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ne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相关制度、多途径提高企业课程建设参与度、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综合能力、完善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中的学生反馈机制、构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等促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企业参与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69-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教融合获得更多教学和科研成果。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或成熟,存在政府和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象。对此,应进行统筹规划,提高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尤其是提高企业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参与度,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
  一、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
  在职业教育领域,企业作为职业院校不可或缺的学习、实习或实训的地点,意味着教育机构的内涵已由传统的纯学校形式扩展至企业主体。产教融合拓展了职业院校和企业这两个概念,教育不再只是职业院校的事情,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更为合适。产教融合中课程建设不再局限于学校一方,企业参与也显得尤为重要,课程建设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
  从产教融合的角度看,可以把高职院校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核心课)。其中专业基础课离生产实践较远,专业课(含专业核心课)离企业生产实践较近。专业课(含专业核心课)中有一部分教学任务主要由职业院校利用自身条件完成,还有一部分教学任务必须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模拟企业条件实施或与企业共同完成。这样一来,教育就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加上企业高层领导、部门主管、企业实践指导师傅及员工甚至客户等更多的互动主体。政府、学校和企业作为合作方不但是一个教育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更大范围的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
  企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主要源于企业参与在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课程目标方面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课程目标指向实训和生产实践现场,既指向当前的生产实践,也对未来的生产实践发展和目标有一定的预见性。在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目标要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并结合相关理论确定,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叠加。企业一般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管理方案和企业文化方面领先于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当下实践生产、未来发展需要哪一种类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较为精准地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教学模式方面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比较成功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德国双元制”“美国和加拿大CBE模式”“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在中国应用得比较多的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这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而形成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教学模式都是立足于生产实践,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检验和直接推动下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此,在运用这些课程教学模式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时,企业的加入有利于这些模式的完善和发挥更大作用。
  (三)课程内容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偏向理论的课程内容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要将企业的生产实践与课程的理论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参与是关键,因为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部分理论已经经过企业的生产实践验证,企业对生产实践的理解以及对从事生产实践所需素质要求的理解最深刻,将企业生产实践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照要求融入课程内容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因此,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理论联系生产实践不足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方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企业拥有重要的发言权,这也是课程教学效果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体现。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不仅仅展示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展示职业道德及个人品行等,亦即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所有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出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如果职业院校把企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包括学生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评价中,那么毕业生就能更符合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这彰显了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促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企業参与课程建设相关制度
  高职院校的专业骨干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综合实践课是最为重要的产教融合类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都应起到主体作用,也就是说,企业也要担当产教融合类课程建设的主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仍然由学校主导,学校在产教融合类课程建设中扮演着实质上的领导者角色,而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则需要学校的支持帮助,使得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难以落实。基于这样的课程建设实际,高职院校应制订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相关制度与措施,即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参与方式、参与程序、时间、内容、组织等方面具体确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形成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制度性文件,从而从制度建设上保障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实现和实施,保证企业的意见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多途径提高企业课程建设参与度
  鉴于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更为积极和更为主动地引导和帮助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提高企业课程建设参与度。其一,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让企业明白参与课程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人,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对课程建设中的关键和具体要求的认识比较科学,但缺少实践操作的检验,这就需要企业的指导与融合,而企业参与课程建设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实现教育转向,使其所培养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更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对自身发展乃至所属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二,高职院校应在企业技术研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在产教融合中,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管理方案创新、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催生技术革新的灵感、创新的管理思维,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让企业体会到参与课程建设对双方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从而更有动力参与到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其三,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建设能力,或者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课程开发能力,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开发能力,然而,企业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往往比较缺乏,对此,高职院校可为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人员提供相关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课程建设参与能力。其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多倾听企业的声音,赋予企业更大的话语权,促使企业真正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   (三)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综合能力
  要想在产教融合中促进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必须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综合能力。因为要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教师不但要成为教育教学的高手、技术技能的尖兵,而且要成为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能手、科研的好手,还要成为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行家里手。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课的,他们在企业的实习和实践时间很短,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是很了解,往往面临课程开发设计能力提升难、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难和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提高难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参照国家已出台的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相关制度文件,建立相关的实施细则,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实践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如通过教师职称评审晋升办法倒逼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参与生产实践,才能对生产实践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生产实践过程有真切深刻的体悟,从而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四)完善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中的学生反馈机制
  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享受并承担课程建设的所有结果,并体验课程应用的全过程,是反映课程建设优劣的终端感受者,因而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学生对课程运行有着丰富的体验,有着最为直接的感受,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运行及融合是不是科学合理,是不是符合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不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对这些问题学生会有自己的认识,高职院校也应予以重视。学生在产教融合中的认识是从他们的角度认识企业生产实践及企业生产环境,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产教融合的需求,部分体现了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运行情况,因此应重视学生的反馈。重视学生的反馈,其实就是把学生纳入课程体系,并通过这种方式反映企业的课程参与情况,再反过来提高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效果和质量。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也能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五)构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
  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措施保障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实现。可以考虑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如通过成立地方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校企研发服务中心、技术改造与应用中心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可以有不同的运行模式,可以是多所高职院校和多家企业建立多对多的关系,也可以是多所高职院校与产业或者行业协会的多对一关系,还可以是高职院校协会与多家企业的一对多关系。这些运行模式可以互相融合,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变换,在产教融合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运行模式,应进行随机调整。构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共同体的关键是在各共同体成员间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和深入的产教融合,从而共同提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价值,以及促进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曾东升,刘义国,尚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治理政策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1).
  [2]吴显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
  [3]刘月霞,马云鹏.课程领导的“困”与“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5(4).
  [4]姜大源.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教育学意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
  [5]聂劲松,等.校企合作:从利益共同体到治理新格局[J].职教论坛,2018(12).
  [6]冉云芳.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7(1).
  [7]邓泽民,董慧超.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陈满秀(1969—   ),女,汉族,湖南祁阳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研究与教学。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路径,提出应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党政联系思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遴选,激发活力,建强思政教师队伍;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办好思政课强有力的支撑;把握时代话语,丰富思政课“基础和条件”的内涵,从而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党政联系 思政工作 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
【摘 要】本文分析“融媒体”对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契机和新挑战,提出“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创新机制和举措:树立“融媒体”理念,把握“融媒体”的发展趋势;以高校“融媒体”为传播中心,积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政府健全“融媒体”监管保障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整合“融媒体”丰富资源,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搭建“融媒体”师生互动交流平
满卧室的植物,发财树、白玉兰、红掌、多肉、文竹、菖蒲,一个一个死光,唯绿萝还活着.rn像一切通俗故事那样,最不起眼的挺到最后.草根逆袭.rn我把赤橙黄绿各种植物挨个儿搬回
期刊
本文以网络广告课程为例,探讨新商科背景下创客培育模式,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创客运动提供便利、创客运动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创客理念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激
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论述“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留学生文化教育,分析高职院校留学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针对高职院校留学生文化教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探讨动漫文化在高职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功能,即价值导向与文化认同功能、政治宣传与保证功能、道德教化教育功能。  【关键词】动漫文化 高职学生 意识形态 阵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55-02  动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通用性,能够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广泛流行,可以承载丰富的民族
【摘 要】本文阐述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必要性,论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针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面临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配”、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等阻碍因素,提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机制;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价值共识;整合各方资源,增进校企合作。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论述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学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学习分析學,分析慕课学生、慕课教师和慕课建设者所处地位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探讨这三者之间应该如何组成科学、高效的教与学的生态循环,并具体提出包括慕课学习者自适应学习机制、慕课教师个性化教学机制、慕课建设者动态系统优化机制在内的慕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慕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本文针对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双向渗透、三方融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并论述具体的构建路径:设置“通—专—选”三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多链条演练”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营造“思创融合、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内修外引”提升创新创业团队师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