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问题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微”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之一,各种微媒介更是广泛迅速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形成信息时代特有的“微文化生态”。在“微文化生态”兼具辅助性与主导性特点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把握三个重点问题,即:“微文化”构建“大背景”;“微平台”搭建“大舞台”;“微创新”需要“大智慧”。
其他文献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凸显严峻的形势下,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模式,不能达到指导就业的效果,因而必须加以创新。为此,应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形成就业与职业生涯规
在普通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价值表现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等方面,这
人的思维创造活动是作为开放系统而存在的,人是思维的主体,必须远离常规思维的原来平衡态。只有在这种自由创造状态中,才有可能出现新的思维涨落,这种涨落会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作
电视以诸多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利用电视艺术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必须面时观众多层次、多方位的审美需求,增强创造性;必须发扬创作者的主体精神,赋予作品以时代精神和
千百年来,“善是什么”的问题一直缠绕着富于哲思的伦理学家们,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给出了关于“善”的定义,但是却没有一个定义能够全面准确的概括和表达出究竞什么是善。摩尔
近年来,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人员和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产出能力不断提高、环境逐步优化,但还存在着缺乏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科技基础支撑能力弱、地区壁垒的制约与限制等问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