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英语口语教学突出英语的工具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表达;阅读能力一流,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生本来的英语基础、家庭的语言环境是一方面,同时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另一方面。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课改的理念,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提高口语交际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更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二、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英语课。但在农村小学,尤其时一些偏远的农村小学,受到师资力量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笔试,追求学科成绩等是学校和老师层面的问题。在学生方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开口说英语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1.害羞心理,有些初中生性格较内向,导致他们羞与在别人面前说英语,大多数学生怕自己的发音不准,又容易说出一些“中国式”的英语,更加不好意思在课堂上说英语。
  2.定势心理,由于语言的差异,使得以汉语为母语的初中生,养成了一种以汉语思维的习惯。而学习英语,则意味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这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3.从众心理,初中生正从半幼稚走向半成熟,处于这个过渡期的他们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表现在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都不说英语时,也就心安理得地随大流了。
  4.自卑心理,英语又要记单词练句型,还要背课文,费时费力,使得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缺乏信心,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因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5.敷衍心理,有些初中生虽然明白学好口语是有用的,但又不愿吃苦;导致上课不好好学,课后又懒得开口练习,敷衍了事。
  三、如何解决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是靠平时说出来的,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在于:不少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讲英语时信心不足,怕出错,怕被人笑话。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才敢开口讲英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每单元都以对话形式出现,交际教学法也给我们提供一个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1.课前开展free talk,daily talk。学生可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秩事,内心感受,或朗读英语诗,唱英语歌,出谜语题,大家开动脑筋,临场发挥,进行有趣的热线形式的 ask and answer,或放一段学生自己的英语录音。talk带给学生想说英语,会说英语,说好英语的动力,得以轻松、主动地用英语交流思想情感,提供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2.重视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口语训练中,课文的模仿朗读和背诵尤其重要。我们的教师很多没出国学习,口语不是很标准,因而跟读课文磁带是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的有效手段。背诵课文能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储存词汇和习惯用语,形成快捷的语流和语感,从而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基础,这个过程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的保证。
  3.口语教学中,教给学生说英语的一些必要的技巧。(1)朗读的技巧。朗读训练不仅可以练习发音、语调和拼写,而且通过眼、口、耳和大脑促进大脑积极思维,建立起视觉、听觉等方面的语言感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熟练的语言技巧,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朗读要有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该怎么朗读?连续停顿怎么处理?升降调怎么把握?这些都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规则,并进行大量的训练。(2)练习连贯表达的回话技巧。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很少发表长篇大论。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理解别人讲话的能力,然后根据我们所听到的内容作出回答。例如: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对某事的看法。你仔细听,然后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回答。你有可能陈述事实,给出一个或几个例子,然后说明你的看法。你很可能用些诸如I think,I agree with what you say,but和I’m afraid,I disagree,I think等短语。
  4.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落实。Role play(角色表演):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多是对话,所以在学完一个对话后,可以叫学生进行角色表演,(act out the dialogue).在此基础上可以仿照原对话,发挥想象力表演新的对话。
  Discussion(讨论):在进入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前,可以设计两三个关于本课的问题以供学生讨论,先采取pair或 group的讨论形式,时间一般控制在两分钟以内,然后鼓励个别学生向全班说说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还可以起到引入课文的作用。
  Make sentences(造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和句型时,在给出典型的例句后,应多多鼓励学生造句,同学们只要将例句看懂了都会非常乐意争先恐后地造句,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很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而且还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口语始终贯穿在平日的教学中,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潜力有所发展。学生在说的同时,听、读、写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到那时,学生就会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英语教就能培养出听说读写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提高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摘要】分级教学萌芽至今已近150年,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已近30年。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成果颇丰,理论和实证都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很多问题,有待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综述  一、国内外分级教学的发展过程  1.分级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美国教学家哈利斯于1868在提出“活动分团制”,这是最早以能力为依据进行的分级教学。“活动分团制”包括两点:第一,分团制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甲、
【摘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要出国留学,并且申请一些好的国外大学,而国外的大学对于英语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最主要的英语考试就是雅思考试,它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英语考试,它的试题结构和考试内容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进行改革,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以适应现代国际的发展。  【关键词】雅思考试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它需要准确的音高,良好的音质,更需要将各个孤立的乐音有机地组合,使其流动,显示出音的生命活力。音乐艺术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本质上更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是通过对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作为媒介,引起某种联想而达到对音乐的感受,而其中的联想动作却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定的。音乐美感的获得和人们对音乐内容的把握需要欣赏者积极的联想,通过联想使音乐与自身的一切相联系,
3 mg/L的Hg2+降低了叶内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含量,促进了腐胺(putrescine,Put)合成,喷施Spd可提高叶内Spd、Spm含量,对Put含量则在低浓度下使其下降、高浓度(将近1 mmol/L)下使之上升。3 mg/L的Hg2+可显著降低SOD、CAT、APX活性,提高O2-?产生速率,导致膜脂过氧化物(MDA)过量积累,造成叶绿
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完美主义般的教学,力争使英语课堂中显现出来的一切都尽善尽美。作者在英语公开教学活动中不遗余力地尽力打造这些完美。 Prima
【摘要】现如今很多学校的大学英语课已经成了死气沉沉的课堂之一,尤其是英语阅读课,很容易上课就“睡倒一大片”,学生对于英语课兴趣的弱减和教师没有能够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技巧均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因素。笔者认为就教师层面,倘若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语言的实践方面入手,势必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激发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的进程。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  一、引言  在普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
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人文意识教学,适度的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多形式、多角度
笔者立足于个人教学经验,从英语口语和写作两个方面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提升之道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资借鉴。 Based on the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弥补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的不足,促使学生学好知识、技能,使语文教学的前景一片光明。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小学音乐新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为人格的完美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环境基础,作为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具有了独立的创造性、完美的人格,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关爱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