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小说中水元素的解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是曹文轩小说永恒的题材与主题,他的所有小说几乎都和水有关。作品中,水既作为一种简单的环境因素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性质。它能够净化现实人性,也能够暴露人性中深藏的原始欲望。因此,曹文轩在作品中常常借助“水”领悟所有的道理,可以说水和曹文轩的思想意识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 曹文轩小说 水元素 环境因素 隐喻象征
  曹文轩生在江南水乡,因此,“水”对于他的小说创作影响巨大。他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的故事,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由于水,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正是由于对水的偏爱,水自然成为曹文轩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因此,他的所有小说几乎都和水有关。古代许多思想家曾通过“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将其作为指导人生的哲理。曹文轩就是借助“水”来领悟所有的道理。水和曹文轩的思想意识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
  一、情景交融的画面描写
  曹文轩在小说中特别注重环境这一元素,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环境因素的描写,在描写环境因素时,将他的主观感情渗入其中。曹文轩说:“就小说史而言,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小说,却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将风景看做是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而且“中国人遵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很早就养成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常常体验着自然物象的人间意义和诗学情趣”[1]。王蒙曾说:“没有图画感会使一位最生动的诗人也变成一个讲废话的人。”[2]因此,曹文轩用自己独特的画面呈现出来的姿态应该是一个极为突出的代表,也使他的作品更加独领风骚。如《泥鳅》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这里冬末春初的田野,别有一番景致:到处是水田,水汪汪的一片,微风一来,水面皱起一道道细细的波纹,一道赶着一道,往远处去,那水分明有了细弱的生命;风再大一些,田野上便会四下里发出一种水波撞击田埂的水音,柔软的,温和的,絮语样的,田野也不再那么无赖和寂寞;中午若有一派好阳光一把一把洒下来,水面上便广泛地弹跳起细碎的金光,把世界搞得很迷人,很富贵。”作者在描绘过程中,把水作为一个统领全局的焦点来写,并围绕水进行细致的描写,把它的形态、声音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样既抓住了作品的主要核心,同时又使整体性画面集中而清晰地呈现出来。
  曹文轩小说除了直接写河水的自然景色,还描写了雨水和其他很多与水有关的自然景物。作者在《天瓢》中,赋予雨水以各种各样的人性化的命名,目的是希望“通过语音本身的规律以增强其感情色彩与音律美,通过词语的选择修辞格的运用而传达文学审美意象”[3]。除此之外,作品还把一片波光艳影、秀美如画的风景呈现在人们面前:被田野绿色染绿了的春雨,它是“很贵重、很肥硕”地下着;大平原是“绿莹莹水汪汪的”;“草木的清香”与“花朵的香气”在“拧得出水的空气中融合着”;甚至在描写其他与水无关的事物时,也总能看出事物和水的内在联系,从而就有了好像“泛着微波的水面”的麦田,“柔和得像薄薄的、轻盈的能飘动起来的雨幕”的阳光,这就使得他的文字增添了许许多多清新与水灵的气息。
  二、如歌如水的心灵升华
  曹文轩在《童年》中说:“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4]所以,曹文轩小说里的水,参与形成了他的性格、人生观和审美情趣。小说《天瓢》中所描写的“雨”、“通”、“欲”,代表的是人的原始欲望,即情欲、权欲等。《天瓢》中除了雨,还有“湖泊”,同样是水,湖泊给人的是宁静,所以,在湖上,人们呈现的是另一种本真:重新回到幼子的状态。作者在此,以意立象,为作品营造了氛围,也展示了复杂的人性。这样的水,既然代表了人的本真状态,同时也把一个人当丑恶暴露出来时,所产生的极大的破坏力就一起呈现出来。[5]但是,破坏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水让世间变得更加透明。如《青铜葵花》里葵花的父亲自杀之后,葵花好像“大木船静静地停在水湾里,仿佛是若干年前被人遗忘在这儿”。此时此刻唯一能安慰她的是空空旷旷的芦苇荡,在这样孤寂的环境里她坚韧的性格得以发展,重塑了她理想的人格和健全的性格。还有《草房子》里的秦大奶奶“不是病死,也不是老死,而是掉到水中被淹死的”,这里连描写死亡,作者都没有离开水。秦大奶奶同所有的农民一样,有着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执著的追求,因此,她曾用尽看似荒唐滑稽的手法去跟学校争地,导致很多人都不喜欢她,但在乔乔落水的时候,她不顾安危跳进水里救人,秦大奶奶的壮举,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她。而她正是在这次死亡的体验中,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主动搬家,这时的秦大奶奶在精神上更得到了升华。秦大奶奶以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她让人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同时也在人们面前展现了普普通通的人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宝贵的人性之美。
  水,是中国古典诗画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也是曹文轩小说不可缺少的意象,它是所有纯净、宁静、灵动和柔韧的代名词。因此,作者笔下所有的女子都跟水息息相关的,她们在水边出生,水边成长,在水边升华了她们所有的美感。《草房子》中的纸月,是一个在水边出生、水边长大,很有灵气的女孩,在秀气的大眼睛里常常流露出所有的善良,在柔弱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坚韧的心。尽管她常常受到别人欺负,但依旧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在作者温婉如水的情感构建下,纸月体现出了一个典型的生命如水的女子的全部情怀。
  水,在曹文轩眼里是流动的,它在生气与神气中带来了一种生命感和神秘。在水乡长大的曹文轩,自然在水的洗礼下,思绪也呈流动状态。所以,“在小说创作中,具体的物象不仅要表现小说的感情与理智,而且必须同某种人生形态的动态过程建立起一种关系,并从总体上浓缩、凝聚、强化这种人生形态的思情意蕴,或隐或显地表达出小说家对这种人生形态的感情状态,才能构成意象”[6]。
  三、朴素淡雅的洁净世界
  水是干净的,它能赋予净化世界的使命。在《因水而生》中曹文轩说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洁癖”,他说:“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只要有了水,你没法不干净,因为你面对水再肮脏,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感到羞耻。”[7]干净是一种最朴素淡雅的美,也是一种具有震撼力的美。在曹文轩作品中,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被水清洗过一样,白雀“写得一手清秀的字,信干干净净”,山羊“白如秋云,绒如棉絮”,鸭子“很干净,如云、如羊脂”,芦根“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一根根,像象牙一般的白”。就连《草房子》中顽固不化、充满怨恨的秦大奶奶,浑身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而《青铜葵花》里的青铜卖掉最后一双芦花鞋,赤脚走在雪地上,“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这些干净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干净的心。他们善良、对世界充满爱。他们热爱干净正是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表现。在曹文轩的眼里,干净才是最正常的,在干净的背后,隐藏的是文字的洁净,思想的洁净,心灵的洁净。
  总的来说,水元素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既作为一种简单的环境因素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性质。很多时候,他作品中的水,是人的本性的一种隐喻,是一种生命的本源。它能够净化现实人性,也能够暴露人性中深藏的原始欲望。同时,水又是死亡、与重生的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在破坏旧有的事物与秩序的同时却又能代表着重生[8]。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90.
  [2]王蒙.漫话小说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85.
  [3]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M.上海三联书店,2000:121.
  [4]曹文轩.童年·追随永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
  [5][8]韩巧花.曹文轩创作的常见意象与审美个性[J].合肥:安徽文学,2008,(12).
  [6]魏家骏.论小说意象[J].重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8,(1).
  [7]曹文轩.因水而生[M].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北京:北京少儿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自制力差、自觉性低、反复性强。思想品德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生,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后进生 转化工作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
摘 要: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抓住关键,采用适当的方法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会无功而返。一个班级整体水平如何,光靠优等生是远远不够的,后进生尤其重要。  关键词: 成因 转化 后20%学生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因为很少说话,同学们笑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庆幸的事,通过做小板凳,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每一位孩子都寄托着家长百分之一百的希望,老师也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个个优秀。但遗憾的
摘 要: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是学好普通话的最好工具。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可以说,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步入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工具。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传统的拼音教学往往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小学生对那些
一、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女学生,如果不是她在今年四月提出退学的要求,她不会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她文化成绩中上等,品行良好,各方面的表现也比较好,是个班干部。说真的,她的退学要求让我大感意外,也为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而感到汗颜。  先是她本人来跟我说退学的请求,我只是以为她遇到了什么事情,一时情绪不好任性而为,于是对她进行了开导,后来她请出了家长。经了解,退学的想法其实是由家长先提出,后经学生认同而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情况而出现学习落后,跟不上班的情况,因此如何转化这部分学困生,使所有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增强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学困生 转化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学习数学较为困难的学生。有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
摘要: 目的论认为实现了交际目的的翻译就是成功的翻译,而在国内译学界享有盛誉的功能对等理论却认为翻译的标准是实现与原文的等效。前者对翻译本质的把握和对翻译现象的解释都优于后者,而学界对该理论的关注却集中于特定文本的翻译上,仍视等效为普遍翻译原则,这种现象必然妨碍译学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关键词: 目的论 等效论 翻译本质 解释力  一、引言  当我们考察国内学者对西方翻译
摘要: 面对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减负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势必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减负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结合现实教育教学状况及减负背景的要求,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才能更好地将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将减负变成一种增效。要让学生在减负中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自身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进行,推动基础教育改
大凡留心的人都不难发现,为了看动画片,小学生乃至中学生,一再不听师长的话,总是按时悄悄坐到电视机前;一些来不及完成作业的学生,甚至冒犯“戒规”,竟然不顾一切地扑向电视机。一部小小的动画片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归纳起来,一是富有童趣,二是有逗人的故事情节。由此我想,科学家能从企鹅的大肚皮上受到启示,创造滑车,难道我们就不能从学生追看动画片这一现象受到启发吗?由此我创建了“激兴、创境、潜法”作文教学法
摘 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科技和经济的长足发展,使得国际间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体育和文娱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重新架构才能与之同步。为使英语教学更有用、更现实、更实际、更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基础英语为主,以行业英语为抓手的新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必须尽快推行。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基础英语 行业英语  在高职院校,应该以基础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立足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开发第三课堂”,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三位一体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