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6年全市报告狂犬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 23/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 <0. 001)。狂犬病例分布于12个县(区),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呈下降趋势(P <0. 001)。上林县、横县、宾阳县累计病例报告数位居前3;城区发病率比县低(P <0. 001)。全年发病主要集中在4-9月份。18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 <0. 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 <0. 001)。病例以农民居多(占79. 10%)。伤人动物犬占87. 01%,未接种疫苗动物占93. 40%,Ⅲ级暴露占88. 75%。暴露后采取伤口处置措施占25. 99%,接种狂犬疫苗的病人占6. 78%,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预防占2. 82%。结论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农民是高危人群,主要由犬伤引起,其发病主要与未采取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动物疫苗接种率低和暴露程度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