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20东京奥运会转播总台前场总控系统

来源 :现代电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东京奥运会重要的全媒体持权转播商,承担了信号接收、分发、传输、制作及IBC的搭建等重要工作。本文从系统职责、系统配置、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此次奥运会前方转播的核心技术系统——总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
其他文献
在工业现场中,通过移动机器人自主巡检与读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显仪表的读数受到光照、对焦和场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识别精度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感知与控制的数显仪表识别机制,首先使用图像目标检测网络识别数显仪表,标出目标区域。随后设计基于图像反馈的智能车控制策略,以此抑制模糊对焦的影响。再使用改进的自动色彩均衡(ACE)算法对基于色彩膨胀切割的数字块进行图像色彩增强。最后通过卷积循环神经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5G、IPv6、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中的联网设备呈现爆炸式增长,网络空间中的目标对象形态也多种多样,同时暴露的网络资产安全风险随之提高。如何摸清网络空间中的资产底数,感知网络资产的风险,进而保障网络空间资产安全,已成为当下领域内尤为关心的问题。简要描述了网络空间测绘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概念,然后从网络空间资源类型、网络资产探测方法、网络空间测绘应用场景等角度对网络空间测绘系统进行分类和阐述,提出了不同维度的测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网络空
为解决在终端资源受限的场景下难以进行压缩编码的问题,在FPGA平台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信源编解码系统。系统在反馈机制下通过删除部分极化码校验比特实现了码率自适应传输。最后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Xilinx公司的Virtex-7系列开发板上进行硬件设计及系统实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时钟频率为200 MHz的情况下,系统的吞吐率可达到919 kb/s。
本文通过介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三团”声音制作及返听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案,阐述了音响保障团队在大型活动中建立安全有效的音频制作系统的思路。
在传统的安控系统中,数据的选择都是依赖中心发送的选择帧,当中心的选择帧出现问题时,安控系统显示的信息就可能出现偏差。针对这个问题,融合使用基于自主配置的择优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择优,选出最优的数据进行显示,可以有效解决完全依赖中心选择帧的情况。从试验结果看,融合基于自主配置择优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择优方法显示效果优于只使用选择帧的方法。
转播汇聚网络是冬奥会电视转播信号传输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OBS在竞赛场馆采集的音视频直播信号需要通过转播汇聚网络传输到北京国际广播中心和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在评论员席采集的信号也通过转播汇聚网络单独传输到两个转播中心。本文从实际工作应用场景出发介绍了冬奥会主转播商OBS对于转播汇聚网络的功能划分、搭建要求和监测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
编码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对持续提升画面质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系统复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总台适配全媒体业务发展的重要实施课题。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总台近两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探索与尝试。2021年2月总台开启的8K超高清电视频道试验,成功直播了总台牛年春节联欢晚会,并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3视频编码标准将直播信号传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济南、海口、青岛等多个城市的超高清大屏及首批8K电视机同步播出。
2020年湖北广播电视台选送的《大别山奇观·人文篇》荣获该年度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高清录制专题类一等奖。本文介绍了该专题从报送选题、设备选型到前期拍摄技巧、后期素材剪辑、调色、音频的创作过程,对各工种间协调配合以及创作理念、拍摄中的遗憾等进行了较为翔实的回顾。
2021年9月9日,中星9B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又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正式"入编",后续将与以中星6A卫星为代表的在轨卫星共同为广播电视安播工作保驾护航。中星9B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设计寿命15年,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卫星平台,主要提供Ku BSS频段广播电视直播服务,将显著提高直播卫星传输性能。相较于其他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
期刊
结合国际、国内目前广播电视系统IP化发展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IP化相关的三部分内容:IP化国际标准体系化建设和相应的关键技术;IP国际案例情况以及如何构建IP系统;IP化系统的趋势,包括流程再造、全台流程管理软件在IP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