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相关性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讨了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和择业价值取向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专业问卷调查法,对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小语种专业(日、韩、法、德)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呈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预测效应。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小语种;积极心理资本;择业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56-02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根据职业的发展理论,个体经验决定着个体心理需要的发展方向,进而影响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择业问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是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会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重视“蓝领”队伍培养,因其实用性强,愈发受到青睐。在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类高职院校就业优势日趋显著。这给我们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语言类高职院校管理者能够看到这种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本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角度分析,提升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引导其积极、有效就业。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选取200名小语种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问卷有效率为89.06%。其中男生26人,女生145人;城镇97人,农村74人;日语48人,韩语52人,德语45人,法语26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本文采用Luthans等人编制、李超平翻译的心理资本量表(PCQ),并对其进行修订。按中国人的评价方式,改6级计分为5级计分。修订后的量表共24个题目、4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包含6个题目。其中,13、20、23题为反向计分题。修订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4,探索性因素分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1.93%,说明量表的信、效度较高。
  2.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问卷
  采用王沛、康廷虎编制的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共有48个题目,分为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个维度。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该价值取向。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27~0.831之间,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三)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一)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
  1.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整体状况
  表1是对被试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值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以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4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都在量表中值3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一致性水平较高。
  2.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差異分析
  各人口学变量差异性进行比较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2。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以及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990,p=0.033),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日语专业学生显著高于德语专业;希望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971,p=0.023),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日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韩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乐观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812,p=0.04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日语、法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3.203,p=0.02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韩语、日语、法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学生。
  (二)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
  1.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整体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能够较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且在择业时更看重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性别、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以及自己理想职业的择业价值取向进行比较,检验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的关系
  1.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的相关分析
  从表4中可以得知,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间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11~0.530之间,且积极心理资本各个因子与择业价值取向各个因子间的相关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2.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择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分别以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其两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表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韧性、乐观解释择业价值取向62.7%的变异,希望、乐观解释个人价值取向因子52.6%的变异;韧性、乐观解释社会价值取向78.0%的变异。
  总之,本研究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都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之间有密切关系。积极心理资本因子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预测效果。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也较高。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较好、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工资待遇,可以从事符合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的职业。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希望、乐观、韧性水平,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在职业中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拥有较高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在职业中取得成就,他们会积极努力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力,贺香泓,刘燕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56-58.
  [2]冯成.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价值取向问题刍议[J].文教资料,2007(23):74-75.
  [3]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11(2):143-148.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医疗欠费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护士站,因住院费用问题发生的纠纷占护患纠纷的40%左右[1].因此,促进护理沟通技巧,消除因医疗欠费而产生的纠纷十分重要。通过更新催费理念.培训催费沟通技巧,达到了减少医疗费用的拖欠.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的良好效果,现如下。  1方法  1.1更新护士催费理念,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催费护士自身应该清楚,催
【摘 要】目的:探讨表面活性剂Tween-20对免疫组化制片的影响。方法:使用加入 Tween-20的PBS缓冲液以及未加入Tween-20的PBS缓冲液分别对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冲洗,观察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BS-Tween-20缓冲液冲洗的免疫组化切片抗体用量偏少,无需用吸水纸擦拭,非特异性染色减少。结论:应用PBS-Tween-20缓冲液冲洗免疫组化切片,不仅节省抗体的用量,节约医
【摘 要】为进一步完善妊娠高血压使用硫酸镁治疗技巧。将硫酸钱作为治疗妊高征的首选药物。用药期间反时测定血浆中的镁离子浓度,注意观察尿量及呼吸情况等。强调了使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既控制了癫痫大发作又防止硫酸镁中毒,挽救了妊高征孕妇的生命。硫酸镁能减低血管张力,抑制神经肌肉活动,防止抽搐,亦可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氧及肾缺氧。由于硫酸镁的治疗有效浓度与中毒剂量接近,容易导致母婴镁中毒,因此,应用硫酸
[摘 要] 互联网,一个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现代信息技术,它自1969年诞生于美国之后,迅速在全球发展起来,它的问世便轻而易举地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种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一跃成为一种传播速度最快的公共信息载体。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如火如荼的成熟进步,互联网与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凸显。通过探究“互联网+”与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反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在
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身体与心理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对于孩子的教育不
期刊