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方内服,疗程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和肝脏硬度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肝脏硬度值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软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虽已进行多年,但仍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关注.本文就肝硬化与中医相关病证的关系、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指向和3个阶段等理论和临床细节进行了探讨和系统阐述,对这一领域的中西医理论衔接、病证互鉴、阶段性治疗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与困扰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的 建立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中8种成分的一测多评法和指纹图谱,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以芍药苷为内标,计算芍药内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苯甲酰芍药苷和甘草酸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15批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各成分的含量,计算相似度.比较标准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和一测多评法测量结果,验证一测多评法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 一测多评法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与标准曲线法和外标法的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多批次芍药甘草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 该方法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在抗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住院使用过PLD的132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实践指南等的推荐,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 共有10种适应证使用PLD,均为超说明书用药,其中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复发卵巢癌、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超说明书应用有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属于合理用药;而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骨恶性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超说明书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芪乳膏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成分含量.方法 对复方黄芪乳膏75%甲醇提取液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8 mL·min-1.结果 建立了复方黄芪乳膏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共鉴定出京平尼苷酸、咖啡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及肉桂酸6个色谱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30.京尼平苷酸、
1 临床资料rn患者男,54岁,因“双侧鼻腔鼻塞4年余、加重10 d”,于2020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腔鼻塞,偶有打喷嚏、流鼻涕,夜间睡眠间断打鼾.近10余日来鼻塞症状进行性加重,伴有剧烈咳嗽,气喘伴黄黏痰,偶有憋气,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本院,以“鼻息肉”收入耳鼻喉科.既往史:2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哮喘”,后不规律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78次·min-1,呼吸16次·min-1,血压122/89 mm
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加.近年来,肝硬化患者细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此,早期诊断和快速启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应结合药敏结果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用抗菌药物.此外,也应注重宿主免疫功能的调控,维护肠道菌群稳态,积极预防感染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aGPCR)家族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第2大家族,可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极性和导向,影响肿瘤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因此对aGPCR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探索可为肿瘤诊治、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本文就aGPC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调节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本文结合《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2020,上海)》及最新研究进展,对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诊断与鉴别、中西医治疗策略进行了解读.
目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临床药师培训中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以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通过将建构主义理论与临床药师培训中药学教学查房有机结合,创建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师学员为主体,以临床药师带教老师为主导的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药学查房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学员为主要执行者,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次完整的药学查房实践,临床药师带教老师转变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以及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结果 药学教学查房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培养学员主动观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员临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72岁,因“双手近端第2、3指间关节肿胀疼痛2月”于2020年3月30日就诊于本院风湿科,查体:双手近端第2、3指间关节肿胀压痛,晨僵>1 h,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 301 IU·mL-1,抗环瓜氨酸抗体>200 RU·mL-1,C-反应蛋白(CRP)12.5 mg·L-1,血沉47 mm·h-1,抗核抗体谱(-),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既往无肺部相关基础疾病,给予来氟米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91006)常规剂量治疗(20 mg po 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