证深夜2点到4点进入深睡眠。
户外运动:到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同时适量运动能促进骨骼生长。据专家介绍,适量运动能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长高。经常运动还有利于骨骼钙磷的代谢,加速矿物质的骨骼沉积,使骨密度增加,促进生长发育。
专家说,即便学习任务繁重,每天最好还是要确保孩子0.5~1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跑、跳、蹦、踢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不过不要太剧烈。
小贴士:
孩子身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约增长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约增长8~10厘米,1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可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乃至停止。
要长个,巧补钙
小厨
为了帮助孩子长个,家长不要错过春天给孩子补钙的好时机。下面介绍几款补钙美食,供家长参考。
鲫鱼豆腐汤
原料:鲫鱼250克,嫩豆腐200克,姜、葱、盐、油适量。
做法:1.将鱼去鳞、腮、内脏,洗净沥干,豆腐切成1厘米厚、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
2.将鱼下油锅煎至鱼皮脱水、收紧,放温水煮开,然后放少量料酒,改小火,再放葱、姜、盐等煮约8分钟,最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与鱼同煮约6分钟即可。
虾皮清炖豆腐
原料:虾皮10克,豆腐250克,葱、姜、水淀粉适量。
做法:1.将虾皮洗净、沥干,豆腐切成3厘米的正方形。
2.锅中放油,油热放葱、姜炒香,加水约150毫升,放洗净的虾皮、豆腐同煮。如果虾皮的咸味不够,可放少量盐,出锅时放适量水淀粉即成。
虾酱炒豆腐
原料:虾酱10克,豆腐250克,葱、姜适量。
做法:炒锅放油,把葱姜炒香,放豆腐捣碎翻炒,炒至水少微干时,将用少量水调稀的虾酱慢慢倒入锅内,翻炒约2~3分钟,待水干时即可。
海带炖豆腐
原料:豆腐200克,海带100克,精盐、姜末、葱花、花生油适量。
制法:1.将海带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切菱形片;将豆腐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捞出晾凉,切成小丁。
2.锅中放入花生油烧热,放入葱花、姜末煸香,再放入豆腐、海带,注入适量清水烧沸,再改小火炖,加入盐,炖至海带、豆腐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影响孩子长个的三大“杀手”
万玉
杀手一:外因
上个世纪80年代,叶义言教授被公派至英国从事儿童生长的研究。回国后近30年里,他一直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他说,我们一度认为中国人个子较矮是人种问题,其实并非如此。人类只有一个高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个子以每10年增加1.5~2厘米的速度递增。但为什么有个体差异,关键还是人体外部环境造成的。
杀手二:性早熟
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之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之前,被认为是性早熟。叶教授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的出现。性早熟具有蒙蔽性,有些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的个子还高,但他的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这时候再想增高已经很困难了。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查找原因。
目前,我国已有较好的控制性早熟的药物,家长一旦通过骨龄监测确认孩子性早熟,必须及时进行医学介入,延缓骨龄成熟,确保儿童得以继续生长。
杀手三:吃得太饱
儿童的个子高矮跟睡眠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就是总让孩子吃得太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中,脑垂体会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生长。所以,孩子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吃零食了,特别是有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了饥饿状态中生长激素的分泌,还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彻底成为矮个子。
八类运动让你的孩子“高人一头”
阿丘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要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建议孩子每天进行户外运动。
家长最好能根据孩子的性格、体质特点帮助其选择喜欢的运动,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运动发育水平,选择跳跃、摸高、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芭蕾、伸展体操、游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这些运动都能起到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的作用,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长很有利。但注意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长期过量超负荷的运动,会造成软骨损伤、肌肉劳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时,最好使孩子的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运动到孩子出汗、发热、面色红润为宜。让孩子多做跳跃性运动,促进身高发育的功效远远强于盲目购买增高类的保健品。
长高运动处方:
1.晨起慢跑5~7分钟后,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分钟,包括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
2.在单杠上悬垂(每次20~30秒)。可做无负荷悬垂,再做有负荷悬垂;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做倒挂悬垂(双脚用绷带固定)。
3.跳起摸高。双脚跳起、单脚跳起轮流做。每次练习应当尽力去做,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高些。
4.登20~30米高小坡或楼梯,上时放松,下时加快速度,重复2~4次。
5.请两人协助,一人握住双手,另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
6.游泳。
7.打篮球,打排球。
8.跳跃。每天跳跃,自我练习,由少到多,可早晚都做,每天跳跃200次以上。
夏亚
孩子身高如何,做父母的都很关心,尤其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生怕孩子在身高上先输一截。
春季是孩子长高最“给力”的季节。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尤其是5月,平均长高7.3毫米,而10月则长得最慢,平均只长3.3毫米。
现在正是儿童长高的黄金时节,专家说,要让孩子长得好,以下三点不可少:
均衡饮食:孩子要想长得好,营养必须跟得上。但营养饮食不是指要吃大鱼大肉,而是指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这七大营养素要保证。具体来说,就是米饭、肉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每日饮食品种多样,不要偏食。
充足睡眠:睡眠对身高增长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3~6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小学生睡10小时,初中生则需要睡9~10小时,而高中生是8~9小时。
然而,光是睡眠时间长也不一定长得高,同时要确保睡眠质量。专家说,睡眠有周期,从浅睡眠进入深睡眠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在进入深睡眠阶段,生长激素才会大量分泌,达到高峰。因此要让孩子睡够睡好,每晚最好在10点左右上床,11点前睡着,以保证深夜2点到4点进入深睡眠。
户外运动:到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同时适量运动能促进骨骼生长。据专家介绍,适量运动能刺激长骨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长高。经常运动还有利于骨骼钙磷的代谢,加速矿物质的骨骼沉积,使骨密度增加,促进生长发育。
专家说,即便学习任务繁重,每天最好还是要确保孩子0.5~1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跑、跳、蹦、踢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不过不要太剧烈。
小贴士:
孩子身高增长规律
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约增长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约增长8~10厘米,1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可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乃至停止。
要长个,巧补钙
小厨
为了帮助孩子长个,家长不要错过春天给孩子补钙的好时机。下面介绍几款补钙美食,供家长参考。
鲫鱼豆腐汤
原料:鲫鱼250克,嫩豆腐200克,姜、葱、盐、油适量。
做法:1.将鱼去鳞、腮、内脏,洗净沥干,豆腐切成1厘米厚、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
2.将鱼下油锅煎至鱼皮脱水、收紧,放温水煮开,然后放少量料酒,改小火,再放葱、姜、盐等煮约8分钟,最后放入切好的豆腐块与鱼同煮约6分钟即可。
虾皮清炖豆腐
原料:虾皮10克,豆腐250克,葱、姜、水淀粉适量。
做法:1.将虾皮洗净、沥干,豆腐切成3厘米的正方形。
2.锅中放油,油热放葱、姜炒香,加水约150毫升,放洗净的虾皮、豆腐同煮。如果虾皮的咸味不够,可放少量盐,出锅时放适量水淀粉即成。
虾酱炒豆腐
原料:虾酱10克,豆腐250克,葱、姜适量。
做法:炒锅放油,把葱姜炒香,放豆腐捣碎翻炒,炒至水少微干时,将用少量水调稀的虾酱慢慢倒入锅内,翻炒约2~3分钟,待水干时即可。
海带炖豆腐
原料:豆腐200克,海带100克,精盐、姜末、葱花、花生油适量。
制法:1.将海带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切菱形片;将豆腐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捞出晾凉,切成小丁。
2.锅中放入花生油烧热,放入葱花、姜末煸香,再放入豆腐、海带,注入适量清水烧沸,再改小火炖,加入盐,炖至海带、豆腐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影响孩子长个的三大“杀手”
万玉
杀手一:外因
上个世纪80年代,叶义言教授被公派至英国从事儿童生长的研究。回国后近30年里,他一直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他说,我们一度认为中国人个子较矮是人种问题,其实并非如此。人类只有一个高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个子以每10年增加1.5~2厘米的速度递增。但为什么有个体差异,关键还是人体外部环境造成的。
杀手二:性早熟
青春征象出现在7岁之前,或初潮出现在10岁之前,被认为是性早熟。叶教授指出,性早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骨龄提前成熟。所以,孩子要长高,必须防止性早熟的出现。性早熟具有蒙蔽性,有些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的个子还高,但他的生长期肯定结束得早。等家长发现孩子不长个的时候,孩子的骨龄已经成熟,这时候再想增高已经很困难了。所以,孩子最好一年检查一次骨龄,一旦发现骨龄增长过快,就要查找原因。
目前,我国已有较好的控制性早熟的药物,家长一旦通过骨龄监测确认孩子性早熟,必须及时进行医学介入,延缓骨龄成熟,确保儿童得以继续生长。
杀手三:吃得太饱
儿童的个子高矮跟睡眠有直接关系,人体在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如果此时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停止分泌,所以青少年最好在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入睡1小时后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家长普遍会犯的错误,就是总让孩子吃得太饱,这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因为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饥饿状态中,脑垂体会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生长。所以,孩子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吃零食了,特别是有些垃圾食品,不但阻止了饥饿状态中生长激素的分泌,还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彻底成为矮个子。
八类运动让你的孩子“高人一头”
阿丘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要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建议孩子每天进行户外运动。
家长最好能根据孩子的性格、体质特点帮助其选择喜欢的运动,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运动发育水平,选择跳跃、摸高、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芭蕾、伸展体操、游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这些运动都能起到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的作用,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长很有利。但注意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长期过量超负荷的运动,会造成软骨损伤、肌肉劳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时,最好使孩子的心率达到120~140次/分钟,运动到孩子出汗、发热、面色红润为宜。让孩子多做跳跃性运动,促进身高发育的功效远远强于盲目购买增高类的保健品。
长高运动处方:
1.晨起慢跑5~7分钟后,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分钟,包括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
2.在单杠上悬垂(每次20~30秒)。可做无负荷悬垂,再做有负荷悬垂;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做倒挂悬垂(双脚用绷带固定)。
3.跳起摸高。双脚跳起、单脚跳起轮流做。每次练习应当尽力去做,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高些。
4.登20~30米高小坡或楼梯,上时放松,下时加快速度,重复2~4次。
5.请两人协助,一人握住双手,另一人抓住双脚,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身体,每次20秒。
6.游泳。
7.打篮球,打排球。
8.跳跃。每天跳跃,自我练习,由少到多,可早晚都做,每天跳跃20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