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扶贫开发为贫困乡村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疆南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拥有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含义及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知名度高且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 威胁四个方面阐述了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4.010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急需待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是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通过非遗旅游产业的开发来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来全面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扶贫新模式和新手段。随着精准扶贫的模式在不断的丰富,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进行精准扶贫这一造血式扶贫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贫困居民消除或减少贫困。从相关旅游扶贫研究结果中总结发现,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非遗旅游扶贫的实际减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对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以及当地知名度高且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 威胁四个方面阐述了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2研究区域的概况
本文研究的样本点位于麦盖提县,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具有“小金三角”之称;离喀什机场较近,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该县属于维吾尔族典型的聚居地区,约89%的人口是能歌善舞的刀郎维吾尔族,也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目前,麦盖提县已被列入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自治区级7个、国家级2个,其中该县拥有县级传承人33人、地区级传承人2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库木库萨尔村位于麦盖提县县城南7公里处,东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村总人口 1612人,总户数386户,其中建档贫困户有151户,占39.12%。
3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
3.1优势(S:Strengths)
3.1.1政策优势
2016年8月,黨中央国务院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全方位的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最终促使实施当地的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1万个重点支持的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的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754个村入选,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有8个村,其中之一就是本文研究的库木库萨尔村的库木库萨尔村。因此,本文案例地选择具有代表性。
3.1.2区位优势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处于叶尔羌河流域五县的交汇中心,距离喀什机场较近,且在麦盖提县建成通车的310麦喀高速公路线和215三莎高速公路线均经过该县。而本文研究的库木库萨尔村,位于麦盖提县县城南7公里处,具有明显区位优势。
3.1.3资源优势
喀什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非遗旅游资源集聚区,而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相对较丰富。例如:刀郎麦西来甫、刀郎木卡姆艺术这类观赏表演类的非遗资源,刀郎农民刺绣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非遗资源可以用于民俗特色手工艺产品开发。
3.2劣势(W:W eaknesses)
当前库木库萨尔村在非遗资源扶贫开发定位以及产业化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较多的非遗旅游项目当中,缺乏准确的非遗资源市场开发定位,相关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并且各个非遗资源之间没有很好的进行优化组合。
缺少专门针对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资源的外界宣传门户网站等基础建设,导致外来游客难以及时获取具体的相关非遗旅游产品信息。
当前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资源开发,未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非遗旅游资源不温不火的局面。库木库萨尔村属于贫困乡村,当地经济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对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3机遇(O:Opportunities)
政府部门重视通过对非遗旅游资源的传承与弘扬来促进非遗旅游扶贫开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广大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出现很大的变化,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喜爱,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渴望身临其境的体验他乡特色的风俗艺术等。从而导致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出现不断上升的有利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分别发布了各个级别的非遗名录以及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名单。并且都在大力发展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办各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培训班,积极申报与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这些十分有利的因素为今后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期。
3.4威胁(T:Threats)
3.4.1非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当中的负面影响
非遗旅游扶贫开发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非遗资源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活态。而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过程,非遗旅游开发为了迎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而丧失了文化本身的内涵,就有可能使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生存空间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3.4.2形成一定规模的非遗旅游产业链
贫困地区的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扶贫开发项目,需要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要加大对当地的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力度。近些年,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于贫困地区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还需要通过市场这双无形之手来进行调节,从而最终形成较为全面的非遗旅游产业链。
4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对策
本文通过结合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由SO 对策分析、WO 对策分析、ST 对策分析和 WT 对策分析构成的对策矩阵(如表1),以期为库木库萨尔村旅游扶贫开发对策提供思路性建议。
5结论
本文通过对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知名度高且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 威胁四个方面闡述了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SO 对策分析、WO 对策分析、ST 对策分析和 WT 对策分析构成的对策矩阵。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旅游精准扶贫,制定出一系列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战略。库木库萨尔村要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变各非遗资源优势为非遗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的推进非遗旅游精准扶贫。最后,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去不断完善与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 年)》印发[EB/OL].(2011-12-01).http:/ /www.gov.cn/jrzg/2011-12/01/content_2008462.htm.
[2]欧阳正宇.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7):201208.
[3]丰志美,张欣然,李琳. 四川旅游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以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636+638.
[4]张婉玉,张晓林,程思. 四川民族文化旅游扶贫SWOT分析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3,(05):159162.
[5]荣茹.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526653+6786.
[6]陈坦. 基于SWOT分下的恩施州旅游扶贫问题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4,(11):101.
[7]毋佳佳. 庄浪县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J]. 山西农经,2016,(08):1011.
[8]刘祥恒,罗明义.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以永善县为例[J]. 郑州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04):1620.
[9]刘祥恒,罗明义. 乌蒙山片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5):3643.
[10]方爱明,魏晓洁,王德海.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846786.
关键词: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4.010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急需待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是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通过非遗旅游产业的开发来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来全面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扶贫新模式和新手段。随着精准扶贫的模式在不断的丰富,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进行精准扶贫这一造血式扶贫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贫困居民消除或减少贫困。从相关旅游扶贫研究结果中总结发现,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非遗旅游扶贫的实际减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对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以及当地知名度高且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 威胁四个方面阐述了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2研究区域的概况
本文研究的样本点位于麦盖提县,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具有“小金三角”之称;离喀什机场较近,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该县属于维吾尔族典型的聚居地区,约89%的人口是能歌善舞的刀郎维吾尔族,也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目前,麦盖提县已被列入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个、自治区级7个、国家级2个,其中该县拥有县级传承人33人、地区级传承人2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5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库木库萨尔村位于麦盖提县县城南7公里处,东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村总人口 1612人,总户数386户,其中建档贫困户有151户,占39.12%。
3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
3.1优势(S:Strengths)
3.1.1政策优势
2016年8月,黨中央国务院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全方位的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最终促使实施当地的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1万个重点支持的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的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754个村入选,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有8个村,其中之一就是本文研究的库木库萨尔村的库木库萨尔村。因此,本文案例地选择具有代表性。
3.1.2区位优势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处于叶尔羌河流域五县的交汇中心,距离喀什机场较近,且在麦盖提县建成通车的310麦喀高速公路线和215三莎高速公路线均经过该县。而本文研究的库木库萨尔村,位于麦盖提县县城南7公里处,具有明显区位优势。
3.1.3资源优势
喀什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非遗旅游资源集聚区,而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相对较丰富。例如:刀郎麦西来甫、刀郎木卡姆艺术这类观赏表演类的非遗资源,刀郎农民刺绣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非遗资源可以用于民俗特色手工艺产品开发。
3.2劣势(W:W eaknesses)
当前库木库萨尔村在非遗资源扶贫开发定位以及产业化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较多的非遗旅游项目当中,缺乏准确的非遗资源市场开发定位,相关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并且各个非遗资源之间没有很好的进行优化组合。
缺少专门针对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资源的外界宣传门户网站等基础建设,导致外来游客难以及时获取具体的相关非遗旅游产品信息。
当前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资源开发,未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非遗旅游资源不温不火的局面。库木库萨尔村属于贫困乡村,当地经济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对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3机遇(O:Opportunities)
政府部门重视通过对非遗旅游资源的传承与弘扬来促进非遗旅游扶贫开发,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广大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出现很大的变化,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喜爱,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渴望身临其境的体验他乡特色的风俗艺术等。从而导致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出现不断上升的有利现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分别发布了各个级别的非遗名录以及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名单。并且都在大力发展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办各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培训班,积极申报与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这些十分有利的因素为今后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带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期。
3.4威胁(T:Threats)
3.4.1非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当中的负面影响
非遗旅游扶贫开发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非遗资源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活态。而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过程,非遗旅游开发为了迎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而丧失了文化本身的内涵,就有可能使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生存空间出现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3.4.2形成一定规模的非遗旅游产业链
贫困地区的库木库萨尔村的非遗旅游扶贫开发项目,需要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要加大对当地的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力度。近些年,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于贫困地区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还需要通过市场这双无形之手来进行调节,从而最终形成较为全面的非遗旅游产业链。
4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SWOT分析对策
本文通过结合库木库萨尔村非遗旅游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由SO 对策分析、WO 对策分析、ST 对策分析和 WT 对策分析构成的对策矩阵(如表1),以期为库木库萨尔村旅游扶贫开发对策提供思路性建议。
5结论
本文通过对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知名度高且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并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 威胁四个方面闡述了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扶贫开发的SO 对策分析、WO 对策分析、ST 对策分析和 WT 对策分析构成的对策矩阵。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旅游精准扶贫,制定出一系列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战略。库木库萨尔村要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变各非遗资源优势为非遗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的推进非遗旅游精准扶贫。最后,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去不断完善与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 年)》印发[EB/OL].(2011-12-01).http:/ /www.gov.cn/jrzg/2011-12/01/content_2008462.htm.
[2]欧阳正宇.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7):201208.
[3]丰志美,张欣然,李琳. 四川旅游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以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636+638.
[4]张婉玉,张晓林,程思. 四川民族文化旅游扶贫SWOT分析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3,(05):159162.
[5]荣茹.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526653+6786.
[6]陈坦. 基于SWOT分下的恩施州旅游扶贫问题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4,(11):101.
[7]毋佳佳. 庄浪县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J]. 山西农经,2016,(08):1011.
[8]刘祥恒,罗明义.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以永善县为例[J]. 郑州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04):1620.
[9]刘祥恒,罗明义. 乌蒙山片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5):3643.
[10]方爱明,魏晓洁,王德海.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846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