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对番茄酱废水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来源 :精细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污泥的培养基质、粒径影响着颗粒的生物活性、传质效应及菌群的结构分布和协同竞争关系,进而影响出水效果.用番茄酱废水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成功培养颗粒污泥并稳定维持185 d,筛分出4种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同步序批式实验,考察污泥特性及其对番茄酱生产废水的除污效能.结果表明,0.45~1.00 mm的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孔隙率较小;1.0~1.6和1.6~2.0 mm的颗粒污泥趋于球状和椭球状,表面光滑,结构较密实;2~8 mm的大颗粒污泥虽然表面沟壑较多,出现孔隙,但系统稳定性能维持较好,孔隙的存在可能为内部物质的运输以及颗粒内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排出提供条件.颗粒污泥的平均沉降速度和湿密度与粒径大小呈正相关,含水率与粒径大小呈负相关,颗粒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泥大大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量.1.0~1.6和1.6~2.0 mm的颗粒污泥相比0.45~1.00和2~8 mm的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具有更好的降解能力,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7.8%和94.2%;1.6~2.0 mm的颗粒污泥对NH4+-N、PO43--P的降解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达92.7%和99.2%;0.45~1.00 mm颗粒污泥对PO43--P的去除率最低,为69.5%.
其他文献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在评价了天然色素番茄红素和天然防腐剂啤酒花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啤酒花浸膏、α-酸、β-酸和六氢 β-酸)单一溶
通过现场实验采用电-生物耦合技术处理中药提取废水,探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和电压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最佳工况下阴阳极板附近微生物群落
以桑葚果渣为原料,在低共熔溶剂(DESs)中,经DESs提取与大孔树脂分离两步,回收了果渣中花色苷.测试了不同类型DESs与提取方法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不同型号大孔树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