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潍坊村名作为地名词汇和文化词汇的一部分,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沧桑变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潍坊地区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具有珍贵价值的文化信息往往已经被今天的人们渐渐遗忘了,但我们通过对村名的考察分析,可以使村名中那些积淀已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重新彰显出来,使蕴藏其中的珍贵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为新时期的地名工作提供材料支持和历史借鉴。
   关键词:潍坊村名;地域文化
  
   一、潍坊村名与军事活动
   潍坊处于山东省内陆腹地和胶东半岛的中间地带,扼齐鲁大地之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潍坊独特的军事文化,这些独特的军事文化又通过一个个的村名向人们揭示着那些硝烟弥漫、战火频仍的岁月。
   1、通名反映军事活动类
   通过对潍坊村名的考察,我们发现在村名通名中反映军事活动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
   (1)营:当年军队驻地的营房。例如:
   胡营:元代,辽兵侵宋时曾在此设营。
   郎家营:相传古时牛头镇为两军交锋之地,其东设铁匠营(为军中制造兵器之营地),郎氏迁徙到此定居,故名郎家营。
   (2)镇:在军事上是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例如:
   侯镇:原是渤海南边两座东西相连的土丘,因常有渔船停泊,畅通沿海各地,北海王视为要地,作为海上门户并设侯堡,至隋代始设军镇,时过境迁海水北移,古侯镇发展成为一个大村庄。
   (3)寨:防守用的栅栏;旧时驻兵的营地。例如:
  辛寨:相传袁绍部下大将辛毗率兵在此安营扎寨,其后裔在此留居成村。
   寨里:相传金元时期曾在弥河渡口扎寨驻兵。
   (4)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军队驻扎的营地。例如:
   军屯:相传唐太宗曾在此屯兵。
  苏埠屯:商代墓葬所在的土埠为古代屯兵处,旧志称苏秦墓。
   (5)哨: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例如:
   李家南邵:据传,唐王东征时,此处为驻守留营的边防哨所,因在黄河口以南,谓之“南哨”,故取村名为李家南哨,后演称为今名。
   其他通名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名还有汪家营、先锋营、闫家张营、兵马营、李家寨子、草坡屯、永旺屯、礼让屯、和顺屯等等。
   2、非通名反映军事活动类
   除了可以在通名中反映过去的军事活动外,很多村名也可以从其专名或其整体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过去发生在此地的军事故事或传说。如下:
   北镇头:商朝姚王据逄山作乱,侯王逄伯陵率兵亲征,在此附近布南、北二阵,后刘姓迁来北阵处,取村名为北阵,后谐音为今名。
   将台:此地有点将台的传说。
   刘家辛章:唐王东征时曾在此地设五营三帐,五营在东,三帐在西,因刘氏立村于中心帐旧址外,故名刘家新帐,后谐音为今名。
   担仗沟:相传两军在此交战,以沟为界,箭触崖壁断折,地名断箭沟,后谐音为今名。
   二、潍坊村名与宗教信仰
   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如繁星般散落民间,构成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潍坊村名中体现道教思想和信仰的有以下这些:
   玉皇庙、道士庄、李仙庄、望仙埠、王母宫、龙王庙、下龙宫、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修真观、神旺庄(天仙圣母庙)等。
   2、佛教
   佛教虽然是一种外来宗教,且从东汉时期才开始传入我国,但由于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我国的宗教信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从很多村名中看出来。例如阇黎院、禅寺院、佛爷庙、马家庙子(观音庙)、石佛、观音沟、菩萨峪、阿陀、善家庵、庵顶、庵上等。
   3、伊斯兰教
   早在公元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便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潍坊的青州市属于回族人口分布较为众多的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回族聚居区。因为回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故在其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青州市内有一个云峡河回族乡,其中回族聚居人口众多,境内建有明代清真寺;另一回民聚居地——昭德街还存有元代建立的真教寺。
   但体现在村名中的伊斯兰教色彩并不浓厚,有些村名往往以与伊斯兰教标志性建筑物清真寺的相对方位来命名,例如寺前、寺后等。
   4、其他民间信仰
   (1)三教
   所谓三教就是佛、道、儒三教的总称。在潍坊地名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以“三教堂”“三教”等为名的村庄。所谓三教堂其实就是一种庙宇建筑,因为堂内一般供奉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像(佛教为释迦牟尼、道教为老子、儒教为孔子),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所以取名为三教堂。以此为标志性建筑物的村命名为三教堂(村)。
   另外还有专门崇尚儒学的,例如:
   儒林庄:据考,村处通青州府的大道边,古时有人开店,每逢春闱、秋闱时节,接待参加考试的儒生众多,因店主崇尚儒学,取名儒林店,后成村落,称儒林庄。
  文庙:即供奉孔老夫子的庙宇。以此为标志性建筑物的村命名为文庙(村)。
   (2)英雄人物神化
   一般而言,把英雄作为神来祭拜的,在中国民间主要有关羽和岳飞这两位。像关爷庙、岳王庙等就是因为对他们的崇拜和敬仰而建的庙宇。另外,不同的地方还会有其独特的英雄人物,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敬感激之情,往往也建庙祭之。例如:
   壮汉庙:原名苏家井,元初,贼寇侵袭,村中一壮汉奋勇搏击,壮烈牺牲,村民感其义举,建壮汉庙祀之,随后村名也以庙名。
   艄翁庙:据传,该村有一年久旱不雨,秋种已违农时,此时,有一李姓艄公带来荞麦种子,全村播种得度荒年,村民为此建艄翁庙,村以庙名。
   (3)其他
   城隍庙:“城隍”即为护城河,但是民间把它演绎成是保佑州、县城池安危的神,设城隍庙以供世人祭祀。
   先师庙:里面供奉的是“老师傅”,即狐狸的原型,传说他为人治病,医术精湛。
   东岳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他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
   另外像三关庙、三贤祠、二郎庙、三觉庙、三官庙、三皇庙、海庙、神堂子、红庙子(七圣堂)等等也分别祭祀着当地人们心中能够保佑他们趋吉避凶、去恶扬善的神。
   三、潍坊村名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1、神话传说类
   神话传说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它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反映到地理实体上就形成了神话传说类的村名。例如:
   李仙庄:元代立村,俗称神话中的“铁拐李”母子曾在此居住,取吉祥福寿之意,名李仙庄。
   下卜落沟:传说凤凰在此几经盘旋,欲落未落,故名不落沟,后谐音为今名。
   2、历史故事类
   古老的村名孕育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历史与文化往往通过一个个令人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体现出来,这些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很多都已经无法考证,虽然亦真亦假、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它们也是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下:
   莱章:因该村隶属莱州府,村内文人较多,文章颇具名声,人称莱州府文章,简称莱章。
   后演马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张恒新曾在此演习骑马。
  除了历史故事以外,还有很多历史人物类的村庄名,例如廉颇、善士、学究、韩信沟、张凤潮、王端宇、举人庄、大夫、韩信、滕梁王、徐将军等。
   四、潍坊村名与思想观念
   村名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它不仅寄托着人们的生活意愿,也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对潍坊村名的考察中我们时常会碰到类似吉祥嘉言类的体现人们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趣的村名,它们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体现人们思想观念的村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类则是官方意志的体现。如下:
   太平庄:原名亓村,以姓氏名,后取安康度日意,改名为太平庄。
   北富旺:清朝立村,寓意家富人旺
   团埠:明崇祯年间,王氏建村,因西依埠岭,希冀村民团结和睦,故名团埠。
   和庄:马氏立村,原名马庄,后王姓等迁入,取和睦意,命为和庄。
   类似这样反映人民思想观念的村名还有务本、乐业、平安地、平安庄、聚粮、独乐沟、长命沟、余粮店、老旺沟、兴旺店、平安峪、金沟等等。
   另外像常治官庄、保安、仁安、明德等则更多地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而在潍坊地名中大量出现的红新、兴华、胜利、红星、建国、新华、向阳、先进、民主、前进、团结、东方红等则是受一定时期(“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时期或新时期等)政治环境、思想观念影响而产生的集体更名现象。
  
   参考文献:
   [1]安宏.试谈人口迁移对山东地名命名的影响[J].《中国地名》,2001,2.
   [2]牛汝辰.从方言地名看地方文化[J].《中国语文天地》,1989,3.
   [3]王彦.山东地名中的山东方言[J].《氏俗研究》,2002,2.
   [4]潍坊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潍坊市志[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同样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不能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
期刊
摘 要:教练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应该养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关键词:教练员;情感交流;情感素质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情感支配理智。体育训练,由专业特点决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应针对相应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采取照顾代课人员的考录及补偿政策,中央财政建立激励机制对地方化解债务给予适当支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义务教育
期刊
税务稽查作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承担着“外促整规、内促征管”的重任,稽查部门通过开展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充分发挥税务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以查促廉、以查促改”的职能作用。最近笔者通过深入稽查一线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基层国税稽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使税务稽查应有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执法手段不强。一是查证难。目前很多企业是家族
期刊
在一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袖,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其素质及能力。我们许多的老师一旦接手班主任的工作就能显出个人本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每次发言都能有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的东西,但毕竟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既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细致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叙述了如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障碍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
期刊
摘 要:“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折射出社会历史前进的足迹,展现出丰富的社会文化事象。” [1]“大量的地名都是当地居民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每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在相同的文化圈之内,他们所起用的地名往往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和居民的心理特征。”[2]楼盘名称归属于地名之列,属于特殊的地名,楼盘命名这一语言现象也折射出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本身语言和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摘 要: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以及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内地与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深,许多香港社区词汇不断涌入内地并被普通话所借贷华和吸收,成为普通话词汇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港词北进”或“粤语北上”。本文主要考察普通话词汇对香港社区词汇的借贷现象,即词汇间借贷的程度,借贷形成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借贷;义项;传意;名实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质、量、度的涵义的阐释,浅析度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从而对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怎样更好地把握“适度”原则,提供了一些启示,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关键词:度;相对性;绝对性      一、质、量、度的涵义   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它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