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职前教育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小教英语专业人才,我们对九江市英语专业教学队伍和英语教育专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师范类英语课程设置、英语教学现状等。本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的几点建议。
二、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专业不明确、课时分配不合理。高职高专师范院校是培养小学教师人才的主要基地,“师范”是其办学特色。可目前高职高专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仿效普通本科院校,主要设置综合英语、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词汇学、英美概况、英语翻译与写作、英语语音学等专业课,与普通本科院校课程没有显著差异。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小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体现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性质的课程就更少了。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例如语音课,我省小教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两课时,这样规定显然不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究其原因有:(1)学生发音习惯已经基本固定,学习语音最佳期已经过去。(2)大学扩招,学校录取分数低,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2.学生实践能力欠缺。职业准备不足正逐渐成为新任英语教师普遍现象。学校对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毕业生应聘岗位时总是眼高手低,许多毕业生任职后需再次接受用人单位的培训。造成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可归结如下:一方面,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基础英语教学相脱离,不能够反映国家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太少,学生实践教学仅限于短暂的在校见实、毕业实习。三是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忽视了教师教育的基本技能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离。
3.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把通过各类考试视为英语学习目的,歪曲了师范英语专业学习的目的,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因此要帮助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重视高师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
三、参考建议
1.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机会,延长实习时间。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形式也应该因地制宜、丰富多样。努力使教学实践成为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例如可以利用一切课堂教学机会让学生参与,逐步内化形成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微格教室让学生参与模拟教学,全程录像,课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改进提高。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能经历体验教育实践,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提高学生入职前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
2.转变高师职能,承担起职前、职后、师资培训一体化的任务。高师英语教育培养应注重与教师今后发展的联系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可以利用师范院校技术设备、办学经验丰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等优势加强与小学联系,定期培训、讲座、下基层指导。还可以请小学优秀教师来院校讲座,使师范院校和小学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这样可以了解基础英语教育和教师现状,促进教师教育工作发展,从而使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原来阶段性的教师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使教师教育走上规范合理的发展道路。另外,要实现这项任务还必须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政府支持。这对职前英语教师的教育、入职后的教师终身教育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3.改革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突出师范性。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使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协调一致。从实际出发,增加突出师范性选修科目,这样既可以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修养,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针对培养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特点,师范院校根据条件可以开设表演课、演讲课、手工课、舞蹈课等课程,让师范生根据兴趣和能力自由选学,获得个性化发展。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素质化教育对高职高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高职高专老师应当从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科研、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高专老师不仅要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师观培养未来的教师,更要用先进科学的观点来引领自身的发展,师范院校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师范院校要主动适应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抓好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综合改革,努力探讨在新形势下高师英语教师教育的新模式,逐步建立起一种灵活、自由、开放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师范院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妙兰.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2]郑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构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6).
[3]杨春梅.对高师英语教师教育现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职前教育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小教英语专业人才,我们对九江市英语专业教学队伍和英语教育专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师范类英语课程设置、英语教学现状等。本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的几点建议。
二、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专业不明确、课时分配不合理。高职高专师范院校是培养小学教师人才的主要基地,“师范”是其办学特色。可目前高职高专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仿效普通本科院校,主要设置综合英语、英语阅读、听力、口语、词汇学、英美概况、英语翻译与写作、英语语音学等专业课,与普通本科院校课程没有显著差异。能够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小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体现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性质的课程就更少了。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例如语音课,我省小教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两课时,这样规定显然不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究其原因有:(1)学生发音习惯已经基本固定,学习语音最佳期已经过去。(2)大学扩招,学校录取分数低,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2.学生实践能力欠缺。职业准备不足正逐渐成为新任英语教师普遍现象。学校对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毕业生应聘岗位时总是眼高手低,许多毕业生任职后需再次接受用人单位的培训。造成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可归结如下:一方面,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基础英语教学相脱离,不能够反映国家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太少,学生实践教学仅限于短暂的在校见实、毕业实习。三是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忽视了教师教育的基本技能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离。
3.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把通过各类考试视为英语学习目的,歪曲了师范英语专业学习的目的,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因此要帮助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重视高师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
三、参考建议
1.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机会,延长实习时间。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形式也应该因地制宜、丰富多样。努力使教学实践成为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例如可以利用一切课堂教学机会让学生参与,逐步内化形成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现代微格教室让学生参与模拟教学,全程录像,课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改进提高。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能经历体验教育实践,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情感,提高学生入职前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
2.转变高师职能,承担起职前、职后、师资培训一体化的任务。高师英语教育培养应注重与教师今后发展的联系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可以利用师范院校技术设备、办学经验丰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等优势加强与小学联系,定期培训、讲座、下基层指导。还可以请小学优秀教师来院校讲座,使师范院校和小学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这样可以了解基础英语教育和教师现状,促进教师教育工作发展,从而使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原来阶段性的教师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使教师教育走上规范合理的发展道路。另外,要实现这项任务还必须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政府支持。这对职前英语教师的教育、入职后的教师终身教育和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3.改革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突出师范性。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使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协调一致。从实际出发,增加突出师范性选修科目,这样既可以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修养,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针对培养小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特点,师范院校根据条件可以开设表演课、演讲课、手工课、舞蹈课等课程,让师范生根据兴趣和能力自由选学,获得个性化发展。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素质化教育对高职高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高职高专老师应当从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科研、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高专老师不仅要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师观培养未来的教师,更要用先进科学的观点来引领自身的发展,师范院校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之,师范院校要主动适应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抓好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综合改革,努力探讨在新形势下高师英语教师教育的新模式,逐步建立起一种灵活、自由、开放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师范院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妙兰.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2]郑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构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6).
[3]杨春梅.对高师英语教师教育现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