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教育为本,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将践行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教育工作献智献力。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圆实现人生价值观这个梦。
时刻谨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理名言,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忠诚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的职责;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为教育事业添砖增瓦;从实践中锻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有意义为行为的准绳,做有价值的事,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发现,不断创造,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圆实现人生价值观这个梦。譬如,少数人未满18周岁就从事教育工作,部分人一生兢兢业业从事教育近40年。
二、在思品课中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圆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合格人才这个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局,不孤陋寡闻,开阔视野,开拓思想,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知识,在繁荣发展的今天勇当弄潮儿;“勤能补拙是良训”,教育学生勤奋好学,善于“挤”和“钻”,善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智力型”的新一代;“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育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向上,维护身心健康发展;倡导“文明”之风,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心灵更文明,摒弃“假丑恶”等不良陋习,向往“真善美”,争做好事,争当文明少年,争做文明学生,争做文明孩子。培养学生具有集体观念,热爱集体,团结一致,合作探究,具有正义感,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圆爱心教育这个梦。
“教师像辛勤的园丁,浇灌学生的心田,哺育学生健康成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有爱心教育,才是无私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让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无爱的教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定要失败,将是死灰一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扶危济困,帮学生渡过难关,给学生温暖,令人感叹“雪中送炭”啊!当学生存在不足时,及时指出,如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劳动、是非观念淡薄等,循循善诱让学生认识到不足,坚决纠正,坚持克服到底;当学生获得进步,品学兼优时,及时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戒骄戒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四、谦虚好学,以身作则,圆万世师表这个梦。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只有使渠里的水不断流动,才能成为活水,源源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不断实践,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不辞劳苦,以身作则,勤谨治学,做学生的表率,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范。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充分强调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意义。语言文明、中肯让学生信服;行为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心中学习的楷模;潜心研究、献身教育让学生敬佩;终身学习,学而不厌。向社会学习,调查研究;向家长学习,优势互补;向书本学习,取长补短;向教育对象学习,双向分流,增进了解。偏爱学困生、贫困生、落后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托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五、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圆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这个梦。
善于发现知识的规律性,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加以艺术处理,变为容易被人接受,易学易懂,富含趣味,形象生动的探究活动。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P31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我们爱学习
第一课时:天天在进步
教学内容:P31 2、我们爱学习
教学目的:从知识中感知自己的进步,领悟知识增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我的进步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引言:说说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学习的例子。
(二)板书课题:我们爱学习 天天在进步。
(三)请同学们做一份特殊的作业。
1、请按照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Píng guǒ zú qiú yuè liang
(1) 各自拼读。
(2) 指名填写。
(3) 朗读巩固。
2、填空
(1)出示题目。
小明有5枝铅笔,大刚的铅笔比小明的少2枝,大刚有_____枝铅笔。
4×7= 9÷3 = 6×8=
(2)理解题意。
(3)独自填写。
(4)评分。
(四)同样的作业,同样的你们,成绩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
么?读一读P31这段话。
指名回答:
A:我进步了。
B:我的知识增长了。
C:我更上一层了。
(五)我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哪里?
1、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2、书上填写。
3、各小组派代表回答。投影出示4位同学的不同感悟。
同学一:(1)学会按要求做题;(2)学会理解题意;(3)我的知识提高了。
同学二:(1)学会准确拼读;(2)学会一丝不苟地计算;(3)我的能力增强了。
同学三:(1)学会规范书写汉字;(2)学会应用乘法口诀计算;(3)能及时总结经验。
同学四:(1)学会及时巩固新知识;(2)学会检验;(3)发现语文科和数学科学习的不同方法。
4、评一评。
5、说一说:其它同学还有哪些不同感悟?
(六)总结
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不断增长,不断进步,更上一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谦虚好学,以身作则;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等,切切实实做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圆实现人生价值观这个梦。
时刻谨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理名言,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忠诚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的职责;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为教育事业添砖增瓦;从实践中锻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有意义为行为的准绳,做有价值的事,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发现,不断创造,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圆实现人生价值观这个梦。譬如,少数人未满18周岁就从事教育工作,部分人一生兢兢业业从事教育近40年。
二、在思品课中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圆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合格人才这个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局,不孤陋寡闻,开阔视野,开拓思想,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知识,在繁荣发展的今天勇当弄潮儿;“勤能补拙是良训”,教育学生勤奋好学,善于“挤”和“钻”,善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智力型”的新一代;“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育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向上,维护身心健康发展;倡导“文明”之风,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心灵更文明,摒弃“假丑恶”等不良陋习,向往“真善美”,争做好事,争当文明少年,争做文明学生,争做文明孩子。培养学生具有集体观念,热爱集体,团结一致,合作探究,具有正义感,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圆爱心教育这个梦。
“教师像辛勤的园丁,浇灌学生的心田,哺育学生健康成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有爱心教育,才是无私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让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无爱的教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定要失败,将是死灰一片。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扶危济困,帮学生渡过难关,给学生温暖,令人感叹“雪中送炭”啊!当学生存在不足时,及时指出,如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劳动、是非观念淡薄等,循循善诱让学生认识到不足,坚决纠正,坚持克服到底;当学生获得进步,品学兼优时,及时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戒骄戒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四、谦虚好学,以身作则,圆万世师表这个梦。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只有使渠里的水不断流动,才能成为活水,源源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不断实践,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不辞劳苦,以身作则,勤谨治学,做学生的表率,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范。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充分强调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意义。语言文明、中肯让学生信服;行为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心中学习的楷模;潜心研究、献身教育让学生敬佩;终身学习,学而不厌。向社会学习,调查研究;向家长学习,优势互补;向书本学习,取长补短;向教育对象学习,双向分流,增进了解。偏爱学困生、贫困生、落后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托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五、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圆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这个梦。
善于发现知识的规律性,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加以艺术处理,变为容易被人接受,易学易懂,富含趣味,形象生动的探究活动。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P31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案:
我们爱学习
第一课时:天天在进步
教学内容:P31 2、我们爱学习
教学目的:从知识中感知自己的进步,领悟知识增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我的进步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引言:说说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学习的例子。
(二)板书课题:我们爱学习 天天在进步。
(三)请同学们做一份特殊的作业。
1、请按照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Píng guǒ zú qiú yuè liang
(1) 各自拼读。
(2) 指名填写。
(3) 朗读巩固。
2、填空
(1)出示题目。
小明有5枝铅笔,大刚的铅笔比小明的少2枝,大刚有_____枝铅笔。
4×7= 9÷3 = 6×8=
(2)理解题意。
(3)独自填写。
(4)评分。
(四)同样的作业,同样的你们,成绩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
么?读一读P31这段话。
指名回答:
A:我进步了。
B:我的知识增长了。
C:我更上一层了。
(五)我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哪里?
1、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2、书上填写。
3、各小组派代表回答。投影出示4位同学的不同感悟。
同学一:(1)学会按要求做题;(2)学会理解题意;(3)我的知识提高了。
同学二:(1)学会准确拼读;(2)学会一丝不苟地计算;(3)我的能力增强了。
同学三:(1)学会规范书写汉字;(2)学会应用乘法口诀计算;(3)能及时总结经验。
同学四:(1)学会及时巩固新知识;(2)学会检验;(3)发现语文科和数学科学习的不同方法。
4、评一评。
5、说一说:其它同学还有哪些不同感悟?
(六)总结
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不断增长,不断进步,更上一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谦虚好学,以身作则;在实践中勇于创新等,切切实实做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