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埋入土中”——纪念林耀华先生诞辰110周年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wq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道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关键内容:农耕文明的农本"社稷";"家国天下"之家族-宗族的礼仪伦常。林耀华先生的《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土地上的家族"历史风俗之画卷,特别是《金翼》以小说体"客观"记述了他的家乡张、黄两个家族的社会变迁,为民族志的实验语体提供了一个典范。在林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特殊时刻,笔者谨以此文表示纪念。
其他文献
从人类学对于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类学不同理论学派对于人(subject)与物(object)关系的认知/理解有差异.早期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物/生产物,作为一种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是一种分离的物;马林诺夫斯基时期的库拉圈研究,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的贝壳在库拉圈中的流动构建出人的整体社会特征,此时的物即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人文转变,象征主义兴起,在借助物的符号意义来阐释人类深层结构的人类学研究时期,物"消失"在主体的意义构建之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物的主体性凸显,传统的物进入现代世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注定是一项意义深远但又充满挑战的系统性工程.它既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的精心培育,又需要不同学科在理论上的持续浇
通过对政务服务的内涵进行厘定,明确了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概念的异同;回顾了政务服务作为逻辑、设计、行为、负担的理论,提出了政务服务治理理论框架;对政务服务治理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分析了政务服务的动机、流程(需求识别、设计、提供、评价和反馈)和影响,并对未来政务服务治理研究提出了建议。
本文通过梳理谷苞20世纪40年代初有关云南乡村基层行政的研究,认为谷苞化城研究所提供的田野经验呈现了一种乡村共同体的秩序生成方式;通过对谷苞的化城研究与魁阁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的比较与讨论,以及对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相关理论的观照,文章认为谷苞化城研究中所蕴含的理论设计与经验事实间的张力,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社会理论的张力.在这一意义上,谷苞的化城研究为我们审视社会理论的多种可能性以及通向一般社会理论的讨论提供了思考方向.
如果从1905年王国维先生在汉语学界提出“教育的人类学”术语算起,那么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已有115年的发展史.回顾学科发展史,可以1979年3月社会学恢复重建为界限,把教育人类学
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等可行能力,促进"扶智"和"扶志",并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有利于推动个体减贫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本文在对"三区三州"贫困状况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的减贫效应及其实现路径.
虽然不少研究者渴望中国乡村变得与欧美乡村一模一样,但中国人口众多的事实决定了中国乡村发展的道路有特殊性.如果要中国农业经营者,不管是单家独户的农民,还是各类新型经营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政务服务创新改革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对石家庄、保定和承德三市六个政务服务大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过多年的行政审批制度
从“西域-大食-天方-中东”的称谓演化,可以见出我国中东学史的大体脉络。汉唐“西域”称谓所体现的是华夏中心的四裔观念;唐宋所说的“大食”是指位于西域的远程贸易对象,而不是印度那样的研究对象;元明清的“天方”称谓及“天方学”是穆斯林这一特殊群体的“认主”与中国人身份认同之间的统一;近代围绕《天方夜谭》所形成的“天方夜谭学”不仅推动了一般读者对“天方”的关注,也为传统“天方学”向现代“中东学”的转换准备了条件;现代中国学界接受了“中东”这一外来区域概念并将其纳入"
新型传染病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制度的诸多短板和问题,必须以新思维加以弥补和解决。本文探究了传染病流行和防控的社会特征,发现了新型传染病传播的多源性,建议监测预警机制走向多样化,秉承公共参与原则,保证公共卫生事业以预防为主的方向,在慢性疾病时代时刻警惕新型传染病的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