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朵风干的莲花,一朵象牙白,一朵玫瑰红,都不剔透,拥有瑕疵,也不洁净,布满灰尘。
  杵在百花丛中,不知几多时辰,躺在斑斓光影里,不知梦否醒否。但是相遇的那一瞬间,我即领悟,这是我此番到来的意义。
  莲花是寄寓太过饱满深沉的事物,如汪洋湖泊,各人取一瓢饮罢了。
  从店主手里接过花束,心头有几分郑重,仿佛灵魂深处的某一丝弦,被冥冥的旨意震动。
  及至走入市井尘嚣,那一分无色无臭,无形无相的启示仍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皈依于凡俗的厅堂,我已默默将灵魂搁到阁楼的暗淡光影间,希望它睡着,并尝试获得安眠。
  我指的是,如果我曾经拥有灵魂的话。
  我指的是,灵魂是一座花瓶,如果我曾经将它轻轻拂拭的话。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庸庸碌碌的尘世人能够记住这一则箴言已经是造化不浅,至于那大音希声,意味深长的后半则,不记也罢。
  生命如珍珑,落子一刻,终究覆水难收,人在局里,难以求全,谁也不过执迷。
  于是我想到他,那个在尼罗河边看日落的男人。不知道他是否目睹过,顺水浮沉的莲花,还有人的遗落尘世的肉身。不知他是否在某个刹那,想起生命里的某段波折,于是渴望大彻大悟,或者在这婆娑的红尘,更深地遁入。
  虽然彼此心知肚明,造化使然,我们常常没得选。

  就像不能选择春风经过的玉门关,就像蛰伏数年只为一个季节的蝉,就像某座失落的古城。所有的意义,都被别人盖棺定论,只有我们的真心,无人问津。
  这一刻,我想念他。
  远在开罗的人提醒我:“照顾好精神上的自己。”
  刹那间,我只好噤声,即便心底明白,他不一定有更尖锐的意蕴。
  我和他,不是交往甚密的亲朋,但是这几年,身边人来来去去,如繁花过眼,他是逗留比较长久的一位。
  偶尔想起来,就会说几句话,虽然隔着六个小时的时差。当我走在夜幕降临中,他那边或许正烈日炎炎,当我沐浴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他或许沉沦深梦,不知秦汉。
  世界为两个同心的人安排了一条小溪,只需要一步一跳跃,最多两步,就能够相遇,一起欣赏落日余晖、林间春夏。而两个南辕北辙的人,世界为他们安排了一座山,山间还有猖狂的野兽。所以一个人不走向另一个人,我想也只好慈悲地释然。
  这样也好,游走在同一个时区、同一座城市、同一栋大楼的两个人,都可能相见不相识,所以我原谅任何所谓的地远心自偏。
  这些日子,虽然读完西西读倪匡,了解话剧了解科幻,置身酒吧电影院,但只有我自己明白;一颗心,始终在飘浮,不曾落实,不曾寻到安定感。
  幸运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知无觉。
  而我,我也只是忽然遇到这两朵莲花,才倏忽生出这连绵缥缈的感叹。
  看着它们静静倒映在墙上的暗影,忽然想起李碧华笔下的青白双姬,以及张爱玲小说里的红白玫瑰。
  玄奥而销魂的是,两种色泽都未抵达极致,都有蜿蜒的残缺,都不曾释放到彻底。
  在此刻,彼此相生,彼此相对,魅影却是仿佛,毫无二致。
  没有消逝,亦無所谓永恒。
其他文献
我是1924年生,在北京一个大的四合院里关起门来长大的。我的祖父比较保守,他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让她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一到外面读书,女孩子就学坏了。”可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读什么呢?读《女诫》,学三从四德,因此对女子的教育是“新知识、旧道德”。我的祖父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到欧洲、美洲,在中国各地到处乱跑。家里人也都没有预想到,我会过这样一种生活。但不管过怎么样的生活,我保留的还是新知识与旧道德。  我
海子临终绝笔写到: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然而当他终于面朝大海时,春却未来,花也未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概是每个饮食男女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吧。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奔忙,费尽心力,而生活却早已离我们而去。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可如今我的生活里,有埋头苦干的四季,却嗅不到春天的花香扑鼻;有浓雾重重的前路,却望不见海面的潮涨潮落。  我时常向自己发问,到底是哪里
城市化的潮流,让现代人对乡村和城市的情感愈发复杂微妙。城市成了物质和欲望的赛马场,乡村(自然)则成为灵魂的栖息地。“天人合一”自古深入人心,对乡村和城市的不同态度,其实是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思考和最终的选择。“乡里人终需走进城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这或许是现代人绕不过去的心路历程。但是,在当下城市与乡村的两难选择下,在向未来的推进中,城与乡的气息如何息息相通,却能看出一个人的生命智慧。  就有
蘭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因闻到芬芳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我是在春天结束的时候来到人间的。当我经历过漫长的夏天、秋天和冬天,才真正有机会与春天接触。  我觉得这样挺好,假如春过半了,我匆匆降临,就像酒宴进行到正酣,你才赶到,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在你身上,那多么尴尬。经历过夏天秋天冬天的我,对于事物的变化已经更加从容,我会打开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门槛上的白色阳光。因为长期的准备工作,我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缕春风,第一片落花,第一声春雷,第一抹春色都是完整的,
春,立春节后,必有大风,天常寒冷。春分节后,东风解冻,农事方動。清明节前,草木甲圻,甫种豆麦。谷雨节后,遍种莜麦、胡麻。  夏,立夏节后,时方和暖,坚冰始消。小满节后,即种荞麦。夏至以后,虽三伏盛暑,早晚不离锦衣。  秋,立秋节后,天已深凉。处暑节后,夏田方熟。白露节前,三后四日,严霜即降,草木渐凋,莜麦尽收,野无田禾。寒露节前,百草皆枯,人皆衣裘。霜降节后,天雨雪,土工不兴。  冬,立冬节后,地
当一切轻轻地静了下来,缓缓向前的河流,每一个细小的波纹,慢慢地完成了荡漾。深处的冷,此刻也舒展開来,彩排着傍晚一出戏的序幕。  故乡白天昂扬的山,层林尽染的景致,背负着浑圆的落日。红水河边上的瑶女,唱着通俗易懂的歌谣,晚风吹拂着她的刘海,像鸟儿振翅的羽绒。  夕阳西沉,依稀可见她凹凸有致的倩影。  而黑暗总是会来。沿河岸弯曲的小径,是为月光铺设的回廊,蟋蟀和苋菜纷纷来到路边。她走进院子,关了门,也
因为学校离家很近,大学期间我每礼拜都回家。去年考英语四级的时候,前一个礼拜日临走我爸问:下礼拜考英语四级了吧?我说是啊。礼拜四的时候,我爸又破天荒给我打了个电话:听说礼拜六考英语四级啊?我说是啊,应该就不回家了。我爸:嗯那太好了,你好好考试,我和你妈出去玩一趟!  我爸和同事吃饭,捎上我一块儿。有一个叔叔说,你闺女戴眼镜啊,一看就是有学问的孩子!我爸:都說戴眼镜看着聪明,小时候她学习不行特意配了一
我第一次看见大白斑蝶,并不是在野外,而是在温室之中。  温室以白色细网围成,两边是不锈钢角架,分高低两层,用来摆放马缨丹、大红仙丹、繁星花等蜜源植物。网室顶以一支黄白色的太阳灯,一支蓝紫色的植物培养灯规律地穿插着,以提供各层色温。里头放了十余种中大型蝴蝶:大凤蝶、无尾凤蝶、青带凤蝶、大琉璃纹凤蝶、琉璃纹凤蝶、红纹凤蝶、端红粉蝶、紫斑蝶、小紫斑蝶、青斑蝶、桦斑蝶、大白斑蝶等等。网室中还摆放了马兜铃、
窗外一片漆黑,屋内灯火通明,书桌前的台灯仍旧像往常一样亮着。虽说已经是放假的第二天,仍不见空闲下来,书本还是摞得高高的,大大小小的纸张散落在桌子上。  窗外雨声滴答,屋内书页簌簌。自从天气预报发布“暴雨”预警开始,这雨便再没停过。我盼了很久暴雨,然而厚厚的云层却吝啬它的“大珠小珠”,嫌弃我这不是玉制的盘子,始终下得不痛快。  窗外雨打窗纱,屋内珠帘轻动。水珠打在街道的铁棚子上,激起一声声回响,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