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铁中钛硅锰磷铝

来源 :冶金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铁合金中化学成分,核心技术是合金试样氧化技术,以有效避免样品熔融过程中铂-金坩埚受到侵蚀.在石墨垫底的瓷坩埚内以专用助熔剂将钛铁样品氧化成钛铁熔球,以四硼酸锂与碳酸锂混合熔剂熔融制备成玻璃片,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钛铁中钛、硅、锰、磷、铝含量的方法.试验探讨了熔剂选择、助熔剂用量、氧化条件、稀释比、脱模剂、熔融时间等条件对玻璃片质量及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氧化、熔融实验条件.熔融制得的玻璃片强度高、质地均匀、检测面光洁,满足XRF测定要求.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钛、硅、锰、磷、铝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介于0.999 6~1.000 0之间,校准曲线相关性满足XRF要求.方法应用于钛铁合金样品检测,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2 5%~6.5%之间;准确度实验表明,钛铁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实验方法解决了钛铁熔融制样过程腐蚀铂-金坩埚问题,实现了钛铁合金中钛、硅、锰、磷、铝含量的同时快速分析,能够满足钛铁合金质量控制及作为炼钢生产指导的日常检测需求.
其他文献
痕量物质的准确分析是控制重大风险的技术保障,对材料使役性能以及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利用被测元素原子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操作便捷、灵敏度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GFAAS在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原子化器中的程序升温过程、高分辨连续光源技术和化学基体改进技术等.随后,介绍了其在纳米材料痕量表征和金属材料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列出主要技术参数,并指出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分析方法建立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重点
借助氧氮分析仪的程序升温功能,研究了样品表面裂纹对氧含量测定的影响及碳素钢中氧含量的释放特征,探讨了其中不同氧化物与分解释放温度的对应关系.采用氧氮分析仪的温度维持程序升温模式,测定了碳素钢裂纹样品中的氧含量,对其升温曲线和氧释放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素钢中氧的释放峰通常分为低(1800℃以下)、中(1950℃左右)、高(2200℃左右)3个温度区段;裂纹的存在只影响小于1800℃的低温段氧含量,对不小于1800℃的中、高温度平台内氧释放峰位置与强度(氧含量)没有影响.实验建立了合理的分步阶梯程序升温
精密度是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目前,氯化钙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可提取态的精密度控制指标尚未建立.采集制备5个水平土壤样品,分层随机抽取15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评价,表明5批土壤样品均匀性良好.组织8家实验室开展了氯化钙法分析土壤中Cd、Cu、Ni、Zn等4种重金属可提取态的精密度试验,按照国标方法GB/T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科克伦(Cochran)准则和格拉布斯(Grub
硼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核级海绵锆的中子平衡和反应堆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准确测定核级海绵锆中痕量硼.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核级海绵锆中痕量硼时,锆基体干扰比较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校正或消除.实验用硝酸和氢氟酸溶解样品,以11B为测定同位素,采用标准加入法克服基体干扰,建立了ICP-MS测定核级海绵锆中痕量硼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硼质量浓度在0.50~10.00 μ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38 μg/g,定量限
综述了含硼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BNCT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大环类硼化卟啉的合成研究进展.总的合成思路概括为两点:即含硼单体缩合构建卟啉和卟啉的功能团化.
电镀污泥作为电镀废水处理后的附属产物,其成分复杂、易迁移,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危害.随着我国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镀污泥处理成为了阻碍电镀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绿色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电镀污泥成为了当前电镀、废水处理、环境治理等多行业研究的重点.
硫的存在会导致集成电路用高纯铜硬度增加,进而影响铜布线的性能,因此准确测定高纯铜中痕量硫,对高纯铜生产工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用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相对灵敏度因子,实现了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对高纯铜中痕量硫的测定.对放电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放电电流为2.0 mA,放电电压为1 200 V,预溅射时间为20 min.实验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仪器分辨率可达3000以上,以32S为待测同位素,可以避开硫各同位素附近离子团的干扰.通过对仪器稳定性进行统计,内部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内为4.3%,外
为实现固体废物中氟含量的准确测定,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样品,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固体废物中氟的分析方法.对碱熔温度、碱熔时间、碱熔剂组成、碱熔剂用量4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这4个因素对碱熔过程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碱熔温度、碱熔时间、碱熔剂用量、碱熔剂组成.通过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计算分析,得到两种优化的碱熔条件.选取除含氟量较高的废弃助熔剂和质地较为坚硬的电镀废渣为试验对象,进一步对这两种优化条件进行了比较试验,确定了适用于固废样品的碱熔条件为在样品表面覆盖3.0 g氢氧
准确测定铂钯精矿中铜、金、铂、钯、硒、碲、铋、铱、铑等元素含量,是从铂钯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的重要理论支撑.一般采用重量法测定其中铂和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金、硒、碲、铋,而铱、铑等多采用铅试金或锑试金预富集后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逐一测定,存在分析速度慢、周期长、操作繁琐、检测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检测要求.为实现上述元素的准确、快速测定,实验通过密闭消解样品,建立了一次溶解样品后直接用ICP-AES测定铂钯精矿中铜、金、铂、钯、硒、碲、铋、铱、铑的方法.实验表
钛合金中氧、氮和氢的含量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其准确测定.采用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为1∶3的酸洗液清洗样品后再用无水乙醇浸泡的方法处理样品,测氧和氮时样品质量选择0.10g,测氢时样品质量选择0.20g,以镍篮为助熔剂,实现了惰气熔融-热导/红外法对钛合金中氧、氮和氢的测定.试验表明,样品放置4h与放置1d,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随着放置时间的继续增加,氧的检测结果增加显著,氮和氢略有升高,故选择在样品处理完成后1d内进行测定.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氧、氮和氢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