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JC命题说话及优化测前培训模式策略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使用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测试项“命题说话”仍由人工判分,测试员通过网络测听录音,评定成绩。在计算机辅助测试模式中,“命题说话”测试出现重复无效话语、故意离题或偷换命题、缺时、延时开口、背诵文稿、内容雷同等现象。诸类现象对应试人的测前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优化测前培训模式,是促进PSC智能化测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所论具有完善PSJC的实际意义,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点推广。
  关键词:PSJC 命题说话 培训模式优化
  
  一、PSJC
  计算机智能测试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又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JC,俗称“机测”。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全面覆盖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流程,使得测试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测试考点的组织工作量而易于实现大规模测试;而评测分离不仅降低了测试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评测的准确性,而且为应试人营造的“人机”对话环境大大缓解了其在测试现场的心理压力,“机测”成为非常受考生欢迎的测试方式。
  经教育部、国家普通话测试中心批准,江苏省自2008年4月1日起全面启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PSJC在江苏省已应用年余,较之过去的人工测试方式,“机测”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某些问题。本文拟分析“命题说话”测试项在测试新方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测前培训模式等应对策略。
  二、PSJC命题说话的问题及分析
  PSJC不仅“评测分离”,而且前三个测试项与第四测试项的评分也是分离的,“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三项均完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认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评定分数。评分过程中唯有第四测试项“命题说话”仍由测试员听音评定成绩,这一人工操作环节使我们得以观察到PSJC新模式中该测试项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话语
  依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制定的评分细则规定,命题说话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测试员对应试人在3分钟内所说的所有音节的普通话语音标准程度给出评价。“重复话语”即应试人为了凑足时间,在该项测试过程中翻来覆去重复相同的一两句话——不具有测评意义的无效话语。
  (二)故意离题
  命题说话测试项由计算机给出随机抽取的两个话题,应试人在其中任选一个,围绕指定的命题说一段话。“故意离题”表现为应试人不围绕命题展开话语,考前只准备有限的一两个话题,实测时偷换题目,一味只沿着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话题内容说。
  (三)延时开口
  说话测试项的计时模式与前三项相反,考生往往不能理解这一转换,而未能做出正确的反应。PSJC系统在语音提示“第四项,说话”的同时,计算机页面显示两个话题,很多学生以为要用鼠标点击选择,还有的以为电脑会把这两个话题读一遍,所以都在等候,而此时计时已经开始了,有些反应不够敏捷的学生隔许久才开口答题,缺时之误已经铸就。“延时开口”属于缺时的一种表现,因该现象在测试中较为普遍,故此处单列阐明。
  (四)缺时
  表现为连续缺时与间断缺时,应试人说不足3分钟时间,有的说1分钟左右、有的说2分钟就不知再说些什么便结束了该项测试;有的应试人说话断断续续,说几句停顿数秒甚至10秒,再说上几句又停一会儿,说说停停,经计算机累计,缺时总时长就较多了,虽然技术上可以采用语声感应录音,但对考场环境的要求会相应提高,而且现场考生一二十人或数量更多,若用这种方式录音会造成测试起始和终止时间的参差,不便于考务管理。
  (五)雷同
  命题说话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据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在测试中有的考生违反规定,背诵现成的文稿,甚至数人共用同一文稿,一字不改,以期凭此捷径达到降低音准错误率的目的,因而实测中出现背诵文稿现象的同时,还存在多个应试人抽到同一个话题时话语内容雷同的情况。
  有些测试员将上述问题归咎于“机测”模式,进而否定PSJC。他们认为在人工测试中就不会出现那些现象了,因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强调,“主试人应及时提示或引导”。例如实测中缺时情况严重时,测试员会启发、引导考生继续叙说。当应试人出现不合测试规则的话语行为时,主试人甚至可以终止严重犯规者的测试,例如当考生出现偏离话题或背诵文稿情况,测试员会及时提醒、制止,若应试人仍不改正,坚持只说自己准备好的话题,测试员可当即终止测试,该应试人本项测试成绩即可判为零分。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机测”于“公”——考点、于“私”——考生皆有利的诸多方面,尤其是消除了人工评分旧模式中应试人在实测现场与测试员面对面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必须明了PSJC广受考生欢迎之处,正在于其“人机”对话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PSJC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非在人工测试中就不存在,只是由于测试环节监测功能的缺失,某些问题凸显出来罢了;而有些问题则是因应试人不熟悉PSJC流程而形成的。不恰当地突出“机测”的无干预功能,片面强调人工测试中测试员的干预作用是不正确的。谋求应对办法,不断完善PSJC,这才是良策。我们认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评分策略,加强测前培训中的指导——使人工干预前置,以及配置测试室上机模拟测试环节,目前“机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三、江苏省新评分细则(试行)
  针对2008年4月以来PSJC出现的问题,江苏省语委组织“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及《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讨论、修订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于2009年2月印发江苏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试行),3月1日起在全省各考点执行。
  该细则除了对“命题说话”测试项的语音标准程度和词汇语法的评分进行微调,还细化了缺时扣分,如“缺时16秒-30秒,扣1分;缺时31秒-45秒,扣2分”,较之本省的测试旧细则“每缺时30秒,扣7分”更细致化、人性化。主要针对PSJC出现的问题,增添了相应的评分项目,譬如“离题”“内容雷同”“无效话语”,见下图——PSJC网络评测页面评分项(升级版页面将以“内容雷同”代替目前的“朗读文本”)。
  
  评分新细则的出台是应对PSJC模式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有效的策略。为便于测试员准确理解、执行新细则,2009年2月底江苏省语委举办全省测试员骨干后续培训班,由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阐释细则,明确新增打分项“离题”“内容雷同”“无效话语”的具体所指及相应的扣分分值:
  1.“离题”是指应试人所说内容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规定的话题。完全离题,扣6分,如将“我喜爱的节日”当作“我喜爱的节目”,整个说话过程介绍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基本离题,视程度扣4分、5分。自然过渡、起兴后再转到自己的话题上,不算作离题。
  2.直接或变相使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中的60篇朗读短文,视为完全雷同,扣6分;其他内容雷同情况,视程度扣4分、5分,如大段背诵名著诗文;对相同版本文稿的共用现象,一经发现即扣相应的分数。
  “离题”和“内容雷同”可以重复扣分,但总扣分不能超过6分的上限。
  3.“无效话语”是指测试员无法据此作出评分的内容,它主要指大篇幅地占用说话时间,如简单报数、报菜单、地点、名称,经常性地重复每一句话,相同的话语“循环播放”,过多的口头禅等。以时长划分扣分档:无效话语在三分之一以内,视程度扣1、2、3分;无效话语在三分之一以上,视程度扣4、5、6分;有效话语不足30秒(含30秒),说话项成绩记为0分。对个别极端现象——完全离题和整个3分钟只简单重复一两句话,不给成绩。
  四、测前培训模式优化
  首先,思想上重视测前培训,“机测”推行后,一些考点培训辅导课大幅“缩水”,仅为学生提供一次为时3个课时的培训,培训课上以播放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计算机辅助测试流程为主。另一方面则是多数测试员对培训的认识仍停留在原地,认为测前辅导的内容主要就是纠正方音。
  我们认为,正确的培训模式应该是“‘机测’流程介绍 + 语音(指导+操练)+ 模拟测试”。
  其次,规定应试人必须参加测前培训,“以测促训,以训促提高”。测试并不是目的,通过培训、测试以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培训既是测试的保障,更是考点宣传普通话、提高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理当尽可能使应试人参与培训辅导活动。
  再次,设置具有实效的培训环节。
  (一)语音辅导及训练
  该环节内容与“机测”前相同,此处不赘述。
  (二)计算机辅助测试介绍与指导
  本文只叙述针对第四测试项的部分。
  1.讲解评分细则
  既是介绍命题说话测试项评分内容与方法,也是告知并警示应试人,某些不慎重的测试行为将导致不利后果。将测试环节监测及以往人工测试中的提示与引导提到测试之前来。告诉考生细则设置的各个评分项目,例如:
  设置了缺时评分项——要说足时间,每缺时多少秒会被扣去多少分。
  设置了无效话语评分项——事先应认真准备说话内容,不要3分钟内一大半时间都报数、报站名,或简单重复相同的话语来凑时间。
  设置了离题评分项——不要自作聪明偷换话题,不按照给定的命题讲。
  设置了雷同评分项——严禁复述朗读短文。背稿子要扣分。可以以评测经验作说明,过去一个测试员一天测试量是30个考生,现在只听第四项的录音,一个测试员一场测试任务有机会听到数十个或上百个人的命题说话,而每场测试的话题有限,所以同版本的稿子背诵极易被辨认出来,同班级、同组的学生不要一字不易地背现成的稿件。
  告诫学生,“离题”“内容雷同”项扣分只有4、5、6分三档,即最少被扣4分,无1、2、3扣分档,一旦扣分,对获得等级影响较大,不要做得不偿失的事。
  2.强调测试细节
  提醒应试人,目前的智能测试程序为一个整体流程,无测试暂停设置,无伴随测试进程的即时提示功能(应试者得不到测试有效/失败的类似对话框信息提示),因此必须适应整个测试“一气呵成”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完成指定的测试环节。
  例如,完成第三项“朗读短文”之后,当计算机发出语音提示“第四项,说话”,并同步在页面显示出两个题目的文字时,马上开口报出自己选中的话题(应当在候测准备时间,完成对话题二选其一的定夺),随即开始围绕命题展开说话内容。辅导课上,教师需要反复强调“嘀”声之后立即开始说,以避免实测中的“延时开口”。
  (三)多媒体演示测试流程
  除了播放计算机辅助测试流程课件、使应试人了解测试全程外,还应向其展示测试中的失误案例,并逐一明示各案例中因失误而导致的具体失分。典型的案例能够使应试人明白并牢记。
  (四)测试室上机模拟
  有条件的考点,实测前尽量安排一次模拟测试。亲历命题说话,可以令应试者感知3分钟时长,检查自己准备的说话腹稿能否应对该项测试,切身理解并感受到说话内容应准备充分的重要性。而且模拟测试还可以为应试人提供熟悉“机测”操作环节的机会,便于他们实测时快速进入测试状态。
  优化测前培训模式,使其与实测构成前后衔接、互相促进的整体,将会有效改善目前PSJC中的某些问题。
  网络评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测试模式中测试员间的接触,考点在培训之前、评测之后,需适时为测试员创造碰头机会,及时交流听音中遇到的现象,完成以往测试现场上的磨合、商讨,并研究改善问题的对策。
  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强化测前辅导,优化培训模式,相信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普通话水平测试将振着科技的羽翼,循着良性发展的轨迹不断完善,“推普”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语言文字应用
  编辑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
  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
  (江苏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专业委员会.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评分细则(试行)[S].省语委办公室关于印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的通知,2009-02-26.
  [5]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业务
  研讨和质量分析会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9-01-21.
  
  (柏莹 薛南 江苏扬州 扬州职业大学人文学院 225009)
其他文献
介绍了将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改为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空调设计及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了能源,减少了空气的热污染,降低了空调的运行成本.
锥形交叉可以通过几何相效应影响核动力学。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关于锥形交叉的理论有大量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综述了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针对几何相效应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介绍
摘 要:请求是一种在日常语言生活中颇为常见的言语行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请求言语策略上有明显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母语为英语和汉语的两组被试分别展开实证性调查,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在请求言语策略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汉语请求言语中规约性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证实了Blum-Kulla等人关于“普遍语用特征”的假说。  关键词:请求 普遍语用特征 言语策略 英汉对比    一、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