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来源 :电脑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關技术课程的基础。本文浅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各领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训设施与教材、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等多个环节的改革上,要充分体现以“技能应用”为主的这条主线,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总结了多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一个面向社会新发展、岗位新需求,高职院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平台”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平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学年安排各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个平台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第二学年安排计算机软件基础和计算机硬件基础两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开发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语言程序设计”这个主题,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开发环境,阐述计算机软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该课程选择C语言(计算机专业)或VB语言(非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硬件知识和运用能力,对于常见的硬件设备,具有一定的日常维护、故障检测、问题排除水平。
  第三个平台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第三学年安排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门课。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中,每一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任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普及课,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侧重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计算机自学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体现实用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可采用校外出版的教材或校内的自编教材。
  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计算机学习不脱节,第一平台到第二平台是从基本到基础,第二平台到第三平台是从基础到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先进性,使学生毕业离校后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强调“边学边做、少说多做”的原则。教师教学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增加课内外上机时间、强化上机指导。随着学院教学设备逐年改善,要将必要的课堂教学转入到多功能实训室。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时,既可以使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代替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模式,也可以使用实训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应的操作步骤,还可以使用辅助教学软件或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边播边讲。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日常教学在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天地。教师要大力使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辅助教学,积极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将课程讲授、作业批改、指导答疑等传统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上进行,充分利用Internet上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让网络发挥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教师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加强实训设施和教材建设
  要想更好的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实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包括图形图像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以及各种实训教学设备、实验箱和大量的教学、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实训室除满足白天正常教学外,每天晚上应面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的课外练习。
  除了实训设施和设备之外,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教材建设。教材要体现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除了选择比较成熟的高职高专适用教材用以教学之外,还应结合不同专业和学生的特点,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一些适合上机自学的校本教材。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
  师资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硬件水平,绝不能止步不前,而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学院可选派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接受深层次的计算机培训或攻读在职研究生,从而提高教师知识水平,提高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用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的考试形式,改以上机或过程性技能考核为主,卷面考试为辅,并在全院推行“全国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在教学时间上、教学方式上和成绩考核上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研究了60CrMnBA弹簧钢的余热淬火工艺:60CrMnBA弹簧钢采用930℃保温20 min奥氏体化,随后冷至890℃出炉进行油淬,在420℃回火2 h,并实施强力喷丸处理。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信息素质的涵义、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信息 素质教育 方法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素质的定义  信息素质是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名词。一个人具备信息素质,就必须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具备查寻、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
摘 要 本文针对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理论的引导,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提出了“演练——互动”协作教学模式以及实施方法。对“演练——互动”协作教学模式的“引——探——演——练——评——结——联”七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体系,旨在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演练——互动 协作 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无论从历时的角度,还是共时的角度,都无可避免地涉及自身的文化理想建构的问题(其中也包含着文化身份建构问题),这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文化发展问题,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