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大学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是刚刚进入社会,彻底摆脱纯书本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大学教育时,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积极向上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在增强他们体魄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本文将简要说明人文精神的含义,以及人文精神和体育教学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体育教学
作者: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科部重庆400021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历来都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刚刚上学后,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而且还有不断的升学压力,而考试成绩也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的绝对指标,所以就会存在很多“书呆子”型的学霸。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技能,而是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所以,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当然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老师,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知识,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在大学时代增强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迫在眉睫。而体育教学又是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强化学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规则意识、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以及审美观的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能够正确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态度,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过程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人文精神包含着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认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人权的解放。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就是不但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自身的体魄,身体的生理健康,也要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认识到人不仅仅是身体强大就可以,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将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推广到其他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对人生的价值的追求,增强自己的荣誉感,集体感,正义感,责任感。通过这些来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平。所以,由此看来,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中万万不可忽略,必须提高充分的重视。
二、人文精神和体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1、人文精神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进行
人文精神包含的这些含义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过程。通过人为精神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真、求实,这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当今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大学生仅仅通过体育课来放松心情,仅仅停留在学习技能表面,不能深刻理解教学精神的问题。所以,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可以更好的领会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所传授的技能,并且在精神上更好的领略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更深的理解其本质和功能内涵、外延认识的拓展与加深,深刻地意识到其中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以及更深的对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阁因为人文精神教给大学生“怎样做人”,所以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够用心的去领会,会受到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的熏陶,所以学生会慢慢的在老师的影响下,会更加乐意去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更加利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
2、体育教学更容易融合人文精神
在现有的大学教育模式下,在课堂当中加入人文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并且由于大学生对于大学课堂存在一定的抵触,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兴趣,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教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由于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体育活动是需要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的一项集体活动。所以,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意识的去锻炼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他们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就可以更好的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对待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学可以更好的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1、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作为老师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所以教师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任何行为以及为人处世、思想境界、教学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深的影响,而这种作用是任何书本教育都做不到的。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并且要融合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教学方法,如:互换角色法、团结协助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尽力关怀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深深的关怀,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要存在身份角色的阻碍。
2、要有更加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评价体制仅仅由成绩这一单一指标决定的。所以,要转变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在中国各个阶段的评价方法中,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当然,这也不排除体育教学,也仅仅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放在首位。但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仅仅采用这种特别绝对的评价方法虽然可以大大节省学生和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这种评价机制也抑制了学生对于全面发展的重视,所以体育教学的评价体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去完善:第一,学校的评价体系应该起到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发展的作用,鼓励学生不仅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成绩,也要更加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对于评价的方式来说,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绝对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公平,并且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要加大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使评价体制更加丰富,这也更好的体现人文情怀;第三,从评价的内容来说也要更加丰富,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也要加入对教师的考察。可以创新性的提出让学生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四、总结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于人文精神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存在己久的应试教育方式,所以要想真正的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考察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但是,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不仅仅要关心技能和知识,还要时刻注意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就一定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人文情怀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加强自身人文情怀的培养,培养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体育教学
作者: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科部重庆400021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历来都是应试教育,学生在刚刚上学后,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而且还有不断的升学压力,而考试成绩也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的绝对指标,所以就会存在很多“书呆子”型的学霸。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技能,而是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所以,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当然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老师,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知识,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在大学时代增强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迫在眉睫。而体育教学又是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强化学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规则意识、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以及审美观的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人能够正确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态度,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过程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人文精神包含着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认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人权的解放。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就是不但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自身的体魄,身体的生理健康,也要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珍爱生命的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认识到人不仅仅是身体强大就可以,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内涵。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将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推广到其他教学过程中,做到真正的对人生的价值的追求,增强自己的荣誉感,集体感,正义感,责任感。通过这些来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平。所以,由此看来,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中万万不可忽略,必须提高充分的重视。
二、人文精神和体育教学的辩证关系
1、人文精神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进行
人文精神包含的这些含义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过程。通过人为精神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真、求实,这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当今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大学生仅仅通过体育课来放松心情,仅仅停留在学习技能表面,不能深刻理解教学精神的问题。所以,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可以更好的领会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所传授的技能,并且在精神上更好的领略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更深的理解其本质和功能内涵、外延认识的拓展与加深,深刻地意识到其中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以及更深的对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阁因为人文精神教给大学生“怎样做人”,所以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够用心的去领会,会受到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的熏陶,所以学生会慢慢的在老师的影响下,会更加乐意去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更加利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
2、体育教学更容易融合人文精神
在现有的大学教育模式下,在课堂当中加入人文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并且由于大学生对于大学课堂存在一定的抵触,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兴趣,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教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由于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体育活动是需要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的一项集体活动。所以,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意识的去锻炼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他们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也就可以更好的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对待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学可以更好的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1、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作为老师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所以教师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任何行为以及为人处世、思想境界、教学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深深的影响,而这种作用是任何书本教育都做不到的。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并且要融合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教学方法,如:互换角色法、团结协助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尽力关怀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深深的关怀,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要存在身份角色的阻碍。
2、要有更加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评价体制仅仅由成绩这一单一指标决定的。所以,要转变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在中国各个阶段的评价方法中,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当然,这也不排除体育教学,也仅仅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放在首位。但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仅仅采用这种特别绝对的评价方法虽然可以大大节省学生和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这种评价机制也抑制了学生对于全面发展的重视,所以体育教学的评价体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去完善:第一,学校的评价体系应该起到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发展的作用,鼓励学生不仅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成绩,也要更加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第二,对于评价的方式来说,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绝对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公平,并且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要加大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使评价体制更加丰富,这也更好的体现人文情怀;第三,从评价的内容来说也要更加丰富,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也要加入对教师的考察。可以创新性的提出让学生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四、总结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于人文精神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存在己久的应试教育方式,所以要想真正的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考察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但是,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不仅仅要关心技能和知识,还要时刻注意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就一定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人文情怀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加强自身人文情怀的培养,培养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