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建设与创新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创新的标准,并结合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机制改革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二级学院 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很多民办高校不断兴起和发展。在对学校管理方面,大多数民办高校把一些系部组合成为二级学院,并以二级学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管理。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各个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提升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运行。
  一、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标准
  首先,民办高校要保证二级学院的权责对等,确保权、责、利一致。二级学院直接管理是对管理主体的变更,各个二级学院有了独立自主权,而学校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权责明确、管理机制的规范及精细化管理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实行,使得各个二级学院能够独立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并具备了人事权、财政权、资源配置权等,在权责一致的基础上,有利于学院内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民办高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不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其工作中心都是教学育人。只有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才能体现出高校办学的价值。
  再次,民办高校应以整体协调性为标准。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在运行中应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有机整体,所以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民办高校应遵循因校、因院制宜的原则。现阶段,我国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校、院二级管理方式,即学校负责宏观调控,各个二级学院自主行使职权;第二种是校、院、系三级管理方式,系是最底层的行政单位,职权较少,院是“中流砥柱”,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种是校、院二级管理与校、院、系三级管理同时存在。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因校制宜。
  二、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途径
  1.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直接由学校统一负责,这不利于人才信息的动态掌握和人才潜力的发挥,所以实行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应在学校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管理的规范化和动态的监督机制,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运行。
  二级学院人事管理权的下放与重新划分,是对现有的、单一的人事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了权、责、利的明确与对等。同时,二级学院人事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途径,有利于人才建设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有效执行与落实。此外,二级学院应以教学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引进人才,完善师资建设过程中的引进、聘用、培养、考核、评价等一体化的系统性人事管理机制。
  2.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
  根据社会市场需求,二级学院管理与创新应根据学校及院系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创新,以教学为核心,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校、因地制宜。很多二级学院科研实力较弱,所以在开展科研工作时,需要学校科研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规范管理。此外,学术研究性较强的二级学院应具有科研管理的自主权,便于科研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或建立二级学院科研小组,实现扁平化管理,挖掘科研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断深化产、学、研。
  3.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应以学校统一规范二级学院管理的模式开展。一些综合性高、实力较强的民办学校可以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两级财务管理制度,规模不大的院校可以学校统一管理为主,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并积极发挥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与独立性。
  三、结语
  民办高校要重视二级学院的建设及管理,只有不断研究和创新其管理机制,才能使民办高校的二级学院以及民办高校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海玲,孙晶晶,周涛.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其他文献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部分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灵活处理教材,把理论观点的阐述与社会时事热点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一、积累生活知识,丰富教学储备  《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堂教学要提倡教学的“生活化”,提倡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主动感悟。前提是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素材的储备,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就得有
GPS对地理信息、地理测绘等方面的工作均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把GPS引入初中地理教学成为许多教师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学引入GPS的教学设计,并分析了引入GPS的教学成效。
一、背景案例  锴锴今年六岁,是我园大班新转来的一个孩子。人很聪明,深受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喜爱。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却告诉笔者,锴锴的卫生习惯很差,很难改正。如每天早上,锴锴很少会自觉地洗脸和刷牙,经常要妈妈催着,才刷几下,有时甚至不刷牙;睡觉前,锴锴也没有洗漱的习惯。  听完家长的“诉状”后,笔者开始了解和观察锴锴,发现锴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将锴锴交由奶奶带大,奶奶对锴锴宠爱有加,帮他做好生
一、案例背景  《庄子·达生》中有一句话:“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惛。”大意是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他用黄金做赌注就会大失水准。由此可知,有时候太想做好一件事反而会患得患失,得不到最佳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时,不妨学习古人的智慧,先放一放、缓一缓,等到双方心平气和时再处理,给学生留出决策“空白”, 留出管理“空白”,留出评价“空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册中的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会读、写分数,了解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分母不超过10的简单分数加减法。而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1”进行平均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懂得单位“1”的深刻内涵,进而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地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策略的选择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简约而不简单,如同《乡下人家》那样自然、和谐、朴素中带着华丽,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体会、升华。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凸显主体价值  想要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对话的过程中,获得自由感、认同感、愉悦感和成就感。  1.比较激趣,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如在上课伊始
摘要:在小学生课程安排问卷调查中,音乐课居然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音乐教师也发现,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唱音乐课本里的歌曲,这让音乐教师很是苦恼。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强调“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名字、童谣、生活中的节奏入手,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实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  关键词:音乐
教育发展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进程。在传授和讲解数学教材知识点、数学问题案例等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环境、学生主体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案例是数学的“代言人”,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数学学科目标要求、内涵要义等都可通过数学案例有效地呈现出来。如何在案例讲解中科学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需要数学教师认真探索和研究。笔者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尊重”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高度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二是高度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在:第一,主动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价值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
摘要:高中数学抽象概念较多,知识的迁移、活用,定理的演绎、类推等较为灵活,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处理好主体与主导、自主与合作、迁移运用与思维创新这三对关系,深入把握核心的数学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夯筑学生数学基础和能力,培养数学理性逻辑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主体与主导 自主与合作 迁移与创新  一、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教与学是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