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一颗赤子初心,铸山区教育之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彩云,本科学历,教龄19年,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河源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源好人”、河源市年度教师提名奖获得者、河源市优秀教师、全国名师高级研修班成员、河源市优秀青年国情研修班成员、广东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大赛一等奖”“部级优课”“河源市教学课例一等奖”“河源市论文比赛一等奖”“龙川县教学大赛第一名”等荣誉。
  教育无小事,初心不偏离。2019年10月18日,本报通讯员温铁雄对刘彩云老师进行了采访,通过他的教学情况、课题研究、教研培训以及名师工作室的开展,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的教师风采。
  本报通讯员:作为一线教师,您曾经在龙川县赤光镇一所偏远学校——再乐小学执教8个年头。是什么原因让您留在大山里?
  刘:我出生在粤东山区,走出大山是我当年最大的梦想。小时候,我一直很努力学习,梦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我考上了广东老隆师范学校。毕业后,通过考核被分配到偏远的小山村工作。记得第一天到学校那晚,我被校长安排在村民的家里住。村民告诉我,学校偏僻,一直留不住老师。曾经也有师范毕业的老师来这里教过,但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的。他说完,又特意望了一下我的眼神。那一夜,我彻夜难眠。是走是留?想到自己也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现在这里正需要我,我怎么能离开呢?于是,我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两千多个日子。
  山区家长对子女读好书走出大山的期盼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从此,无论多累,只要想到班上的孩子,想到家长期盼的眼神,我就会觉得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本报通讯员:2016年,您参加龙川县教学大赛荣获小学语文组第一名,并代表龙川县参加河源市教学大赛荣获二等奖。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您的教学法宝是什么?
  刘:我的教学成长期可以分为教学适应期、教学模仿期和自立教学风格期。在教学模仿期,我一直很注重学习,读教育期刊、读专著,让自己有积淀;在模仿期,我特别喜欢去观看我国名师的課例,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风格让我铭记在心;在前面的基础上我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中,我有激情、幽默风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本报通讯员:2017年1月,您的课例《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中被评为“部级优课”,可以和我们聊聊关于这个成功课例的背后故事吗?
  刘:我们山区的老师能获得“部级优课”确实不容易。但一定要有想法,有想法你才会有行动,有行动你才有出彩的机会。那节课能获得部优,首先要感谢学校给予的平台;其次,也要感谢教研团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得更远!他们都是幕后英雄,把这个出彩的机会给了我。最后就是要感谢自己,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坚持就是一种胜利。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方案,不断地修改、磨课、试教。有点“狡兔三窟”的味道了。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本报通讯员:请问您如何看待山区教育的现状?
  刘:近几年,山区教育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发展还是很快的。通过创建广东省省教育强县、创建国家教育均衡县、创建现代化教育强县等,山区各学校无论是教育硬件、软件还是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等与以前相比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比如我们龙川,今年还考了一个北大生,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列。我们选择一条适合山区教育发展的路子,山区教育还是大有前程的。的确,暂时还存在很多困难,比如师资、教育城镇化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党和政府,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山区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本报通讯员:作为龙川县最年轻的高级教师之一,您一直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成绩不斐,能否谈谈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分别是什么?
  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你要时刻牢记。所以在设置教学目标、采用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情。我是比较喜欢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还有,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带着问题前行,会有不一般的风景。
  本报通讯员:您在开展课题研究方面收获这么多的成果,经验丰富,对于有志于课题研究的年轻教师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们,引领他们走进课研道路吗?
  刘: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我想,搞课题研究不能走于形式,要有更高的目标层次,真正是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加油”。对于课题研究,我的建议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视角,课题不要太大,要小而精,真正以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做到目标明确。其次就是多读专著、读教育期刊,有理论支撑下才能走得更远。接着就是课题组成员一定要集中时间研讨,多思考、善总结,这样才能出智慧。最后就是要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这样才有真正的研究意义,体现课题研究从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
  本报通讯员: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的身份转变,您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吗?很多人感觉教研员都很神秘,(我也一样),您能和我们聊聊教研员的工作有哪些吗?
  刘: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的身份转变,我也需要一个过渡期和适应期。这个身份刚转变不久,我还在努力学习当中,去适应这个新的角色。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者,是教学的指导者。教研员一定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熟悉掌握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和教育教学理论,要深入课堂调研,与教师分析课堂的得失,组织各种专题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员是教学的先行者、实践者、服务者、指导者。
  本报通讯员: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教师培训的?
  刘:培训,是教师的最好的福利。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有不少老师会觉得培训会影响他的教学工作而不太情愿参加业务培训。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培训,表面上看起来是影响了几节课,实质上它对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好好珍惜每一次的培训机会。在培训时要有任务驱动,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学,还要内化于心,学习之后要回来与大家分享学习所得,这是运用与提高的过程,也让培训效益更大化。   本报通讯员:2017年4月,您作为河源市的唯一代表参加广东省第七届语文专业素养大赛。您认为语文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是什么?未来您会在这方面给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吗?
  专业素养强的老师特别有魅力,他上课驾驭课堂的能力特别强。学生也特别期待上他的课。无形当中就有一种吸引力。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写的粉笔字特别美,所以我感觉看他写字就是一种享受,非常渴望他来上课。
  作为教研员,我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比如,组织一些读书会、举办专业素养大赛、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组织课堂教学大赛、组织论文比赛、组织朗诵、组织教师演讲比赛等,通过比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但专业化成长,主要靠自我成长!平时大量阅读书籍,让自己拥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完善的知识体系;经常练笔写作,给学生以导向,给学生以榜样,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不断自我反思,“经验 反思 = 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精彩演绎课堂,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重视专业引领,让专业引领成为一种人生的影响,一种自觉的唤醒。
  本报通讯员:作为一名河源市第三期百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能否谈谈您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刘:当年很幸运,能够成为河源市第三期百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一员。那三年的培训,是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当时培训班的班主任是骆伟山老师,他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很扎实。要求我们要读专著、写读后感,听讲座、写听后笔记,跟岗学习、向名师取经,上公开课、写教学反思,课题申报、走研究之路。三年,身边一直有人督促你成长,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三年,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给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让我在正确的地方,遇到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贵人,就是不断促进你进步的人。
  本报通讯员:在您的名教师工作室揭牌暨第一期跟岗学习活动中,您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源头活水”,得到现场专家和教师的共鸣。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源头活水”的?您成立“河源市刘彩云名教师工作室”的初衷與这有什么关系吗?
  刘:“源头活水”是我采用朱熹的一句诗中的词语。那句诗是这样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给我的启示就是,你要在教师专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远,你要让你的学生在你的教育中能发现更好的自己,走好人生每一步,你就必须努力学习。“学习”就是这个“源头活水”。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成立“河源市刘彩云名教师工作室”就是想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为龙川、为河源教育事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本报通讯员:能否谈谈“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主要有哪些内容?
  刘:“名师工作室”是名师成长的摇篮。它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我会紧紧把握“名师工作室”的职责所在,开展读书会、外出学习观摩、跟岗学习、送课送教、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活动。
  本报通讯员: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再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不同的岗位,在教育教学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感悟,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作为一线教师,我管好我自己的专业成长,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就可以了。但作为教研员,必须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要思考如何提高我们县的老师的教学水平,怎样去开展好教研活动,如何整体推进县域教学质量的提高,减小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在其位,必须谋其职。不忘初心,牢记自己身上的职责所在,团结力量,推动龙川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您说过,要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付出努力。您在教育教学的热情干劲和执著精神令人敬佩,对于名师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样的愿景?
  刘: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真情所在,金石为开。“工作室”是我和我的成员成长的沃土,更是我深爱的“土地”。我应该让灵魂的种子在这块土地上发芽、成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愿所有与我志同道合的伙伴们都能成为河源教育的“明星”。
其他文献
【摘要】情境教学一直是近年来广大一线教师所看重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通过有针对性地发挥情境教学对思维影响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发展,从而反哺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及情境教学内涵,从多方面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放大情境教学对学生认知的促进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认知发展  所谓
摘 要:本文以中考英语听力常考题材中的数字话题为例,从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语言内涵能力的目的出发,意图创建听句子、听对话、听独白(或短文)、听填信息四个听力训练模块,设计信息细节题和间接判断题,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聽力习惯,掌握正确的技巧,顺利通过中考英语听力测试。  关键词:中考英语;听力;训练模块  近年来,中考英语听力测试遵循《考试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
【摘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不断探索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结合实际,实现课堂内容和课外实践相融合,所学知识与学生亲身体验有机相融合。  【关键词】生活素材;学生主体;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道德法治文明建设,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促进小学生文明素质养成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是培养
【摘要】教育部2014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此,教育部组织研究提出了各学段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必达能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为目的的评价活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并且利用好形成性评价对激发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英语教学;学困生  一、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我校在2018年把初二年级18个班分为A部和B部,每一个部又分为“A、B、C”三个层次9个教学班。笔者今年接手两个班的英语,其中
为进一步拓展艺术教育的宽度,我校从以往的主抓精品美剪社团阶段,迈向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全面普及与精品美剪社团兼顾发展的阶段,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舞台的主角,让每个孩子都有作品上墙的发展目标。在此大前提下,作为社团负责人,笔者将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如何把剪纸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相融合等方面浅谈心得。  一、初心追求,邂逅剪纸的世界  剪纸艺术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术之一,影响范围广,历史久远,
【摘要】针对当前英语复习课教学低效、内容简单重复、容量安排不当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了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并把它们整理归结为:做正确的事情,再正确地做事情,把事情做得合情合理。具体到策略为一思复习课目的的确定、二思复习课内容的制定、三思复习课策略的设计。通过“三思”而后行,让复习课有的放矢,让英语复习课走向高效。  【关键词】复习课;“三思”而后行;高效  长久以来,英语复习课一直是让老师
【摘要】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微课来展开教学,是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为此,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应该重视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要在课前运用微课唤醒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致;在课堂中引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课后以微课完善评价机制,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已全面走进城乡初中英语课堂。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融合图文、声音、视频、动画等为一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将着重对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采取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词汇教学  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的基础性单位,也是该
《集合》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作了适当的调整,以“我校校运会报名表”为题材展开教学,结合实际,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而在一年级时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础,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下,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本节课的设计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