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124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贯彻创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创新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让他们通过主动思考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教学模式来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让他们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教学;多媒体;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9-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24
   随着创新教学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心态下深入探索历史知识,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深入研究每种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透彻理解历史知识,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结合创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在其中渗透创新观念,利用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新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而学生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新型关系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活动,运用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来分析教材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限,他们对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认识不深刻,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促进学习的深入进行。
   在新型师生关系下的历史课堂上,学生不再处于教师严厉的掌控之下,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促使他们持续保持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初中历史教学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下高效进行。
  二、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性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迫切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趣味内容感兴趣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有趣的历史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精彩故事情节的吸引下进入历史新知识的学习中,使他们在强大求知欲的引导下提高学习专注度,主动思考和分析教材中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兴趣引导下高效完成学习内容。
   在用历史故事激趣,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引导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情绪中深入分析历史知识。在历史故事背景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主动思考中深入学习,更有利于对历史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商纣王每天歌舞升平,导致武王伐纣的故事。在趣味故事的吸引下,学生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学习了教材内容,在积极思考的状态下深入探究了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的过程,掌握了王位世袭制的实质,了解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了中国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划分历史线,提高记忆效果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由于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很多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记忆不牢,导致历史事件相互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划分历史线,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来梳理知识,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记忆,而且还能使记忆更加深刻。通过划分历史线的方式来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有条理,在运用历史知识时也能快速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在提高记忆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根据历史线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涉及的人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事件内容编成顺口溜,运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进行记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他们快速深刻地记住历史线上的知识点。随着历史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划分历史线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推动历史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事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把多媒体引入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让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近距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直观情境下进行历史知识的深入分析。
   在运用多媒體设计历史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与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也可以给学生播放历史事件的相关影片,让他们在观看中对历史事件获得直观的认识。在多媒体情境下学习历史知识,直观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产生画面感,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主动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促进他们历史思维的发展。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他们学习的高效进行。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对这段惨痛历史的认识,引导他们进入对教材内容的探究中。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抗日战争前后中国人民所处环境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通过深入探究了解侵华日军的罪行,掌握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五、开展分层教学,实现有效学习
   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不同,在学习历史新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相同的学习内容,容易造成历史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历史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了”,致使高水平的学生动力不足,低水平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不能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在创新观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把历史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层,给他们布置相应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已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学习内容,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分层教学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直观能动性
   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所学的知识分成基础、难度中等、难度较高三个层次,让历史水平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学习对应的内容。在分层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逐步深入地掌握新知识,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摆脱传统“一般抓”教学中获得的挫败感,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索,推动教学的深入进行。
   (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在高中历史分层教学中,教师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新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分层学习中,学生顺利完成本层次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每节课上都能获得成功感受,激励他们始终对历史学习充满兴趣。在兴趣引导下,学生能主动进行学习,他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还包括提升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学习内容后,会有意识地探究更高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勇于向更难的历史知识进行挑战,使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掌握的历史知识越来越多,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记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来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方法,让他们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主题以及各支脉上的关键词,绘制成以主题为中心,支脉呈放射形的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绘制不同粗细的线条,使思维导图色彩鲜艳、结构完整。
   借助思维导图来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分散的知识点与主题建立联系,并以图形的方式把思维导图存储到历史知识库中。在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调取相关的思维导图,通过再次绘制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单元题目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把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政府、西方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作为关键词来绘制支脉,在各个支脉上画出其他的知识点。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完整、系统地了解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并把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都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存储在知识库中,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复习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一次绘制思维导图,一边绘制一边回忆所学的内容,并通过查阅教材补充遗忘的内容,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需要结合创新观念设计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创新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在探究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促进他们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运用创新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来选择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创新模式对教学的助力作用,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雷贺明.基于新課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
  [2]张菊花.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5).
  [3]蔡燕燕.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结合创新观念实现教学的优化,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优质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环节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深入思考,抓住物理重难点知识深入探索,促进他们思维深入的发展,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相互结合的方式中实现深度学习,推动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的有效进行。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多样化的情境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设计情境时,教师要依据生物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思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推进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实现情境教学法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教学工作越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重要方面。在物理、化学等理科类科目的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和理论是需要结合实验来向学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同时也是学生逐渐形成自身学习观念与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难点
高考语文试题中,古典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考查项目。高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不仅是对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服务高考的角度
摘 要:针对非本征F-P干涉仪式光纤声压传感器中的声压敏感薄膜性能提升,设计并制备了不同厚度和不同增敏环数的声压敏感薄膜结构。对不同声压敏感薄膜感知声压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声压敏感薄膜的厚度越薄,其声压灵敏度越大,对比400 nm厚度和1 000 nm厚度的声压敏感薄膜,发现在相同声压的声波作用下,前者的输出电压比后者大一个数量级。此外,增加增敏环数可以有效地释放应力,降低薄膜的刚性,使得声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小学生识字量的多少、识字效率的高低和识字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已经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受到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习需求和实际,不断创新识字教学策略,展示出识字的乐趣,逐步增加低年级小学生的
交通流异常检测通常要考虑时间信息、空间信息等信息,这让交通流异常检测变得具有挑战性。文章重点研究由交通事故、或短暂事件引起的非经常性交通异常检查。新提出的算法(GL-GCN)利用交通的时空数据,空间信息采用图卷积网络捕获,时间依赖性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GLO的方法建模。同时捕捉时空特性并建立预测交通流模型,利用异常分数来判断交通流异常。利用真实的交通流数据,证实了提出的模型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