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给人快乐与享受是音乐的主要功能,同时,它也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一种载体,是一“本教科书”,对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更注重音乐的娱乐性,淡化甚至忽略了音乐的延伸价值。笔者认为,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在一个人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使人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得到升华,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可以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进行拾金不昧思想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它传唱了几十年,熏陶了几代人,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打下了“拾到东西要交公”这一既朴素又高尚的思想道德烙印。如今,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在拾到东西交给单位或还给失主时,不一定能想起那首儿时的歌,但拾金不昧的思想根源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句通俗的歌词。可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的音乐作品,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所以,小学音乐教育要不断加强音乐的育人功能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把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真善美教育等融于音乐教学之中。
首先,学校和音乐教师要树立音乐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把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音乐教育创造条件。
抓好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音乐教师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根除副科轻教、妄自菲薄的想法,珍视自己的岗位和职业,看重音乐教学的社会价值;不仅要把讲台作为一个授业的阵地,还要把每一节音乐课当做一次育人的机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
学校更要正确看待音乐教育的意义,关注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将音乐教育当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工具之一,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重视音乐教师的配备。严格按照生源比例足额配置音乐教师;在教师的招聘过程中,严格把关,挑选专业和素质良好的音乐人才。特别是农村小学,要尽快改变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没有专业音乐教师的局面。二是要认真安排好音乐教学工作。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落实好音乐课程,尤其是对高年级班,要防止为了应付主科考试而随意挤占音乐课的现象,确保音乐教学的学时和质量。同时要努力配置必要的音乐教学器材,并要创造条件,建立音乐教学专业教室,做到有人才,有器材,有阵地。三是要尊重音乐教师的才华和劳动,关心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进修送培、表彰奖励等方面要打破歧视音乐教师的思想和做法,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音乐教学考评机制,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
其次,音乐教师自身要注重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学习,敬业重教。音乐课不仅是一门专业性课程,在专业以外还有很高的延伸效应和“附加值”,这些附加的价值来自于教师的提示和讲解。因此,音乐教师要博学多才,拥有并能够灵活运用较多的边缘知识。第一,要注重学习。年轻教师除了要接受本专业的培训外,还要积极选修一些文学、艺术课程,博览群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尽量为音乐教学多储备一些基础性、公共性、延伸性知识,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音乐语言的吸收、解读能力,以利于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所授音乐作品的内涵意义,善于提炼和展示音乐作品的延伸价值,努力把音乐课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使之起到以歌育人的良好效果。第二,要精心备课。音乐教学虽然没有其他专业课程那么多繁琐的规范性程序,但同样有它的规律,尤其是提炼延伸价值更需要教师事先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因此,教师要克服不备课的懒惰做法,精心做好备课笔记。上课时要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多讲一些关联知识,在确保做到专业教学到位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
再次,课堂教学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把音乐教学搞新、搞活。音乐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部作品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情、因课灵活运用知识讲解、情境教学、师生互动、名师进课堂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和辐射力。第一,知识讲解。音乐是一定思想和情感的流露和表达,每一段乐曲、歌词都有它的内涵。在授课时,教师要善于把其中的内涵发掘并展示给学生。比如在五年级《国歌》的教学中,可以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展示国旗、国徽,讲述爱国故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歌曲的涵义,使他们从音乐课堂上得到一次记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第二,情境教学。音乐课本身就是一堂寓教于乐的活动。音乐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乐谱、固定的旋律活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审美、联想等心理活动深化教育效果。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引入音乐世界,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如在《小苹果》的教学中,我通过实物图片展示,介绍苹果的生长知识,创编种植和培育果树的故事、歌舞等,将歌曲的教学延伸到自然、人类劳动、日常生活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新奇的生活与艺术交融的情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种子,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第三,课堂互动。由于年龄、习惯、思维方式的原因,音乐教学不能一味机械、死板地教谱练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适度安排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游戏,比如对唱、领唱、提问、接唱、拉歌比赛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总之,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要传授音乐的基本知识、技巧,教学生识谱、练唱,更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音乐语言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把音乐中那些积极的因素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从音乐中得到熏陶。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责任编辑:王亦妮)
“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可以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进行拾金不昧思想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它传唱了几十年,熏陶了几代人,在我们的脑海里深深打下了“拾到东西要交公”这一既朴素又高尚的思想道德烙印。如今,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在拾到东西交给单位或还给失主时,不一定能想起那首儿时的歌,但拾金不昧的思想根源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句通俗的歌词。可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的音乐作品,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所以,小学音乐教育要不断加强音乐的育人功能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把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真善美教育等融于音乐教学之中。
首先,学校和音乐教师要树立音乐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把音乐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音乐教育创造条件。
抓好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音乐教师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根除副科轻教、妄自菲薄的想法,珍视自己的岗位和职业,看重音乐教学的社会价值;不仅要把讲台作为一个授业的阵地,还要把每一节音乐课当做一次育人的机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
学校更要正确看待音乐教育的意义,关注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将音乐教育当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工具之一,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重视音乐教师的配备。严格按照生源比例足额配置音乐教师;在教师的招聘过程中,严格把关,挑选专业和素质良好的音乐人才。特别是农村小学,要尽快改变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没有专业音乐教师的局面。二是要认真安排好音乐教学工作。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落实好音乐课程,尤其是对高年级班,要防止为了应付主科考试而随意挤占音乐课的现象,确保音乐教学的学时和质量。同时要努力配置必要的音乐教学器材,并要创造条件,建立音乐教学专业教室,做到有人才,有器材,有阵地。三是要尊重音乐教师的才华和劳动,关心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进修送培、表彰奖励等方面要打破歧视音乐教师的思想和做法,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音乐教学考评机制,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
其次,音乐教师自身要注重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学习,敬业重教。音乐课不仅是一门专业性课程,在专业以外还有很高的延伸效应和“附加值”,这些附加的价值来自于教师的提示和讲解。因此,音乐教师要博学多才,拥有并能够灵活运用较多的边缘知识。第一,要注重学习。年轻教师除了要接受本专业的培训外,还要积极选修一些文学、艺术课程,博览群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尽量为音乐教学多储备一些基础性、公共性、延伸性知识,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音乐语言的吸收、解读能力,以利于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所授音乐作品的内涵意义,善于提炼和展示音乐作品的延伸价值,努力把音乐课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使之起到以歌育人的良好效果。第二,要精心备课。音乐教学虽然没有其他专业课程那么多繁琐的规范性程序,但同样有它的规律,尤其是提炼延伸价值更需要教师事先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因此,教师要克服不备课的懒惰做法,精心做好备课笔记。上课时要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多讲一些关联知识,在确保做到专业教学到位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
再次,课堂教学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把音乐教学搞新、搞活。音乐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部作品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情、因课灵活运用知识讲解、情境教学、师生互动、名师进课堂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增加音乐课的趣味性和辐射力。第一,知识讲解。音乐是一定思想和情感的流露和表达,每一段乐曲、歌词都有它的内涵。在授课时,教师要善于把其中的内涵发掘并展示给学生。比如在五年级《国歌》的教学中,可以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展示国旗、国徽,讲述爱国故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歌曲的涵义,使他们从音乐课堂上得到一次记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第二,情境教学。音乐课本身就是一堂寓教于乐的活动。音乐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乐谱、固定的旋律活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审美、联想等心理活动深化教育效果。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引入音乐世界,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如在《小苹果》的教学中,我通过实物图片展示,介绍苹果的生长知识,创编种植和培育果树的故事、歌舞等,将歌曲的教学延伸到自然、人类劳动、日常生活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新奇的生活与艺术交融的情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种子,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第三,课堂互动。由于年龄、习惯、思维方式的原因,音乐教学不能一味机械、死板地教谱练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适度安排一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游戏,比如对唱、领唱、提问、接唱、拉歌比赛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总之,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要传授音乐的基本知识、技巧,教学生识谱、练唱,更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音乐语言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把音乐中那些积极的因素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从音乐中得到熏陶。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责任编辑:王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