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生命和思想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世界美术领域中,西班牙艺术家显得十分地活跃并且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毕加索、达利和米罗等艺术大师之外,还有以材料绘画创作并赋予其生命活力和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的安东尼·塔皮埃斯。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被国际艺坛公认为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的领军人物。非定型主义绘画是属于抽象美术中的另类表现形式。20世纪20年代物理学中原子分裂的发现震撼了世界对质量的新界定,同时也影响了艺术界一些画家的表现观念。至此世界美术逐渐向与现实分离的抽象表现演进发展,艺术家对作品通过自身的思想与感受以表现更深层领域的精神层面,塔皮埃斯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杰出艺术大师。
  塔皮埃斯1923年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其家庭背景和当地文化界、政治界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其母亲出身于出版商之家,父亲则是一名律师。他在18岁时曾患肺结核而休养两年,休养期间一直模仿艺术大师的绘画风格学习绘画,如凡,高、毕加索,他还常看其他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书籍,并决心走绘画之路,而且在这期间,他不只是沉醉于艺术,对文学、哲学和音乐方面也是极其喜爱。21岁的时候因为父亲是律师的原因他选择了就读法律,同时也结识了当地蓝色艺术团体几位当时重要的艺术家,如布罗莎等人。在这个团体里,诗人艺术家布罗莎是一位将塔皮埃斯带进前卫艺术门户的重要人物,而且成为了他一生的挚友和艺术伙伴,同样因为这个团体,塔皮埃斯才有机会认识了著名画家米罗,他也才能接触到关于超现实主义的各种信息而让他眼界大开、思维扩展。塔皮埃斯在24岁时为了从事绘画创作最终放弃学习法律而自学转入艺术界。
  从开始下定决心从事绘画之后,塔皮埃斯跟当地的具有相同志向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起经常交流艺术活动,并且创办了前卫杂志《立方七》,而且还创设了与之名字相同的艺术团体。他在27岁时便在巴塞罗那举办了个人第一次画展,这个时候的塔皮埃斯的艺术创作处于从超现实主义表现逐渐向抽象表现形式转换的状态。此时他获得法国政府的奖学金到巴黎游学十个月,开始走进更大的国际美术界,认识了很多活跃、积极的现代艺术家并与之经常交往联系。之后,他由于绘画技巧的进步和思想深度的提升,在各大国际艺术展览中频频获奖几十次受邀在著名博物馆和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塔皮埃斯少年与青年时期的绘画倾向于超现实主义风格,其后由于对其复杂的人生体验、主观的外在变化,画家从对一个问题到人类整体的深远问题作研究探讨,这种思想感受便构成了他绘画的基本语汇,并在艺术形式探索方面开始发掘出属于自己绘画表现语言——让材料成为一种有性格的生命和思想。
  任何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都有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事实上,作为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的先驱者,塔皮埃斯的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一共经历了四个演变时期:分别是第一时期(1953至1957年)、第二时期(1958至1959年)、第三时期(1960至1963年)和第四时期(1964至1969年)。而在这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画家对了解材料自身“性格”的敏感,不论是从视觉上还是质感上都是凸显了材料的本质美感,而且长时期对材料的改革探索和自身思考的反复碰撞都表现了他对材料绘画创作的全身心投入的执着态度。纵观塔皮埃斯在这个漫长时期所形成的"iX绘画艺术,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幅画布,大块宁静平面的巨大空间,各种材料薄厚的鲜明对比,都显出了一种荒凉和孤寂感,然而有时许多土灰色的大色面仿佛就像一面面“土坯墙”将观者拒绝隔离,在使人无法逾越这一面面“墙”之余也感受了内心被压迫的沉默。对塔皮埃斯而言,材料本身在美学上的各种性质分析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材料它可以在创作中被当成属性转换的一种追寻的载体。而且,这些“观之以为墙”的作品之中最本质的绝对不是材料的肌理或者结构技法等等的画面效果,而是将材质所代表的思想精神延续,这些像“墙”的作品向观者展现出一个变化无穷的魔法世界,仿佛画家可以在瞬息之间将无形变有形、将虚幻变真实。而这种将他的作品赋予了一种“土坯墙”的显著特性恰恰与他本身存在结合在一起(“墙”在西班牙的发音与“塔皮埃斯”一致),这样的表现与其中渊源可以说是浑然天成,同时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更多内涵的探索可能。对此,塔皮埃斯曾在一篇“关于墙的通讯”的文章中就说过他从早期开始绘画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墙”的特性所能提供的丰富性的创作表达。事实上,他的作品中除了“墙”的特性让人印象深刻之外,还有其中一直反复出现的特定的符号和字母同样引起观者的好奇和各种猜想。塔皮埃斯一直尽心致力于让自己与创作融为一体,他绘画所表现的符号、字母与本人像“墙”一样地与自己有极深的渊源,比如其中经常出现的字母“A”和“T”。“A”字母是他名字(安东尼)的第一个字母,主要代表了他自身的存在,而“T”字母指的是他太太特瑞莎(Teresa)的意思,有时候也代表他本人姓氏Tapies。并且,符号“×”字同样也是频繁地出现于作品之中,这个“×”字在此被他赋予了更为隐喻、但也是更为深刻的内涵,塔皮埃斯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我画在许多画中,可以发现真实与真实本身的矛盾困惑。这十字交叉口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这两个完全陌生的人的相交处。”而他把这种矛盾的挣扎看做是要发现真实的现实、寻找世界的真理的过程。他这种让材料自我表现的方式加上符号与字母,使作品的内蕴意义显得更加深邃,空间的想象则更为宽广也让其绘画语言显得更加多元化。艺术评论家西利西曾对塔皮埃斯作品中的各种符号象征有过这样的评论:“他的宇宙符号世界,总归一句话可以理解,那就是影像。”在塔皮埃斯作品中除了“×”、“T”、“A”这种字母符号之外,还有偶尔出现的眼睛、手、月亮、树、楼梯、脸等具有图案性质的符号实际上象征着画家内心对外在世界所折射的“影像”。并且,这种“影像式”的绘画语言也构成了独属他个人的神奇深奥的艺术世界。
  总之,塔皮埃斯的作品充满着某种不可能性,就好像他自己认为的艺术都可以当成是一种陷阱或者游戏来让观众重新认识和接受,他本人也是似乎把材料引进绘画的过程当成了一种游戏,然后将材料本身的特质转换成为一种有生命感的存在,从而使观者对材料有新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事实上,由于他的艺术作品建立了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神秘绘画语言,所以其作品内在含义终究还是属于比较晦涩难懂,当然,造成他作品不被一般人所理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和其自身丰富的哲学思想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塔皮埃斯从小就对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印度、日本和中国哲学思想的书籍,从而使他越发地重视来自东方的哲学思想和其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独特审美取向。这种出于自身的兴趣和对学术的重视的相互结合的态度,使他对东方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非凡理解,从而完善了他的创作思想,以至于他后来被广泛认为是西方艺术界中最了解东方哲学文化的绘画大师。他还曾说让自己感到不解困惑的是东方人反而经常轻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向西方靠拢,还认为东方人实际上反而是能使诗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人。他十分推崇赞赏东方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哲学思想更让他向往并认为那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而说到对塔皮埃斯个人的艺术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便是中国的禅道精神。
  与西方强调主宰自然、利用自然的态度不同的是,中国禅道精神讲究“天人合一”,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态度。“禅道”平易近人,因为它有着身体力行的特性,它还提倡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皆有存在之价值及意义。若要以禅悟道,那么便应该对每种事物都去关注和体会,这个最终要悟的“道”对于塔皮埃斯来说,就是东方哲学所说的“永恒”、“本我”,就是永恒的世界的真理。在接触了解东方哲学的过程中,塔皮埃斯在中国禅道精神之中找到了他的心灵需求,认清了追求的归宿所在,所以他的个人精神与禅道精神在产生共鸣的同时,其艺术创作又能与之相互印证呼应。比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反复出现的各种几何符号或者抽象形状的类似表达,其实就是他经常坐禅冥想而精神思想有所触动的绘画表现。还有他对生活材料的重视与对头发、脚印的类似运用都体现了一种人与物质没有高尚卑贱之分的平等的禅道精神。他的有些作品还以类似中国书法的书写表现形式,突显了一种“意与气合”的东方精神。不只这些,中国书法绘画典型的“飞白”技法与浓淡晕染的墨色效果都出现于他的作品之中,这种“虚实”的变化表现了东方艺术哲学中所讲究的“空灵”、“深远”的意境。
  除了中国的禅道精神之外,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也曾经对塔皮埃斯有过深刻的影响。比如里面的一句“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虽然表面指的是一种看似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但实际上又是一种圣人之道不被世人所容易理解的神奇的同化境界。而塔皮埃斯在理解这句哲学经典的基础上就曾诠释自己的作品是“融合于灰尘”,这其实也可以看出这两者之间皆为深沉同化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同时还体现在塔皮埃斯的作品思想与东方哲学思想这两者之间,在找寻彼此到达的理想彼岸竟然也是如此的接近。尤其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画面效果,与老子所言的“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意味极为契合。并且,他还著有《反美学的艺术》《艺术实践》《自传》和《绘画与虚无》等书籍以阐述自己从吸收东方哲学思想蜕变而出的独特艺术观,对现代艺术的推进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塔皮埃斯这种土生土长的欧洲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浓厚鲜明的东方意味都直接说明了他对东方哲学思想的喜爱、重视及透彻的理解程度,甚至还曾经有中国画家在给他的信件中说,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自己祖国的艺术精神。但是,虽然塔皮埃斯对东方哲学思想百般赞誉叹服,但并不是说他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东方哲学思想,事实上他只是将其作为可以印证思想精神的探求、作品内涵的完善的一种有力手段。虽然他在对东方哲学思想的重视程度与接受影响的方面上与其他西方艺术家相比有所区别,但是他与其他西方艺术家的艺术立场却是同样的“以西为本”。他们终究还是以西方艺术的观念和思想来接受东方文化艺术,通过对其有取舍的梳理而吸收其中有益的营养,最终对自身依托存在的西方文化艺术进行改进。
  在塔皮埃斯的许多作品中都被他以一个主旨来处理,那就是以加泰罗尼亚人的精神创作。虽然他的作品的艺术形式有受到欧洲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但是他在思想文化深度上很努力地去感受故乡加泰罗尼亚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故乡的土地上汲取其传统的营养。加泰罗尼亚拥有深厚的艺术人文底蕴,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这也就养成了当地人民爱好艺术并且心怀宽广、民主自由的追求。几个世纪以来的艺术史上,在这个肥沃的艺术土地上孕育了毕加索、达利、米罗等重量级的国际艺术大师,他们从这里发端,然后走出西班牙、走上全世界。
  对于毕加索、达利、米罗、克里等同根同源的著名艺术家,塔皮埃斯曾经说他们才是他真正的老师。毫无疑问的是,一个著名的国际艺术大师对当地的艺术文化影响是不可言喻的,是巨大深远的。在塔皮埃斯的艺术风格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作品可以看出受到毕加索,或者克里,或者米罗等人的各种影响。比如在画面表现上,画家绘画中的符号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受到米罗的影响,而他画面的神秘符号象征是大部分人对其艺术风格的认识理解的主要来源,当然,这也是因为米罗的像儿童画般的符号象征的艺术被同样来自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塔皮埃斯所理解并喜爱。又比如他对线条的使用,一些结构线或者中轴线的手法表现似乎能感觉到克里的某些因素影响。对于毕加索,塔皮埃斯对其更是有着一种尊敬甚至崇拜的思想感情,他尊敬毕加索的人格、崇拜毕加索的艺术、钦佩毕加索开创新的现代艺术风气的胆量和能力。而且,他和毕加索不仅在个人政治追求立场是一致的,甚至在艺术创作的精神层面上,他们都是同样有着独特的创造性和破坏性,事实上,很多艺术家不缺少创造性,但是破坏性更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因为破坏只是创造的过程,破坏之后重新构建新的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诚然,一位画家的艺术观的形成受着诸多因素所影响,实际上如杜尚、达利、恩斯特、杜布菲、加西亚和波依斯等人的思想观念或者作品表现都对塔皮埃斯的艺术有过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的各种影响。作为非形式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塔皮埃斯不同于其他画家对材料仅仅只是看成为绘画的载体,而是发掘了材料的内涵和可拓展空间的可能性。他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材料重新获得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审美特性,这像是赋予了材料新的生命和思想,他的艺术不仅颠覆了传统绘画的创作形式和审美习惯,而且在他自身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建立了另外一种独具一格又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成为国际艺术舞台上首要的艺术大师。
  不仅如此,作为西方艺术界公认最具东方哲学思想的绘画大师,塔皮埃斯绘画艺术中的创作、思想等各方面所蕴含的东方因素,他这种对待东方哲学思想的喜爱和重视的态度到吸收其内在精华以改造自身艺术的种种探索,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旺盛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人文价值。同时,这对于现今中国人在看待自身传统文艺价值的认识与探索方面上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它一直都被认为是影响国家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差异性,但其共性特征还是显而易见的。梳理国外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及干预措施,对于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青少年犯罪的表现形式多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涉及的都是治安案件,但近年来刑事案件比例有所增加。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一年一度的新影像系列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期间举行,该展览试图展现当代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国际性。这次参展的六位摄影师不同的摄影技巧和背景体现了当今摄影艺术的多样性。莫伊拉·戴维将邮票、邮戳和邮寄地址经过光学作用融入每张照片,乔治·乔治奥记录了现代土耳其在西化大潮和流行文化中对民族传统和自然景观的保护,迪安娜·劳森注重表现各阶层非洲裔美国人的肢体动作和不同经历,道格·理
金秋10月,我们一行四人在比利时办完公务后,取道卢森堡返回巴黎。我们一行沐浴着异国他乡和煦的朝阳,驱车直奔卢森堡。我们先是奔驰在比利时中部丘陵,尔后进入阿登高原。沿途,田畴沃野,悠然牛羊,农庄小屋,风光旖旎,实在令人心旷神怡。200来公里的路程,不到3个小时,我们便顺利抵达卢森堡。  在巴黎工作,常年置身于美丽繁华的巴黎,再看卢森堡,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的感觉。她既没有巴黎车水马
大峡谷,大峡谷,鬼斧神工,难以描摹你的震撼;洪荒再现,难以叙述你的亘古。  向北,从凤凰城驱车,向北,道路笔直,直到天际。荒漠,疏草,惊鸿一瞥的仙人柱,绵延数百公里,空旷得恐惧,单调得厌烦。  进入山区,路,艰苦而多姿,松林构成的画屏,扑面而清新。越圣多纳(Sedona),过旗杆市(Flagstaff),掠汉弗莱斯峰(Humphreys),下山,平原,又是荒漠,疏草;疏草,荒漠,而大峡谷的气息逐渐
美国人口调查局最近公布的2007年美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拉美裔、亚裔、非洲裔美国人等被称为美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显著。而美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当属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县。  据统计,洛杉矶县目前的“少数民族”达700万人以上,占该县总人口的70.9%。其中拉美裔人口约470万人,非洲裔人口约100万人。   洛杉矶县的拉美裔人口数居全美第一。其他人口中,非拉美裔白人约290万人,亚洲
提到科学你会想到什么?是枯燥无聊解释也听不懂的理论,还是长篇大论密密麻麻如同乱码的符号,抑或是学者口中玄之又玄的物理现象?仿佛种种与科学有关的事物就逃不开“严肃”二字。然而科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又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正在努力摆脱陈旧的外衣,以趣味性吸引人们的关注。趣味科学应运而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趣味科学就是希望通过创意好玩的方式,让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兴
CART疗法属于癌症免疫疗法范畴。免疫疗法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一种治癌方法。免疫系统帮助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人体免疫系统由白细胞和淋巴系统的器官及组织构成。免疫疗法是一种生物学疗法,而生物学疗法是一种采用生物活体物质治疗癌症的疗法。免疫疗法怎样对抗癌症?  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是侦测并摧毁异常细胞,因此很可能阻止或控制许多癌症发展。例如,免疫细胞有时会被发现于癌瘤内部或附近,这些细胞被
都市人爱乡村    今天,返朴归真在英国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求,享受乡村生活的愿望日趋强烈。在空气清新的早晨挤羊奶喂猪,吃着自家制作的黑莓果浆告别落日的余晖,远离城市喧闹,聆听田园牧歌,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美景。虽然在乡村置地、建房、种菜、养牲畜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但城里人却乐此不疲,热情不减,决心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到底。  英国近年来从城市迁往农村的人口剧增,已经超过进城的人数。英国乡村管理局
雅克布·劳伦斯  1941年,23岁的雅克布·劳伦斯已创作完成了60幅关于大迁移的小幅蛋彩画作品,描绘了自1915年开始的非裔美国人从南部郊区到北部城市近30年的移民潮。劳伦斯是20世纪著名美国非裔画家之一,以描绘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生活见长,移民系列作品让他一举成名。今年4月至9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这些作品收集起来展示给大众,试图通过再现这段历史进一步探究大迁徙的历史传承及其对美国文化的后续影
农村中职学校受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导致农村中职学生技能水平相对较差。本文从农村中职学校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Pro/E软件课的教学实践,验证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混合教学模式对提升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水平的积极作用,能为今后我校普及开展混合教学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职学校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