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挑战

来源 :液晶与显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LED技术被认为是消费电子领域下一个世代的显示技术。尽管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公司推出了基于Micro-LED显示技术的样机以及应用示范,然而Micro-LED显示技术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本文从Micro-LED显示技术的历史、定义及技术挑战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Micro-LED在工程领域的技术挑战,最后对Micr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Micro-LED在芯片、巨量转移、全彩化等方面仍存在技术挑战,但其所展现出的高分辨、快响应、低能耗、长寿命等突出特点,能满足超小和超大显示的需
其他文献
为探索遮光处理对草珊瑚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为草珊瑚的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2年生草珊瑚为材料,设置全光照(L_0)及50%(L_(50))、70%(L_(70))和90%(L_(90))遮光处理,测定分析其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以及植株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遮光率的增加,草珊瑚叶面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逐渐减小,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色斑不良(Mura)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常见的显示缺陷,严重影响产品品质。色斑不良表现形式多样,原因也各不相同。本文针对8.5世代线发生于81.28 cm(32 in)产品上的一种固定位置发绿条状Mura,通过实物解析、设备排查和不同工艺条件试验,对不良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1.28 cm(32 in)产品彩膜绿像素使用的G-1型光刻胶受光照后性质发生变化是导致该不良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确认不良的根本原因为G-1型光刻胶中颜料分子锌酞菁化合物在600~700 nm光波处存在吸收峰,被光照后吸收光子
为探讨外源喷施亚精胺(Spd)对燕麦幼苗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该研究选用燕麦品种‘白燕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70 mmol/L盐胁迫下(NaCl和Na2SO4摩尔比1∶1混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精胺对燕麦幼苗生长、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胁迫显著抑制了燕麦幼苗生长,喷施0.75 mmol/L Spd使盐胁迫下幼苗地上、地下干重和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34.1%、23.8%和24.7%。(2)喷施0.75 mmol/L Spd使幼苗叶片中超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是中生代东北亚大陆大规模伸展变形的一个代表。本文在系统收集该区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对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核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特征总结,进而讨论其成因及地质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医巫闾山花岗岩主要为一套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组成的杂岩体,总体上富硅(SiO2=61.17%-75.21%)、富碱(K2O+Na2O=7.34%-9.03%),呈准铝质-
以梨树品种‘金蜜梨’为对象,于2017-2018年进行梨树枝条粉碎覆盖还田试验,设置不还田(0 kg·plant~(-1),对照)、低量还田(4 kg·plant~(-1))、常规量还田(8 kg·plant~(-1))和高量还田(12 kg·plant~(-1))4个施用量处理,考察不同施用量处理对梨园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梨树新生枝条生长状况、梨树叶片生长状况和梨果实品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早熟)、'麻江红蒜'(中晚熟)和'徐州白'(晚熟)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显微观察探讨气生鳞茎形成过程中植株茎尖和花序轴形态变化,并测定了'麻江红蒜'
本文对大尺寸产品中发生的高温运行液晶气泡不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不良现象、机理假设出发,通过实验复现,总结出该不良的根因封框胶在高温环境下,其接着力大幅下降,导致产生液晶气泡不良。论证了通过选用高Tg点封框胶材料和优化接着界面,提升其高温接着力,从而有效地解决此不良,确保产品品质,对提升液晶显示器生产良率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交联型的两性双亲分子的设计及合成路线,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溶致液晶相态。以1,10-二溴代癸烷、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液晶分子烷基链末端引入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官能团,再通过与1,3-丙烷磺酸内酯的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可聚合型两性离子液晶基元。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运用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并分析了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致液晶相行为。根据临界堆积参数(Critical Packing Parameter)推测,该分子临界堆积参数CPP介于1/2~1之间,与水共混自组
OLED屏幕COF连接过渡区在弯折和可靠性阶段易发生金属层断裂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柔性屏COF区的弯折路径,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COF连接过渡区相关结构的偏移、胶层厚度在弯折过程和可靠性因素下对金属层应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弯折路径改变后金属层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金属层在弯折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应力幅值分别随U型膜向左、向右偏移和弯折路径向上、向下移动而明显增大,也随泡棉从左往右偏移和金属包覆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可靠性结果中金属层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随U型膜和泡棉从左往右偏移先减小后趋于稳定,也随金属包覆层
针对目前医学图像普遍存在病理区域尺寸分布较分散、细节特征不明显以及同类组织影像间的视觉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在CBMIR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及注意力机制的医学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通过融合多尺度特征并设置可学习权重系数来自适应平衡浅层图像纹理特征和深层图像语义特征的关系,提高网络对不同尺度上的病理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引入注意力模块,对网络输出的特征图进行通道加权求和,提高关键特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