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教学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简谐运动》这节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整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简谐运动;探究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0(S)-00010-4
  
  1 设计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已经从理论探讨向整合实践发展。现代教育要培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下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1]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告诉给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亲自获得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比较作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不同位置所受的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和势能。[2]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本节课的探究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以建立模型——动画演示——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模拟实验动画演示和人为控制运动过程,从而将简谐运动的特征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
  
  2 教材分析
  
  在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中,机械运动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相对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而言,简谐运动是比较复杂的运动。作简谐运动的物体,不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不但包含运动学的知识,还包含动力学、功和能的知识。它既是运动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生后继学习机械波和电磁波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学生学好本节课内容意义重大。
  
  3 学生分析
  
  由于本节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对运动的整个过程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三者的关系,更是不易理解。虽然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由于作简谐运动的振子运动过程无法控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法直观显示,要使学生把握运动过程和规律,有一定困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建立理想模型,演示实验要动静结合,使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总结归纳运动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明确振动的概念及其特点,深刻理解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回复力、位移、加速度、速度和能量)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Flash动画模拟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掌握建立理想模型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特点,培养审美意识和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分析、看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5 教学重点
  
  简谐运动概念的建立以及简谐运动动力学特征的表达式:F= -k x 。
  
  6 教学难点
  
  理解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及运动规律。
  
  
  
  8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与物理情景创设的整合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情感上的感染;揭示物理世界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演示实验,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并有效促进学生领会和掌握实验内容。
  本节课探究教学以“问题”为中心,采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本次探究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1.教学前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良好氛围的创造者、交流评价的指导者。[3]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敏娜.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J].2007( 5):86-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3]刘诚杰.物理教师专业技能[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5:54.
  (栏目编辑赵保钢)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说题”,使教师和学生在高三的物理学习中,走出单一“做题—讲题”的循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题目及学习中的重难点,另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进阶,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说题;小组合作;思维进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通常先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然后通过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建构力的概念,通过分析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实例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特征。文章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选取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力的概念,通过优化教学流程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流程设计;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有效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三学四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能把三种学习方式和四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三学四式;教学模式;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72-3  1 问题提出  学生在关于“你喜欢什么样的课
摘 要: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挖掘隐藏在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并将其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能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12-4
摘 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本文以南京市高中物理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就“万有引力定律”一课进行的同课异构为研究对象,对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总结其教学风格类型。其后,针对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提出五点建议,为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风格;万有引力定律;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课改的状况,深刻领会“校本教研”的内涵,基层物理教师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核心议题,展开教研理论认识和实践方法研究,论述了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教研;学习;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33-2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教研活动成为影响学校办
作者简介: 谢德胜,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工作近三十年。在教学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了40余本教学用书。  摘 要:文章介绍了修订版教材必修第三册的内容结构、内容呈现和内容素材的编写意图与特点,并从教学设计、教學方式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使用教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材编写特点;教学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聚焦人才培养需求,强调围绕学习成果产出来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成为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理念。该文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设计,通过对Web前端开发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OBE;成果导向;在
摘 要: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对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客观的甄别和警示作用。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设计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为一线教师所重视。在新课改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新常态下,不少老师的作业设计,依然存在着新瓶装旧酒的不良倾向,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立足于一线教学实际,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一道初中物理练习题进行客观审视,期望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一些
摘 要:文章介绍了科学本质和HPS教育模式,选取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 “浮力”一节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参照HPS教育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HPS教育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科学本质;HPS教育;教学设计;浮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8-0077-4  1 引 言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