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记忆深处的女神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记忆中住着一位女神——日本影视歌三栖明星山口百惠。毫不夸张地说,她主演的《血疑》、《绝唱》等,影响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巨变过程中整一代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论年龄,我不叫她山口阿姨也该称她为百惠大姐,然而在我心中,她就是一位长不大的小女生,形象定格在包菜头、学生装的那一刻,虎牙是她的标志。她主演的电影、电视连续剧,故事都迂回曲折,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她始终绽放着美丽笑脸。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刻在我脑海中,无与伦比。
  你若要问我她美在哪里?只能坦白地告诉你,我是站在雨中、透过黑白电视荧幕第一次见到她的。
  那是“文革”刚结束不久,1978年,我正读小学。在世界铅都——湖南省常宁县水口山,我家当时所在的地质队几百户人家,只有3个地方能看电视。要么走十多里山路到尖子山雷达部队与解放军叔叔一起看;要么去地质队大礼堂,一到晚上,3台24寸电视同时播放,台下几百人或坐或站,有的年轻妈妈甚至抱着婴儿来凑热闹,孩子的哭声、闹声,连同头顶几把大吊扇发出的风声交织在一起,也丝毫没影响大家看电视的热情。
  另一处则是我嫂子家——当时我不知道十几年后她会成为我嫂子,为这事我曾挖苦过我哥很多次——你怎么不早点把你老婆娶回来?那样我就不用站在水中看电视了。
  那时地质队的自建房,都是“钢打垒”结构的,房前留有大坪,周围种着苦枥子树。与我家并排的那户(即后来的嫂子家)有海外关系,改革开放后政策一松,他爸爸就去了香港见爷爷,带回很多“洋货”和一台19寸的黑白大电视(据说怕国外品牌国内不能收看,特意买了内地生产的黄河牌)。这下可不得了,他家有了整个矿区最早的一台电视机。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我便早早写完作业,字迹东倒西歪也不顾了,等着赶去占个好位子,看新闻联播后的故事片和连续剧。那时只能收到中央台,为了让画面清晰些,大家弄来两根近二十米长的大杉木条,首尾相连,将用铝管自制的天线绑在木条顶端,再用粗绳挂在他家门前的树杈上。天线足足有40米高。对地质队的人来说,这太对路了,大人拉绳、调整方位,我们小孩便嘴上喊加油,眼睛紧盯着电视荧幕跳动的雪花点,还有人拿来地质队专用罗盘测量北京的方位,指导众人调整角度。
  看的第一部电视剧便是《血疑》,29集,每晚播两集。碰上雨天,穿着胶鞋打伞看电视就一点不奇怪了,我甚至盼着下雨,因为这样去看的人少,而且雨天图像反而更清晰。
  《血疑》第一集里,大岛幸子穿着喇叭裤,邻居的哥哥姐姐们也每人一条,不知从哪弄来的。男生开始留长发,女孩的马尾辫则换成了幸子的发型 。有个晚上,《血疑》一播完,哥哥姐姐们便找来白纸做起了灯笼,抓来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七八个男生女生穿着喇叭裤,领头的手提一台双卡录放音机,放着《血疑》里山口百惠演唱的主题曲“瓦哒希努,舍里啦哦……”。现在想起来,那时这些人大热天穿喇叭裤,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我们几个小孩也亢奋地加入,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一条人龙伴随着旋律围着队里的房子打转。当时我还是个孩子,没想这么多,只要见到大岛幸子出现在荧屏上,就很高兴;看到她受病痛折磨,便跟着落泪。后来,我对电视电影的认识不断改变,然而山口百惠始终占领着我心中女神的位置。那种强烈的感受,也许年轻人无法理解,只能说是时间的魔术,就好像粗茶淡饭的老农偶尔吃上肉的感觉,以至于三十多年过去,电视从黑白到彩色,到等离子再到液晶和蓝光数码,我躺在家中舒适的床上,独自将50寸智能数码电视节目从头翻到尾,却再也感受不到儿时那种快乐了。
  我必须坦白,《绝唱》中小雪与老妇的几句对白,让我魂牵梦萦、想入非非。老妇问:“顺吉他居然用你的大腿当枕头?”小雪害羞答道:“伐木太累了,所以他一回来就躺在我大腿上睡着了。”老妇说:“哦,太幸福了!我也想我战死的老头能躺在我大腿上睡着。”
  大把好台词,三十多年了,我却只记着这几句。在那时的我看来,世间最黄最色而又最美好的,不是赤身裸体的画面,偏偏是这几句简单的对白。
其他文献
【美】《旗帜周刊》  8月14日  最近,加州举办了一个网红训练营,试图把40个青少年包装成能在网络上吸引大量关注、企业愿意付费做广告的网红。这40个孩子来自世界各地,诉求各不相同。13岁的墨西哥男孩想成为视频红人,17岁的南非人想学视频编辑技巧,12岁的瑞典人想在YouTube上建立一个评价鞋履产品的频道,一个14岁的孩子想通过网络视频推销他设计的休闲服饰。大部分孩子由父母陪同前来,在这一点上,
这种工作的危险性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保险公司都不受理他们的人生意外险。“总得有人去做”  《拆弹专家》剧终,影厅的灯亮了,观众席上的张国清心想:现实的拆弹现场哪可能找到红黄分明的两条线。“看到有线就不错了,全是黑的。”  电影画面惊心动魄,现实中惊险也在时刻上演。  夜里10点,广州东北部郊区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张国清从排爆车里跳下来,站在离嫌疑物100米处的警戒线内观察,确认是一堆黑色物体,无发光
在美國蒙大拿州巴特勒溪,一头黑熊误闯进一户居民家中,无意中打开衣柜的门并反锁。多次尝试离开失败后,感到疲惫的黑熊在衣柜壁上找了个舒适的位置睡着了。接到报警后,米苏拉县治安官办公室的警员们赶到了现场。警员们敲着窗户试图唤醒这只熊,它一点也不觉得惊讶,而是慢慢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睡眼朦胧地看着他们。最终,警员们打开了衣柜的门,希望它能跳下来离开。尝试失败后,他们向蒙大拿州鱼类、野生动物和公园部门
最近,老牛的微博、QQ、MSN、豆瓣、人人的签名一律愁云惨淡,他母亲病了。在老家医院挂专家号检查了两次,诊断结果都是尿毒症初期。医生要求只能白粥、青菜,每天最少喝3瓶白开水。还要随时都有做透析的物质和思想的两手准备。  老牛很为难,工作忙、琐事多、上下班没个准头,而且还跟人合租的小两居,要是把母親接来,怎么住比去哪个医院还令他头痛。再说了,医院一入深似海……  我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我自
一座座高高耸立的四面佛石塔,带着“高棉的微笑”,显示着无比的神圣与苍凉,那镌刻在石头上的浮雕艺术灿若织锦,烂如史诗,一幅幅生动的古代文明画卷连绵展开,令人目不暇接。2008年4月,深藏于热带丛林中的千年古城吴哥窟展开她古老而沧桑的怀抱迎来了中国雕塑院·中国雕塑家考察团专家一行……  2008年4月的柬埔寨骄阳盛烈,热情如火,深藏于热带丛林中的千年古城——吴哥窟展开她古老而沧桑的怀抱迎来了中国雕塑院
120年前,在四川成都四圣祠北街12号,加拿大医生启尔德(O.L.Kilborn)建起一个小诊所。120年间,以这个小诊所为起点,一个拥有4300张病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崛起,单点规模名列世界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就是现任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  见到石应康之前,记者先在华西医院的地下停车场周旋了一阵子。占地71000平方米,1541个车位,24名保安,5名专职“导航”
1839年,盲人布莱叶发明凸点盲文时,或许从未想过,盲文会在162年后出现在画室里,指引盲人画家约翰·布莱姆巴里特(John Bramblitt)还原脑海中的图像。  这位写实派画家的视力,只能让他勉强辨别光暗,除此之外,他眼中的世界一片混沌。作画前,助手会将石膏模型拿来,他的手指游走在模型上,将线条凹凸全部记下,然后用乳胶在画布上一点一点标记轮廓。这就像在天黑之后走迷宫:只要摸着一面墙,总能走到
相比美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起步颇晚,幸而少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大型动物实验和航天飞机。同时,中国宇航员在轨道上的时间相对较短,也免去了一系列吃喝拉撒的麻烦事情。下面就说说有关航天的一些逸闻趣事。  在空间站不可以打赤脚   在所有关于航天活动的新闻报道中,你肯定没见过光着脚的宇航员!因为人的脚长期适应了走路的环境,在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下,脚底的皮肤会有大量角质和死皮产生。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角质
内容摘要:立体花坛本身是生态雕塑的载体,同时也是雕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它在主题思想、施工技术、艺术表现、环境效益各方面均体现了现代雕塑的生态化,成为城市绿色雕塑的代表。  关键词:立体花坛;生态化;绿色雕塑  Abstract: Mosaiculture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sculp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 out the t
每个人都会死两次——一次是肉身的死去,一次是在记忆中的消亡。  2004年11月9日,张盈盈的记忆永远“定格”了这一天——她心爱的女儿、36岁的美籍华裔作家、《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Iris Chang)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美丽的头颅。  得知消息后,张盈盈和丈夫瘫倒在客厅的地毯上。  “我想忘了那一天,但是,我永远不会。”从那天起,这位在生物实验室里度过了大半生的女科学家开始在电脑前敲击着自己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