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责任行为发展的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622名3—6岁幼儿家长为被试,采用自编《幼儿责任行为家长问卷》测查幼儿责任行为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幼儿责任行为在各维度的表现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除生命与安全维度外,其他维度总体上均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除行为与控制、任务与承诺维度外,其他维度均表现为女孩显著高于男孩;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以下教育建议:以幼儿自我责任行为培养为重点,开展责任行为养成教育;抓住幼儿责任行为培养的关键期;重视幼儿时期男孩责任行为的早期
其他文献
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存在着大量的幼儿挑战行为,这让家长和教师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积极行为支持(PBS)策略是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角度入手,以个体的问题行为功能评估为基础开展的干预方法,通过了解幼儿的挑战行为、预防挑战行为、改变行为后果、教授替代技能这四大步骤,对幼儿的挑战行为进行个性化管理。通过对PBS策略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应用案例的分享,以期帮助教养者了解与掌握幼儿挑战行为管理的策略。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背景下,学校应秉持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课程观,以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分类维度,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范设置各学科必修课程学时,以课程模块作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本单位,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和国家战略,建立学校选修课程的动态管理机制,使选修课程布局从零散走向课程集群。在编制学校课程规划时,应合理把握学分之于课程实施方式的内涵差异,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兼顾政策要求与课程实施操作的“学分—学时”对应关系,从课程建设、学分管理、生涯指导、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设施配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积极参与全球疫情治理。疫情伴生的全球教育危机,主要包括学校停课导致数字鸿沟不断扩大,远程学习难以满足弱势儿童需求,教师在线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有限,居家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激增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通过提供远程学习平台与资源、捐赠卫生与教育物资、开展心理健康社会服务、倡导区域与全球教育计划以及实施远程教育分析等应对措施,以促进所有孩子的人权与健康福祉为核心宗旨,加强教育体系的应对能力和解决能力,实施全面综合的教育援助,为缓解全球疫情教育危机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活科普教学,在真实的生活和自然情境中进行科学教育,更有利于传播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生活科普教学的价值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探究式教育理念,是落地“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生活科普教学的设计应指向学生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自主的学,指向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有设计的教;生活科普教学的实践是不拘于教室环境、多种形式结合、跨学科融合的科学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