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成语积累板块教学路径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回归生活,沉浸在成语的感性世界中,把握词语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成语的深入体悟。文章提出要推向生活,在生活的情境中感知成语;沉浸生活,在生活的经验中巩固成语;链接生活,在生活的转换中运用成语,让成语积累的教学因为生活走向高效。
  关键词:推向生活;链接生活;成语积累;情境感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56-01
  词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更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练习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设置了关于成语“诵读积累”的板块。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其重要性,只是将这一板块的教学止步于准确朗读、感知大意的层面,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回归生活,沉浸在这些成语的感性世界中,把握词语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成语的深入体悟。
  一、推向生活,在生活的情境中感知成语
  1. 走进真实的生活感知成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开始一课接一课地将孩子们领导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知识的源泉——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去,我跟孩子们一道学习词语……”的确,只有将成语与现实生活的词语有效整合起来,词语才能迸发出独有的生命活力,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意识。例如,在教学二上练习1中的成语时,教师在引领学生熟读这些成语之后,将学生的思维推回到现实生活中,回顾秋天的气候特点。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秋天的感受,描述“金风送爽”“天朗气清”所承载的意蕴,并具体分述秋天有哪些独特的景色,从而印证“秋色宜人”所形成的概括性描述,形成对“秋色宜人”的丰富认知。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生活为资源,感受生活的美丽,探寻秋天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充足的学习动力。
  2. 创设生活的氛围感知成语
  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呈现出古典园林古色古香的建筑特点。在教学这一板块的成语时,教师完全可以将自己装扮成导游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伊始,进行情境创设:“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们将去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参观。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颐和园的美丽画卷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俨然成为游客。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将成语所展现的园林特色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观察着、欣赏着,这其中教师相机穿插与画面匹配的成语,将原本生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灵动的画面。整个过程中,学生对成语感知与理解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任务,学生的感性意识被充分激活。在情境的浸润下,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词语符号的穿透性感知。
  二、沉浸生活,在生活的经验中巩固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典型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成语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因子的重要窗口,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力量。而这些元素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不可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将这些词语还原到生活之中,才能真正把握成语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智慧。还以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为例,教师并没有停留在对这些词语意思的感知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的旅游生活,让学生在快速镜头的切换下,寻找与教材成语相对应的画面,促进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有效融合。有了这样的认知铺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播放的视频,运用上这些词语,创作颐和园的解说词,从而将理解与灵动的运用整合起来,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感知体验、认知转化和实践运用,如此层层递进的认知让学生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学生也在相应情境下强化了对词语意蕴的深入感知,更在链接生活的通道中,巩固了学生对成语的感悟成果。
  三、链接生活,在生活的转换中运用成语
  语文源于生活,但明显高于生活,语文是对生活更高层次的提炼与反映。词语作为语文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应有的养分。以浩瀚的生活资源为蓝本,开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词语能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认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词语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学会运用词语。还以苏教版六上练习4中的“成语积累”为例,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已经引导学生针对情境进行了成语的运用,但这只是局限在固有的情境创设中,是属于巩固成果的及时运用。而要想真正地掌握这些成语,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下随机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关注力从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转移到学生现实生活中来。教师可以将学生从先前创设的颐和园情境中抽身出来,为学生创设另一番情境:请自由选择多媒体課件中的生活风景画面,并运用今天学习的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可供选择的画面有城市建设图,有本市有名的旅游景点。学生一下子从原有的情境认知中,融入到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中,从而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到成语表达的巨大魅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范畴,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而针对苏教版中专门设置的“成语积累”板块,教师要利用生活资源,为学生的诵读、感知、积累、运用奠定基础,避免干瘪枯燥的纯粹词语教学,让成语积累板块的教学因为生活而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陈国梅.浅谈成语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06).
  [2]刘承德.成语运用切勿望文生义见义生文[J].语文知识,2000(12).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灌草结合,合理配置;典型示范,稳步推进;部门协作,跟踪服务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偏关县实行"灌草造林促后续产业发展"的林业建设经验。
为了揭示松毛虫种群的遗传结构,采用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测定了松毛虫不同种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组成、转换和颠换、氨基酸组成、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在获得的Cytb基因387bp的序列中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40.1%、33.5%、9.5%、16.9%,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表现出强烈的A、T偏向性,密码子第3位点的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审美力与兴趣力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注意力;审美力;兴趣力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58-01  “教学法”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基于偶对近似模型,探讨由局部和全局宿主-寄生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扩散模式对破坏性景观上疾病入侵与传播的影响。其中,生境破坏由生境丧失量与生境破碎化程度来描述。模拟结果显示,宿主和病毒的全局扩散对疾病的入侵与种群密度产生不对称效应:病毒的全局扩散对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宿主的全局扩散更为显著。不同扩散模式下,生境丧失越高或破碎化程度越低,均将越有害于寄生病毒的入侵;同时,生境的破坏程度也显著地影响了入侵阈值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DDP)诱导胃癌细胞株AGS(ATCC CRL-1739)凋亡及对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为晚期胃癌DDP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AGS细胞经小剂量DDP处理后用MTS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轮廓分析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的特点,探讨大肠癌亲器官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AffymetrixHG—U133Plus2.0原位合成寡核苷酸芯片检测同一亲本分别具有不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小班幼儿常见的行为。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文章分析了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矫治措施。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家庭;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75-01 
针对目前黄淮海平原盐渍土改良区存在的土壤盐碱、瘠薄等障碍问题,以该区域典型县域禹城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和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指示克立格法,对0-20 cm深度的耕地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土壤盐分和有机质满足一定阈值条件的概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和有机质采用指示克里格方法都可以获得较为稳健的变异函数;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它们的指示半方差均表现为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