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课程。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也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为教学添砖加瓦。

一、发挥技术优势,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在不同阶段认知活动的特点不同,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说,直观、形象生动的讲解,让他们更有学习兴趣。
  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很多同学的认知停留在书本上,仅通过文字了解香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香港的简介。通过观看视频,大家知道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然后倾听“浅水湾”浪涛拍岸的声响,观看“海洋剧场”里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仿佛置身在热闹的香港街市,兴致浓厚,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
  由此可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二、结合信息技术,深化学生对课文理解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它集图片、视频、声音为一体。教师上课时可以灵活使用,展现出来的图像或视频也很生动、直观、形象。有些文字表达不出来、学生难以体会理解的内容,多媒体技术能够更简单地呈现。
  如《乡下孩子》这一课,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在生活中搜集了很多乡下生活的图片或视频,把乡下风景、乡下的人物等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讲解课文时,多媒体课件成了我整堂课的帮手。当生动的视频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当看到乡下生活这么丰富多彩、有趣,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勤劳刻苦时,他们感触颇深,原来我们的城市生活和他们的农村生活,这么不一样。
  理解课文需要一定的背景。当学生远离背景时,我们的教育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理解文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对课文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

三、统筹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时代的主流。现在,电脑的普及化、信息的海量化,让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新知识,也在自主学习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知识,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为了给学习提供背景支撑,我让学生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学生们上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全面了解了宋庆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特征。如果还像以前一样,教师主动讲解人物背景,学生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他们就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探究,查阅资料,梳理归纳,提升能力。
  学习《田园诗情》一文时,我也积极通过多媒体課件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荷兰的田园风光、人民自由的生活方式,如何让孩子自主探究文章的语言魅力、掌握文字使用技巧是关键,我把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当荷兰的田园风光美景出现在眼前,内心的情感喷涌而出,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品读课文中的文字,自发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去细细品读文中的韵味,边读边感悟,自己在书上作批注,这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语文感悟能力


  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对一些古诗创设的意境很难体会。如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体会古诗传达的意蕴,这就需要教师为孩子搭起一个“支架”,培养孩子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如教学《江南春》时,学生能轻松读懂古诗中美丽的春光,但这大好春光背后流露出的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学生却很难体会到。我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琵琶曲》作背景音乐。上课伊始,配着古风情的幻灯片教学内容,伴着古韵的音乐声,我先有感情地朗诵了全诗,学生一下子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意思时,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课件:鸟语花香的季节、依山傍水的城墙、迎风飘扬的酒旗,这是美丽的春光;作者看到楼台,想到南朝建造了那么多佛寺,国家依然面临破亡,这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慨。
  多媒体课件是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读懂了古诗的意思,也读懂了古诗背后诗人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感。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更要体会文字背后传达的情感、价值观,为培养孩子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搭好桥梁。
  总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优化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高中的语文课堂中,散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也是高中生必学的知识体系.通过散文知识点的学习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高中生的审美体系,让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用训练方面的教学,实现让学生把握语言表达规律的教学目标。教师更要鼓励学生逐步把握文章蕴含的言语实践点,品鉴精妙的遣词造句,咀嚼其中典型的句式和丰富的修辞,了解其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学以致用,知识内化为能力。如果学生能在实践运用中懂得优化语言表达技巧,则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规律。一、圈画批注,品味细节真情  圈画批注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借此方法,学
期刊
“自读自悟”的形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收效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契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修养.因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好写作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写作蕴含真情实
“自主先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不学不教”“以学定教”。这个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预习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值得深入思考、不断探究。一、精心设计“预习单
期刊
我和王博都勤奋努力,每门功课皆榜上有名。我更擅长语文,浩瀚的文字海洋任我遨游,不少发表的文章映衬出我的风采。而王博对数学情有独钟,奥赛考场上他自由驰骋,斩获了不少省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用教师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意识融入到写作训练中去;二、敢于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科条戒律;三、创设机会,激励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速了教育现代化,给学校和师生带来了许多新的探索,尤其对乡村小学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笔者对数字化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一、数字化课堂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整合大数据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语文教学中,任何一篇文本都会裹挟着诸如历史背景、文化意识和作者心路历程等资源信息,通过了解与文本相关的延展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期刊
她低着头站在母亲面前,浓密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睑,也遮住了滑落的眼泪.屋内只有她母亲的激动的声音在回荡:“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满分,你怎么就不跟着人家学学呢
朗读是小学高年级主要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可缺少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小学的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的朗读中,需要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正确的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