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记录,是幼儿表达科学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建构科学概念,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录信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教师在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猜想和验证结果,用记录的形式展现幼儿探索的结果,从而有效地验证操作结果,这是科学活动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工具”。
  一、合理设计记录单
  科学是严密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为保证记录单的有效运用,我们要设计清晰、合理的记录单,才能科学地指导幼儿有效地运用记录,使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其探究科学的经验和能力也逐步提高,逐渐成长为细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善于表达。
  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表格、图画、符号、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都是幼儿科学记录的适宜方式。而不同的记录形式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要尽量将复杂、烦琐的记录简单化,便于幼儿有效记录。在设计上应符合幼儿年龄的特征以及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时尽量做到简单、形象、直观,记录单中的材料图像应尽量和提供的实物相近,使幼儿一看就懂。如猜想可用“ ?”符号,动手操作可用“小手”的符号等,对于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设计的记录单越简单越便于幼儿记录;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可根据需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表格式记录单,便于幼儿交流和展示。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孩子、适合具体活动的记录单是十分重要的。
  二、有效使用记录单
  记录是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通过记录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认识,记录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恰当地指导使幼儿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记录,以及怎样记录,努力让记录单发挥教育价值。同时,记录单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有利于教师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记录应有效地运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一)要看懂记录单
  为保证记录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师在指导幼儿记录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读懂记录单;指导幼儿读懂记录单时尽量做到形象、具体,从而使幼儿认识知道记录单中各图像分别表示什么。如在小班《物体的滚动》时,考虑到幼儿年龄的特点,我将记录单设计成房子的形状,将一些饮料罐、圆柱形积木、球以及方形积木等这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物品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和幼儿共同观察讲述,了解记录表的意思;在让幼儿尝试并体验后,再用幼儿对错的形式记录,通过观察、体验、记录,验证幼儿的发现。通过幼儿观察,教师讲述记录方法使幼儿看懂记录单,读懂记录单,为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记录单服务于操作过程
  记录一定要伴随着探索过程进行,在幼儿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记录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要避免为记录而记录,不能事后追记,或还没有展开充分探究就让幼儿记录,更不能事事都记。如在中班活动《油和水》中,在记录单上先记录幼儿的猜测,油倒进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幼儿猜测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油浮在水上,油沉在水底以及油在水的中间。幼儿发现油先混在了水里,又浮了上来,孩子们把这一现象告诉教师,教师将这一过程用图画的形式一步步展现在记录单上,让幼儿将油和水倒在一起的过程看得清楚明白。等孩子们发现油浮在水上后,教师记录幼儿的发现,随后再用小棒进行搅拌,教师提出让幼儿自己用蜡笔在记录单上记录搅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幼儿搅拌后,有的幼儿记录油中会有小泡泡;有的记录油到了水的中间,和水混在了一起;有的幼儿则记录了油又浮到了水面上。这些都是幼儿在发现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他们在观察、探索中记录了自己发现的秘密。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探索过程中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避免样样都记,不能事后补记,更不能让幼儿记录还没有发生或探究过的现象。
  (三)记录单显示结果
  科学教育活动就是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明白科学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记录单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记录科学实验的结果。以中班班科学活动《谁能通过弯管》为例。为使幼儿实现能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的目标,教师提供了硬纸板、毛线、雪花片积木、笔等材料,设计了一张画有各种材料图像的表格式记录单。第一次让幼儿探索哪些东西在拿着弯管的情况下,能顺利通过弯管。记录时孩子只要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或“×”就能清楚地表现出哪些材料能通过,哪些材料不能通过。第二次让幼儿探索用什么方法让毛线顺利通过。如果采用第一次的记录方法就很难清楚表达探索的结果,让幼儿自己画出图像记录结果也显得非常难而烦琐。教师在设计记录单时,只要在设计单上每个使用的方法用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边上标出数字,孩子們只要在第二次操作的相应表格中用数字代号就能准确记录探索结果,简单易行。教师提供的记录表必须浅显易懂,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并易于操作,而中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记录经验,他们的记录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可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记录。
  三、结语
  记录单是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记录必须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只有在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探索后,才能正确地记录物体特征及现象。记录单引领着幼儿的探索方向和结果,不同的记录单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只要能有效地运用记录单,就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经验和对科学的兴趣,做一个细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善于表达的人。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讲,当课文中出现省略号之后,很多时候都并不能够准确地理解其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对于省略号的用法没有掌握好。在文中,主要就通过如何利用情境来让学生体会省略号的用法进行探讨,以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省略号的应用。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对省略号有这样的表述:省略号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节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可以表示引文的省略,例如她轻
幼儿园的首要工作就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身体的健康与饮食的营养程度有着直接联系,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对饮食并不重视。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以期为幼儿提供合理营养的饮食,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与成人不同,他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全面的营养补充。营养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饮食习惯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可能会造成幼儿发育迟缓、体重超标等问题。当前,也有很多针对幼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科学教育,小学先行,今天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公民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科学教育意义重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因此,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是掌握学科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关注小
幼儿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其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围绕主题“金色的秋天”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建构区增添了新的建构材料——稻草,它属于“低结构”材料,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
为了说明课堂空间拓广、拓深的意义,我们且在这里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如同一株根茎硕茂的盆花,其扎根所拥有的土壤空间也是其中一个决定花势的原因。花根拥有的空间越广越深,它的根须越得伸展,越不受妨碍吸收营养,作为传输神经,根须将吸收的营养源源不断的传给每一枝每一叶,其花也必然开美开盛。同理,学生扎根课堂,课堂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所以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拓展课堂空间,使其达广达
科学区活动作为一种特有的活动模式,能够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操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大班设立科学区,本身就是为了让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多样丰富的活动材料,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每一个大班孩子都能在科学区进行实践和创造。所以关于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十分重要。  一、在大班科学区进行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  1.材料在投放时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  每个孩子虽然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数学思维的方法,不断提高技能,增强进一步学习的本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可见,无论从数学课程设计还是课堂教学方法上,都体现了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的素材,课堂是
一、背景分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不是记不住,就是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造成了这个知识在运用上的困难。实际上,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相对狭窄,见识少,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比较困难的,而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像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样制作教具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少年儿童最富有想象力,他们可以想象小绵羊和恶狼成为亲密伙伴,可以想象星星在银河里幻化出美丽的图案,可以想象驾驶地球离开银河系到更远的宇宙空间欣赏外面的世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慢慢地减退,甚至是消泯。画一个圆圈,小学生想象它可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环节当中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越来越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