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花坛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立体花坛本身是生态雕塑的载体,同时也是雕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它在主题思想、施工技术、艺术表现、环境效益各方面均体现了现代雕塑的生态化,成为城市绿色雕塑的代表。
  关键词:立体花坛;生态化;绿色雕塑
  Abstract: Mosaiculture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sculp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 out the trend of sculpture design. It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ecologist at ideas, construction, art manifes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It has become the deputy of green sculpture.
  Key words: Mosaiculture; ecologist l; green sculpture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化,“生态模式”的城市雕塑越来越被强调,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也已从装饰性、纪念性的单一审美层面,跃向了生态化、人性化的全方位的高度。以生态和谐为特点的立体花坛作为园林造型艺术的一种手段,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城市绿色雕塑的新使命。
  
  一、立体花坛的由来和演进
  
  
  由于花草的种类匮乏,19世纪中叶,欧洲人从海外大量引进树木和花卉的新品种而加以驯化,观赏植物的研究遂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这为当代立体花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随着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国际立体花坛委员会发起“国际园艺造型艺术大赛”,立体花坛确立了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雕塑地位。
  
  二、立体花坛的种类和制作
  
  植物造型艺术的立体花坛是园林艺术的奇葩,按照国际立体花坛委员会确定的概念为:立体花坛是由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进行多组立体组合而形成的艺术造型,它代表一种形象、物体或信息。立体花坛包括二维和三维两种形式(见图3)。在制作过程中不允许采用在植物生长到一定年份时修剪出形状的方法,但可以作为花坛的补充部分。
  
  立体花坛作为植物雕塑的载体,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更加的贴近自然和生活。它以勃勃生机的姿态讲述着城市的建筑、动物、艺术和生活,通过植物艺术造型形象地展示了世界生物多样性、城市文化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多样性的深刻内涵,融自然与艺术为一体,引导人类时刻关注绿色地球——我们的家园(见图5)。
  2、施工技术的生态化
  立体花坛在制作过程中也以生态环保为目标。作品的材料,如植物、金属框架、五金件等均可重复使用,符合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出于土壤保护的原因,安装时一般不使用挖掘的方式固定立体花坛,因此设计时要考虑科学、恰当的固定方式,可以说每一个立体花坛的固定都是一场技术与智慧的较量。比如代表美国来沪参加2006年国际立体花坛大赛的植物雕塑作品《西部牛仔》就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让作品中的牛、马腾空而起,完美展现了作品的创意(见图7)。
  3、 艺术表现的生态化
  植物雕塑与其他形式的雕塑一样提倡构思新颖、结构紧凑。不同的是它更讲究体现园林特色的文化内涵,要根据园林艺术规则进行布置,或坡地、或水边、或狭缝、或角隅,实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达到补白、点景的作用。此外,立体花坛也是流动的雕塑,它不仅可以把几十种植物的几十种颜色协调地统一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和造型,还能随着植物的长势和季节的变化发生改变,有的可以变色,有的可以开花,有的可以放香,带给人全方位的自然体验。
  4、环境效益的生态化
  
  立体花坛以生态绿色植物作为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基础和手段,严禁使用人造植物,其作品表面的植物覆盖率至少为80%,形成了植物造景的大地艺术,不仅为人提供户外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还有调节土地使用强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成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立体花坛本身是生态雕塑的载体,同时也是雕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随着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和对精神价值追求的关注,植物雕塑在城市景观中的积极作用将日益显著,它将给城市环境增添生命的活力和自然魅力。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2 赵力平.论城市文化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0,(2):17-20
  3杨琳.城市环境中的“街具”设计[J].新建筑,2002,(3):34-38
  (刘彦红 南京工程学院刘永东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其他文献
2009年11月11日,由邓平祥策划的“王者之尊”田世信主题雕塑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田世信早期的作品因浓郁的乡土气息感人至深。独特的艺术家气质,令他在淳朴的贵州山人中发现和表现那些能唤起自身激情和创作灵感的形象与情景。  作为雕塑家田世信还有着较为强烈的历史意识,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了许多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如《老子像》《屈原像》《颜真卿》《王阳明》《谭嗣同》《鲁迅》《秋瑾》《齐白石》《汉女》等
众所周知,国外互联网人士评价互联网的中国标准有两个:其一,中国网站的首页过于拥挤、信息量超大;其二是“target=blank”,即标题弹开新窗口。而造成中国网民习惯这样上网的,就是陈彤和新浪。正是他制定了“首页大信息量”和“标题开新窗口”这两个极具个人特色的互联网中国标准。就连雅虎进了中国也得放弃自己的美国标准,向中国的“门户”们靠拢。  在陈彤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新闻的发烧友,“我更愿意接受这样
【美】《旗帜周刊》  8月14日  最近,加州举办了一个网红训练营,试图把40个青少年包装成能在网络上吸引大量关注、企业愿意付费做广告的网红。这40个孩子来自世界各地,诉求各不相同。13岁的墨西哥男孩想成为视频红人,17岁的南非人想学视频编辑技巧,12岁的瑞典人想在YouTube上建立一个评价鞋履产品的频道,一个14岁的孩子想通过网络视频推销他设计的休闲服饰。大部分孩子由父母陪同前来,在这一点上,
这种工作的危险性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保险公司都不受理他们的人生意外险。“总得有人去做”  《拆弹专家》剧终,影厅的灯亮了,观众席上的张国清心想:现实的拆弹现场哪可能找到红黄分明的两条线。“看到有线就不错了,全是黑的。”  电影画面惊心动魄,现实中惊险也在时刻上演。  夜里10点,广州东北部郊区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张国清从排爆车里跳下来,站在离嫌疑物100米处的警戒线内观察,确认是一堆黑色物体,无发光
在美國蒙大拿州巴特勒溪,一头黑熊误闯进一户居民家中,无意中打开衣柜的门并反锁。多次尝试离开失败后,感到疲惫的黑熊在衣柜壁上找了个舒适的位置睡着了。接到报警后,米苏拉县治安官办公室的警员们赶到了现场。警员们敲着窗户试图唤醒这只熊,它一点也不觉得惊讶,而是慢慢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睡眼朦胧地看着他们。最终,警员们打开了衣柜的门,希望它能跳下来离开。尝试失败后,他们向蒙大拿州鱼类、野生动物和公园部门
最近,老牛的微博、QQ、MSN、豆瓣、人人的签名一律愁云惨淡,他母亲病了。在老家医院挂专家号检查了两次,诊断结果都是尿毒症初期。医生要求只能白粥、青菜,每天最少喝3瓶白开水。还要随时都有做透析的物质和思想的两手准备。  老牛很为难,工作忙、琐事多、上下班没个准头,而且还跟人合租的小两居,要是把母親接来,怎么住比去哪个医院还令他头痛。再说了,医院一入深似海……  我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我自
一座座高高耸立的四面佛石塔,带着“高棉的微笑”,显示着无比的神圣与苍凉,那镌刻在石头上的浮雕艺术灿若织锦,烂如史诗,一幅幅生动的古代文明画卷连绵展开,令人目不暇接。2008年4月,深藏于热带丛林中的千年古城吴哥窟展开她古老而沧桑的怀抱迎来了中国雕塑院·中国雕塑家考察团专家一行……  2008年4月的柬埔寨骄阳盛烈,热情如火,深藏于热带丛林中的千年古城——吴哥窟展开她古老而沧桑的怀抱迎来了中国雕塑院
120年前,在四川成都四圣祠北街12号,加拿大医生启尔德(O.L.Kilborn)建起一个小诊所。120年间,以这个小诊所为起点,一个拥有4300张病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崛起,单点规模名列世界第一。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就是现任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  见到石应康之前,记者先在华西医院的地下停车场周旋了一阵子。占地71000平方米,1541个车位,24名保安,5名专职“导航”
1839年,盲人布莱叶发明凸点盲文时,或许从未想过,盲文会在162年后出现在画室里,指引盲人画家约翰·布莱姆巴里特(John Bramblitt)还原脑海中的图像。  这位写实派画家的视力,只能让他勉强辨别光暗,除此之外,他眼中的世界一片混沌。作画前,助手会将石膏模型拿来,他的手指游走在模型上,将线条凹凸全部记下,然后用乳胶在画布上一点一点标记轮廓。这就像在天黑之后走迷宫:只要摸着一面墙,总能走到
相比美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起步颇晚,幸而少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大型动物实验和航天飞机。同时,中国宇航员在轨道上的时间相对较短,也免去了一系列吃喝拉撒的麻烦事情。下面就说说有关航天的一些逸闻趣事。  在空间站不可以打赤脚   在所有关于航天活动的新闻报道中,你肯定没见过光着脚的宇航员!因为人的脚长期适应了走路的环境,在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下,脚底的皮肤会有大量角质和死皮产生。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