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角下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本体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挖掘我国各少数民族音乐,已成为当今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点工作,也是音乐学研究的潮流。达斡尔族“扎恩达勒”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加以搜集、保护、研究。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必然冲击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学者,我们有责任、义务对这些璀璨的艺术瑰宝,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关键词]达斡尔 ;扎恩达勒;虚、衬词; 曲体结构
  “扎恩达勒”在达斡尔语中的含义是“放声歌唱”。它是一种近似于山歌、小调类型的民歌统称。“扎恩达勒”通常不允许在家里或是本村里演唱,而常在野外生产劳动、赶车旅途、森林采伐或田间劳作时即兴歌唱。“扎恩达勒”的歌词不固定,多为触景生情的即兴吟唱,并伴有“讷耶哟”等虚、衬词掺入其中,它的曲调不造作,具有和谐、高亢的旋律。音调自由舒展,并伴有委婉悠扬的颤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具有朴素、自然的美学题材特质。近似于小调类型的歌曲曲体简洁明了,曲体一般呈方整结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婉转流畅,歌唱性较强,节奏明快,普遍为固定节奏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风貌,是达斡尔人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
  “扎恩达勒”分为有词类和无词类两类。所谓无词类型的“扎恩达勒”,即没有歌词,均运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衬词,来充当歌谱的唱词。“无词”类型的“扎恩达勒”曲式结构较为精炼短小,节奏节拍舒展自由,演唱者在演唱此类型的歌曲时不受时值长度及音域的制约,甚至旋律都是由表演者自己所决定的。
  笔者列举“扎恩达勒”原谱解释虚、衬词在演唱中的应用。“呢耶”在达斡尔语的含义是“涂抹”,即“涂抹房屋”;“哪耶”在达斡尔语中的意思是“开垦”,即“开垦田地庄稼”; “哪耶呢耶”、“讷耶耶勒”、“讷耶呢尤耶”、“介本柱”、“介本朱奎为”都为“扎恩达勒”常用的虚、衬词;还有“行嗨啰”“捷本交”等。
  下面的“无词”类型的“扎恩达勒”《讷耶耶》原谱,其歌词均由“呀、勒、讷、呢、耶”等虚、衬词组成。
  [收稿日期]2014-07-31
  [作者简介]马超(1989-),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24)有词类型的“扎恩达勒”歌曲中也常加入虚、衬词,这是歌曲旋律完整需要的延伸,所描述的事或人已经交代清楚,加入虚、衬词以不破坏旋律的完整。有词类“扎恩达勒”衬词也很丰富,除了“呢、那、耶”还有“阿拉特内博仁”“赫勒德勒”“珠恩尼那木哩”“哦了”等。衬词可以放在歌曲的任何位置,可以是乐句开头、乐曲的高潮或是乐句结尾。虚、衬词虽然在歌曲中无实际意义,但衬词的出现可以给演唱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好的衬词可以将情感演绎出歌曲自身所不能达到音乐美学高度。
  表现内容在无词类型“扎恩达勒”基础曲调上加上了唱词,歌曲的旋律和唱词较无词类型有很大改动,多为一曲多词。例如《绣花毛衣身上穿》这首歌曲就是运用了同一种旋律,编配了多段唱词。有词类型的“扎恩达勒”歌曲题材广泛:有赞颂民族英雄的、有赞颂打猎能手的,有赞颂家乡人民的,例如《德莫日根》等;有表现反抗封建压迫的,有表现父母包办婚姻、破坏世俗爱情自由的,如《苦难的我》《女人好似笼中鸟》等。有词的“扎恩达勒”也常常将“呀、那、呢、耶”等虚、衬词运用到歌曲中,抒发意犹未尽的多重感情和音乐创作灵魂。有词类型的“扎恩达勒”曲体结构不固定,常根据演唱者的需要来进行转换,在无词类型的“扎恩达勒”基础上有了很多变化。有词类型的“扎恩达勒”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大体分为4种形式:
  1.词曲固定形式。例如:《住在山里的达斡尔人》、《春天的歌》、《弯弯的树》等。目前,词曲固定这种形式是传承最多最广的。
  2.一曲多词形式。多为人们劳动时,为消遣心中烦躁,感慨于生活压力随即填词歌唱的。例如:《老舍勒哥哥》、《母亲的教诲》、《摇篮曲》等。
  3.词曲即兴创作形式。多为演唱者有感于生活触景生情、自由即兴演唱发挥,多为哼唱。
  4.“乌春”是有词类“扎恩达勒”特殊形式,它与有词类的“扎恩达勒”曲调相同,区别在于“乌春”所表现的内容多为演唱有史实依据的历史故事,内容上有较强的社会人文逻辑,重在通过史实警示后人。此种有词类的“扎恩达勒”通过短小精炼的小故事,表述达斡尔人民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例如《少郎与岱夫》、《水浒传》、《三国演义》、《雅里西翁》等。
  一、关于音阶、调式、调性的分析
  “扎恩达勒”普遍运用中国传统音乐五声调式的体系,以宫、徵调式最多,占总数八成以上,其次是商、羽调式,角调很少出现。除了普遍运用五声调式体系固定音以外,有时还应用五声音阶之外的音。例如:《送夫出征》中#F的应用,富于装饰性,使五声调式音阶更有表现力。“扎恩达勒”巧妙地将曲调色彩表现出哀怨婉转之情,但变化音在“扎恩达勒”中却极少出现。少数“扎恩达勒”出现了转调的情况,这种转调情况一般是在同宫音情况下,宫与羽、羽与商之间的相互转换。“扎恩达勒”中所出现的转调,使调式表现出自由多样性。
  二、关于旋律、曲式结构的分析
  “扎恩达勒”的旋律时而委婉抒情,时而高亢自由。委婉抒情的歌曲旋律形态常表现出级进,或是三度小跳,旋律线条简单明了、朴素上口、便于传唱。音程则普遍“级进上行”、“级进下行”、“上行大跳”、“下行大跳”,在高亢的歌曲中旋律线条也多呈“抛物线形”和“波浪形”。高亢自由的歌曲旋律形态常出现大跳(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常常表现出正、反方向两次不同的大幅跳跃,形成倒影。虽然这种两次大幅对称跳跃并不常见,但可以看出“扎恩达勒”旋律创作形态的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扎恩达勒”句与句之间的旋律形态也常出现四、五度模进的关系。譬如《送夫出征》(节选):
  “扎恩达勒”的曲式结构普遍为乐段结构,分为一、二、三、四句体。一句体的曲体结构简单明了,例如《出征》等。二句体的曲体结构中的第二句通常是第一句的部分重复或完全重复。三句体的曲体结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句体加上虚词形成的;一种是由相互完整独立的三个乐句形成的。四句体的曲体结构是“扎恩达勒”流传最多的曲式形式。一般曲式结构方整,四个乐句小节数都为相同的偶数,有的歌曲前后两句曲体结构对称。例如《心上人》:   另外“扎恩达勒”还有四个乐句以上的曲体结构形式,但为数极少。例如:《念情人》是六个乐句组成的。
  三、关于节奏、节拍的分析
  “扎恩达勒”的歌曲多以单一拍子出现,很少应用复合拍子。常用节拍:2/4 、3/4 、4/4 、3/8、 6/8等。有的歌曲中也会出现一曲多拍的组合方式。在多拍组合的歌曲中,以3/8 、6/8相互组合较多,例如《珠热格乐帝德都》。偶尔也会有三种拍子相互转换,例如《美丽的嫩江》就是3/8 、4/8 、6/8组合而成。变拍子的应用打破了节拍强弱规律性,给人以散板的感觉,适用于自由发挥,使旋律有追赶发展的动机。附点音符的较多运用,强调了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与达斡尔族语言节奏特点的关系密切。
  四、关于强弱、音色、演唱特点的分析
  关于“扎恩达勒”音的强弱方面分析包括:音量的大小程度和歌曲强弱变化的幅度。因为“扎恩达勒”适用于从事生产或是田间劳作,在特定的室外场合演唱,所以它的演唱程度可根据演唱者的情感或是歌唱技术自由发挥。由于“扎恩达勒”多为独唱,所以歌曲的音色即是演唱者音色的表现。演唱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所发出的音色近似于“原生态”,这在无词类“扎恩达勒”中尤为突出。在演唱技术上采用真声、假声、鼻音、泛音混合搭配。演唱形式上可以是单人独唱或是多人合唱、重唱。
  “扎恩达勒”的歌曲演唱与达斡尔族传统民间舞蹈音乐“哈库麦”风格特点不同,后者要求音色华丽、节奏明确,符合舞曲风格。而“扎恩达勒”的声音要求明亮有力,在中音区和低音区普遍采用颤音,往往在乐句结尾处采用上滑音或下滑音与下一乐句连接。演唱语言上与达斡尔族语密切相关,达斡尔语重音常常在第一音节元音上,语法上有“拖带”感觉,听觉上构成了声音模糊的特点。
  为了给后来学者更广阔研究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空间,笔者列出以下四点意见:第一,继续搜集整理达斡尔族民间歌曲,致力于继承发展达斡尔族音乐的初衷,借鉴其他学者所著述的音乐志或民族民间音乐整理笔记的方法、经验、采访技术,将其运用到达斡尔族田野考察中来,促进达斡尔族音乐的复兴与发展。第二,培养更多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人才,鼓励他们进行本民族音乐的考察和实践调研,不断丰富少数民族音乐所掌握的资料。第三,将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汇集到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以培养青少年对于民族音乐的不同审美,形成音乐审美的多重价值观。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到,除了主流音乐之外,我国各民族各地区还有着自身不同文化所影响下,不同的音乐形态、音乐风格,以便为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组织科研人员搜集少数民族传统曲调,在此基础上加以推陈出新再创作,产生众多朗朗上口适合于大众演唱的健康歌曲。这样做,才是今后发扬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唯一正确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魏琳琳.鄂温克、鄂伦春与达斡尔民歌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
  [2] 李秀明.梅里斯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传承及学校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2(1).
  [3] 张天彤.达斡尔族音乐生活调查笔记[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11(3).
  [4] 孙培聪.扎恩达勒、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明珠[J].艺术评论,2010(7).
  [5] 吕群.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甘薯是福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传统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红心地瓜干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红心地瓜干产业已成为连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脱
红月亮站在山岗思念在暸望一抹夕阳打扮着含苞欲放含羞带笑情满怀爱情在徜徉
期刊
隐隐约约的心
期刊
最近看到一份报导,关于教育的二份预言。很有意思。
<正>~~
期刊
75年前,在美国密西西北州杰克逊市,成立了旨在推广摄影新产品新技术的PMA协会,其全称为Photo Marketing Association(影像产品行销协会)。自192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每
我县从1994年开始杂交水稻秋制至今已有10年,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制种单产从当初的每667平方米100千克左右,提高到近几年的每667平方米200~225千克。秋制种子占我公司年度种子销售
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我所率先选育出优质红心甘薯龙岩7-3、龙岩8-6、大南伏等品种,并先后获得福建省科学大会奖与科技进步奖,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优质甘薯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
刘志毅循着边防线我做边关行南疆热雨告诉我边关绿葱葱才闻芒果香又见木棉红问我战士何处在天边亮着几颗星拥抱边防线我唱边关颂北疆冰雪告诉我边关亮晶晶山头松柏绿人家笑浪
甜玉米是果蔬兼用作物,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易于消化、老少皆宜,市场销路好,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